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2章 更大的攻略计划

书名: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7

“江东稳定的办法,我怎么没看到,孙仲谋这两年不是在处理家事,就是在打山越,而且去年打仇家黄祖还失败了,他有什么办法能稳定江东。”袁熙其实一直看不起孙权,主要是合肥之战名声太响,让袁熙这个穿越者对孙权有很多误会。

“孙仲谋有三招稳定江东。第一招是以孙家为基石建立统治核心,大人你看,江东孙家现在共设了六个郡,分别是庐江郡、豫章郡、庐陵郡、会稽郡、吴郡和丹阳郡,其中庐江郡是孙家老资历的孙邵担任太守,主要管理庐江南边靠近江水的位置,与陈兰他们在庐江郡北边盘踞的情况不同;豫章郡是孙仲谋堂兄孙伯阳(孙贲)担任太守,孙伯阳还是曹子文的岳父;庐陵郡是孙仲谋堂弟孙国仪(孙辅)担任太守,孙国仪和孙伯阳是亲兄弟;会稽郡太守是孙仲谋自己;吴郡看似没有太守,但是孙仲谋的亲叔父孙幼台(孙静)在吴郡驻守,孙幼台的长子孙暠在吴郡乌程有着自己的军队,只不过孙暠曾经有过反叛孙仲谋的野心,才没能领到吴郡太守;不像他弟弟孙仲异(孙瑜)接替了孙仲谋刚去世的弟弟孙叔弼(孙翊)的丹阳郡太守职务。”刘晔说完第一条,袁熙就发现了盲点。

“你是说他们孙家其实内部有争权现象,这怎么能算稳定点呢?”袁熙立刻问道。

“这正是我要说的,五年内还能利用的点,五年后,孙权个人的威望达到成熟,孙家的其他人自然也就会放弃争权,这正需要孙权的第二招:组建一个完全围绕他自己的文武集团领导班子,特别是军事领导。大将军应该知道,孙伯符给孙仲谋留下的两句话:内事不决问子布(张昭),外事不决问公瑾(周瑜)。但实际上孙仲谋正在淡化这二人在江东统治集团的作用,近几年,孙仲谋不但笼络了其父孙文台(孙坚)的老部下,例如程德谋(程普)、黄公覆(黄盖)、韩义公(韩当)等等;又快速提拔了一批本地的世家豪族,甚至连仇人陆家的子侄都任用了,例如顾元叹(顾雍)、朱休穆(朱桓)、陆伯言(陆逊)等等;还积极从各地招揽名士,例如诸葛子瑜(诸葛瑾)、鲁子敬(鲁肃)、徐文向(徐盛)等等。一旦由这些人员组成的新班子在五年内牢靠起来,就连张子布和周公瑾这些孙伯符时期留下的旧文武集团也会逐步失去权力,而孙仲谋就真的完全控制住江东了。”刘晔解答了袁熙的疑惑。

“那第三点又是什么?山越人!孙仲谋做了什么?难道不是光在平定山越叛乱吗?”袁熙立刻意识到历史上,孙权统治的后期山越的叛乱确实少了很多,甚至孙权死后,山越的叛乱都没有北方游牧民族那么频繁。

“大将军说到点子上了,其实江东的百姓没有那么难统治,只有山越人才是让江东统治集团最头疼的,而且是那种你平定过后,必然会再次反叛的一群人。有意思的是,孙仲谋这几年平叛过的地方二次反叛的情况真的在逐年下降。这就要说说孙仲谋的政策,和一个名为贺公苗(贺齐)的将领,他在平定山越人叛乱的同时,还在各个山脉里建立县城统治,迁徙汉人百姓作为基础,让山越人和汉人一起生活在县城里,这种模式一开始出了不少问题,最近两年居然稳定下来了,而且这种新型的县城正在变多,正在遍布会稽山等南越山脉里。大概五年内会遍布江东的南部,不但可以稳定江东的南方,还能给孙仲谋提供源源不断的税收和兵源,解决江东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战事资源不足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这正是孙仲谋的第三招。”刘晔立刻说出了孙权的第三招,这几乎就是袁熙最想要的手段,因为袁熙在北方一直无法解决北方草原民族和汉人之间共存困难的问题,想不到孙权在江东正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看样子,我小瞧了孙仲谋。那子扬先生可有破局之法?”袁熙没时间羡慕孙权的能力了。

“答案就在谜题上!既然我说是五年内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大将军不打算在这几年破坏孙仲谋布局的这些吗?”刘晔并没有直接给出自己计谋,但是指出了其中的关键,让袁熙茅塞顿开。

“多谢子扬先生,那就请子扬先生留在汝南郡,帮舍弟对扬州进行布局,我回去安排一下各项事宜,解决完曹家,立刻南下。”袁熙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告诉了刘晔的新身份,还是袁买的郡丞。

虽然袁熙很感谢刘晔的解惑,但是袁熙可没法真的完全信任刘晔,只能让先让刘晔在汝南郡任职一段时间,考察一下刘晔,要知道,诸葛亮让干支营给袁熙关于刘晔的信息是三个字:郑国渠。

郑国渠,是指战国期间,韩国给秦国出了个建设“郑国渠”的主意,用来保证秦国的农业灌溉得到保证,提高秦国未来的粮食产量,但是会让秦国当时的东征速度减缓,甚至停止,给关东六国喘息的机会。

这一类比,就好像说刘晔是曹丕那边请来,告诉袁熙得“先南下,然后再西进”的“郑国渠”式主意,虽然诸葛亮没能找到刘晔跟曹丕直接联系的证据,但是刘晔的来向确实许都那边,而且刘晔也确实有点危言耸听,主要是让袁熙急着南下。

不过,作为穿越者,袁熙其实基本同意刘晔的谋略。要知道,郑国渠虽然是谋略,但是也只是让六国喘了口气,之后更加强大的秦国还是灭了六国。

因此,袁熙决定今年放弃进攻许都,在豫州做完初步布局,就立刻召集所有人在陈留郡开会,必须把之后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曹家灭亡之后的目标。

说白了,就是袁熙需要一个更大的攻略计划,这些是当前必须的,因此在这之前他找来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算是给这两个他最看好的谋士出了个大题目:天下统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89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