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7章 监察制度

书名:袁燕 作者:木玉少白金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正是如此,特别是你们推荐给我的人才,如果是名士,我肯定会亲自去接触的,但是如果是新人或者子侄一类的,让他们去袁家书院学习一至两年,应该不是什么难题,由书院给他们一个初步的判断,省的每个人我都得自己考察一番,而且也算有个评定标准。这样也能减少一些‘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知书’的情况。”袁熙一边回答司马懿的疑问,一边把话说的很重。

“也就是说,让书院起到监察作用,对推荐人才进行监察品质的作用。”田丰直接补充道,这是袁熙之前跟田丰沟通过的,袁熙希望所有人都能全力支持袁家书院的建设。

“那袁家书院由谁来监管?它相当于官员的储备库,不好好监管,更要出大问题的。”诸葛亮直接提出自己的质疑。

“袁家书院以后会直接交给官方直接管理,地方上的领导者会兼职各州郡的书院院长,都城的书院相当于太学。书院的管理人员由地方官员和普通教师各任职一半,我会是所有书院的总院长,内室甄氏会是女子书院的总院长。”袁熙直接说出监察方式,甚至说出了学院的终级监察官就是他们夫妻俩。

所有人听完之后,立刻点点头,仿佛理应如此一般。

“如果书院兼职考核人才的制度没有问题,那么就这么说定了,田师、沮师,由你们二位把书院考核的制度和资金人员配置制定一下,孔明和仲达二人负责协助,你们俩的攻略计划可以先放一放。”袁熙明确了负责人员,其实,董昭、荀攸和刘晔就是见证人罢了。

“喏!”众人听后,立刻回答道。

“现在是监察制度,说白了就是把御史和监军,制定出来,我给出的建议就是从书院出来的学生去任职,正好书院分了文院和武院,可以满足对口的方向。”袁熙看到所有人都认可了书院参与用人制度,立刻继续用书院解决监察制度。而这一想法就是穿越者思维了,袁熙把后世那些经常雇佣大学生当检查团的风格加入自己的监察制度里。

可惜,这个时代不会同意这么天真的想法的。

“新任的官员大多相关制度了解不够,直接参与监察官员和部队,很容易出现错判漏扫的!”说话的是荀攸,他说的话切入要害。

“确实,如果只是想要监察人员的公正性,那么只需要人员任职与生活区域分开就行。例如河南监控河北,江北监控江东,关东监控关西,等等。没必要冒险让还没接触过官场的新人,去执行监察职务,很容易弄巧成拙。新人还是从基层开始干起来好一些。”这是董昭的意见,他对于书院选人计划还是很认可的,但是感觉监察制度太过儿戏了。

“那这些御史和监军怎么选,总不能我一个一个找来任命吧?”袁熙有点无语了。

“这倒不用,各地都有干吏,只要让各州长官推荐即可,然后交叉监察;监军也一样,不同将领推荐手下的中层将校,用以交叉监管。大将军如果还有疑虑,可以让他们这些监察官员都在大将军府任职,我想他们都会乐意这么办的。”诸葛亮看出了袁熙的不爽,对其他人的建议给予补充。

“那这事就田师一手安排吧!孔明你从旁协助一下,至于那些人该用,那些人该调动,回头给我个名单看一下。其他还有什么意见吗?”袁熙想用书院控制整个官员系统的可能性被阻碍了一下,有点不爽。

不过人才全部从书院过的机会倒是成了,这样就不用担心底下的官员会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了,袁熙还算放心。

“我还有个意见,不知当不当讲!”沮授突然发话了。

“沮师请讲!”袁熙今天的各种花活,其实都是针对沮授的,这会儿他突然有话说,袁熙还真想听听。

“之前,郭援以我们的名义去了关中,臧高宣也已经回到徐州任职,那关在冀州的那些河北人士,是否可以放出来,让他们也能为主公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沮授一脸正直的说道。

沮授说的“河北人士”指的是:高干、辛评、辛毗、张凯、吕翔、吕旷等人,这些是之前袁熙平定河北各州时活下来被袁熙关到牢里的人,像是彭安、岑璧、华彦、孔顺那样的都已经放出来回到青州给王修打下手,有段日子了,可是这几个还在牢里关着,主要是有两个问题,一是参与人员臧霸一直被袁熙软禁,没有臧霸的口供,没法判定辛评、辛毗、张凯、吕翔、吕旷这几人的罪名,二是高干,袁熙不打算放出来,始终高干对并州还有很深的影响,而且并州现在的官员也都是高干的班子。

而现在,袁熙打下兖州、徐州和豫州大多地区后,不但给投降的将领和官员大肆封官,还把之前抓到臧霸抬到了徐州治中的位置,沮授明显想让袁熙对于之前的还没赦免的几个人给予优待,让他们出来继续做事,特别是辛评和辛毗兄弟二人与吕氏兄弟二人,无论是辛氏家族,还是吕氏家族在河北都经营了数年,虽然比不上审家和沮家,但是也算是世家豪族了,轻易杀掉这四个人,会让袁熙在世家豪族间的名声受损极大,这也是沮授迟迟不肯下手的原因。

“我表哥那,你让他回家闭门思过吧,他在牢里待了这么多年,也该想明白了!至于辛评、辛毗、张凯、吕翔、吕旷他们,罪名可是叛乱,就算杀了不好,放出来应该不合适吧?”袁熙知道沮授最近被河北那些世家的人搞得有点头疼,但是袁熙可不想给沮授开这个空子。

“那就把那几人全部贬黜,然后永不录用如何?”沮授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不妥,既然明确了他们参与叛乱,就要有人付出代价,特别是其中牵扯到当时还在曹军那边的臧高宣,我建议让臧高宣参与这几人的案件,当庭对质,理清里面的缘由,该杀的杀,该判的判!”诸葛亮立刻出来反对,他一向不同意处罚暧昧的情况,让袁熙每次都很难下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84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