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作者:杯酒亦轻酌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2章 深夜来访

书名: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 作者:杯酒亦轻酌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6

陶谦闻听此言,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眸之中,竟似回光返照般,陡然迸射出一缕清亮,枯槁的面容上,嘴角竭力向上牵扯,勾勒出一抹如释重负、欣慰至极的浅淡笑意。

“如……如此……老夫……此生……再……再无……遗憾……了……”

这句耗尽心力的话语尚未完全消散,陶谦那只曾紧攥着刘备衣袖、寄予了无尽托付的手,便骤然松脱,无力地垂落于榻侧。

这位为徐州呕心沥血、在乱世风雨中苦苦支撑多年的长者,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心力,溘然长逝。

“使君——!”

刘备肝胆欲裂,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呼,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潸潸而下。

陈登与糜竺更是伏地叩首,悲恸欲绝,哀哭之声响彻府衙内外,闻者无不心碎。

汉徐州牧陶谦,薨。

刘备强抑心中如刀绞般的悲痛,亲自主持丧仪,以诸侯之隆重规制,将陶谦厚葬。

徐州府的文武官吏,城中的士绅名流,乃至寻常巷陌的百姓,无不感念陶谦在世时的庇佑之德,亦深为刘备临危受命的仁义所折服,皆自发素服相送,送葬的队伍从城中一直绵延至十里之外,素幡招展,哭声动地,其哀荣之盛,一时无两。

丧事既毕,在陈登、糜竺、孙乾等徐州众僚的共同拥戴与辅佐之下,刘备择吉日,于府衙正堂,正式接过了象征徐州牧权柄的印绶与符节。

新任徐州牧刘备,随即布告州郡,晓谕阖境,以安抚历经动荡的民心;继而颁行新政,大刀阔斧减免赋税徭役,广开府库招纳流离失所之灾民,并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耕桑织。

徐州大地,在这位以仁德着称的新主治理之下,犹如久旱逢甘霖,渐渐从战争的废墟与创痛中苏醒,民心日趋安定,各项荒废的事务也次第复兴,渐露生机。

如此数月,州务繁忙。

这一夜,星月隐匿,夜幕如墨,已是万籁俱寂之时。

下邳州牧府衙深处的书房之内,一灯如豆,却依旧映照得满室通明。

刘备卸下日间服饰,仅着一袭素色便服,正聚精会神地伏于案前,批阅着案几上堆积如小山般的各地呈文。

他眉头时而微蹙,显然是在为某项棘手的州郡要务凝神思索,殚精竭虑。

一缕带着寒意的夜风,悄然从半敞的窗棂间潜入,拂过他略显疲惫的脸颊,也使得案上那盏铜灯中的烛火轻轻摇曳,光影明灭。

就在此时,毫无预兆地,一道身影宛如夜魅,悄无声息地凝立于书房的门扉之外,未曾发出半点声响。

此人并未像寻常刺客那般鬼祟潜行、伺机而动,反是身形一晃,已然从容不迫地迈步踏入了书房之内,其步履沉稳,不带丝毫杀气。

刘备虽专注于公文,却似早已察觉这异样的气息,他缓缓抬起头,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投向了这位不请自来的夜访者。

但见来者一袭朴素的灰色布袍,面容清癯,颧骨微高,一双眸子在烛光下显得异常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其腰间斜佩一柄连鞘长剑,剑鞘古旧,不事雕琢,却透着一股久经磨砺的锋芒。

“足下深夜至此,不知有何见教?”

刘备轻轻搁下手中的紫毫毛笔,语气沉静如水,不起丝毫波澜,那份镇定自若,仿佛早已预料到会有不速之客的到访,又或者,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那灰袍人对着灯下的刘备略一拱手,姿态不卑不亢,声音亦是清冷平缓,毫无情绪起伏:

“在下姓单,名福,此来,是为取阁下项上人头。”

刘备听闻这石破天惊之语,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惊惧之色,反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浅笑,目光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着这位自称单福的刺客:

“哦?足下既是奉命前来刺杀刘备,缘何此刻不动手,却反而这般坦然相告?”

单福迎着刘备的目光,面不改色,坦然答道:

“福确是奉了他人之命而来,本意便是寻觅良机,一击格杀使君。”

“然则,这数日以来,福潜踪匿迹,于暗中细细观察使君的日常行止。”

“福所见者,乃是使君为徐州安定,宵衣旰食,夙夜匪懈;为百姓生计,减租免役,与民休息;对待麾下文武,推心置腹,恩威并施。凡此种种,无一不是以仁德为圭臬,以苍生为重念。”

“似使君这般心怀万民、勤政爱民之主,实乃当今乱世之中,凤毛麟角般的仁德明主。”

“福虽身负刺杀之使命,却素来不愿滥杀无辜,更不屑于助纣为虐,成为奸邪之辈手中的屠刀。”

“因此,福今日特意现身,便是想与使君当面一晤,剖明心迹,也好看清使君究竟是何等样人,再来决定福之行止,是杀,是留。”

刘备静静地聆听着单福的剖白,眼神中非但没有半分敌意,反而流露出几分对眼前这位奇特刺客的欣赏与好奇。

就在这书房内二人言语交锋,气氛微妙之际,书房之外的庭院中,忽然传来一阵极其轻微、若不凝神细听几乎难以察觉的细碎脚步声,正向此地迅速靠近。

紧随其后,一个雄浑如洪钟般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在门外响起:

“大哥!”

正是关羽。

话音未落,另一个粗犷豪迈、声若闷雷的嗓门也急吼吼地传来:

“大哥,里面可是出了什么状况?!”

此乃张飞无疑。

随即,一个更为沉稳冷静的声音也清晰地传入房中:

“主公,我等已在门外护卫。”

正是赵云。

这三员大将,显然是感应到了书房之内单福那股迥异于常人的锐利气息,深恐刘备有失,已然第一时间疾奔而至,将书房团团围住,随时准备破门而入。

刘备的声音温和却蕴着不容置疑的沉静,穿透门扉,清晰地安抚着门外心悬一线的关张赵三人:

“云长,翼德,子龙,尔等勿忧,我与这位……单壮士有数言相商。且退守门外,静候即可,切莫惊扰。”

他语调平稳,仿佛只是在吩咐一件寻常事宜。

待门外气息稍定,他方才缓缓回首,目光再度落在单福身上。

灯火之下,刘备的面容平和依旧,甚至还带着几分对眼前这位奇特刺客的探究与欣赏,那份镇定自若,浑不似身处险境,倒像是在雅室之中,将与一位久慕的贤才倾心长谈。

他微微颔首,语气诚恳,一字一句清晰入耳:

“单壮士既然能坦然相告来意,足见光明磊落,非常人也。备虽不才,却愿闻足下肺腑之言。有何见教,尽管畅所欲言,备在此,洗耳恭听。”

(第一百二十二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6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