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

作者:最初的少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6章 大道歌到手,突现神秘人

书名: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 作者:最初的少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55

阁内光线略显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与古旧书卷特有的墨香。

一排排高达数丈的巨大书架,顶天立地,整齐排列,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典籍,羊皮卷、竹简、线装书册,琳琅满目,一眼望不到尽头。

道藏阁内都是道经,没有武功秘籍,但即使如此,全真教也极为珍视此地,每天派人三次来打扫。

尹志平亦步亦趋地跟在顾渊身后,目光警惕,如同一只时刻准备扑击的猎犬。

他奉马钰师伯之命“陪同”顾渊,实则是监视,防止这位“人魈”在道藏阁内有任何不轨之举。

顾渊却似浑然不觉,他的心神早已沉浸在这浩瀚的书海之中。

他并非漫无目的地寻找,而是凭借着前世的记忆碎片,在书架间缓缓踱步,强大的神识如水银泻地般铺开,感应着每一卷典籍中蕴含的细微气机。

全真教的道藏阁,果然名不虚传。这里的藏书,不仅有道家经典、丹道秘籍,更有不少文史孤本、前人感悟,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志怪杂谈、星相卜算之术。

尹志平见顾渊不发一言,只是在书架间穿梭,眉头微蹙。

这顾渊究竟想找什么?莫非真如自己所料,是冲着那虚无缥缈的《九阴真经》而来?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顾渊的脚步停在了一处偏僻的角落。这里的书架积满了灰尘,显然平日里少有人至。

在一堆杂乱的兽皮卷和残缺竹简之下,他看到了一卷用暗黄色丝绦系着的、毫不起眼的羊皮卷。

就是它了!

顾渊心中一动,伸手将其取出。

尹志平眼神一凝,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这羊皮卷看上去平平无奇,莫非藏着什么玄机?

顾渊解开丝绦,缓缓展开羊皮卷。卷上并无繁复的图画或密集的文字,只有寥寥几十个蝇头小楷,字迹古朴,透着一股苍茫悠远之意:

“渊渟寥廓道源悠,化斡阴阳妙理周。”

“象帝之先遗圣则,鸿蒙之始蕴神猷。”

“剖玄析微通幽径,体寂澄真诣远游。”

“抱一守中寻至道,凝元养素悟玄猷。”

尹志平在旁悄悄瞥了一眼书籍名字——《大道歌》,顿时嘴角微斜,这本书他记得就是名字很霸气,实际上内容颇为拗口,他曾经闻过师父王处一此书经义深意,师父只说此书徒有虚名,内容毫无实意。

然而,顾渊的眼神却在瞬间亮了起来,宛如暗夜中点亮的星辰。

《大道歌》!!

这几十个字,正是他苦苦追寻的秘笈总纲!

因为《大道歌》真正的功法内容,并非直接书写于此,而是巧妙地隐藏在这道藏阁内成千上万的典籍之中,每一句总纲的首字,都对应着一部蕴含真意的道经!

只有悟透了这数十本道经,方能得到秘籍真法。

不仅仅是对记忆力的考验,更是对悟性、对道学底蕴、乃至对机缘的极致挑战。寻常人若无天大机缘,即便皓首穷经,也未必能窥其门径。

顾渊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有意思,当真有意思。他喜欢这种挑战,前人能成之事,他未尝不可。

接下来的日子,顾渊便彻底沉浸在了道藏阁中。

他每日天不亮便至,直至星月漫天方才离去。他仿佛不知疲倦,不饮不食,只是疯狂地汲取着书中的知识。

他翻阅书籍的速度快得惊人,往往一本厚厚的道经,在他手中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已翻完。尹志平从最初的警惕,到后来的麻木,再到如今的困惑与不解。

这顾渊,究竟是在看书,还是在“吃”书?如此囫囵吞枣,又能领悟到什么?

他将顾渊的异状禀报给了马钰。

“师伯,那顾渊行径着实古怪。每日在道藏阁内翻阅典籍不下百卷,看的还都是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经,弟子实在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如此速度,莫说领悟,便是记住书名恐怕都难。”尹志平的语气中充满了怀疑。

马钰闻言,亦是眉头微蹙。

他深知自家道藏之博大精深,即便是全真七子,也不敢说尽数通晓。这顾渊年纪轻轻,纵然天赋异禀,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消化如此海量的知识。

难道,他真的别有所图?

数日后,马钰亲自来到了道藏阁。

彼时,顾渊正手捧一卷道经,看得入神。

“顾居士,数日不见,不知在此处可有收获?”马钰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顾渊放下书卷,目光清澈,不见丝毫疲惫之色,淡然道:“略有所得。”

“哦?”马钰微微一笑,“贫道近日偶有所感,对《清静经》中‘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一句,颇有不解,不知居士可有高见?”

《清静经》乃道家入门典籍,看似浅显,实则蕴含至理。马钰此问,既是考较,也是试探。

尹志平心中暗笑,师伯这是要亲自下场了。这顾渊装神弄鬼了这么多天,看他如何收场!

顾渊略一沉吟:“心者,神之舍;欲者,情之动。”

“神清则心自安,心静则欲自息。此句言明心与神、欲与静之关系。”

“然则,何以扰之?何以牵之?盖因六根未净,尘缘未了。”

“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谓‘渐入真道’,‘名为得道’,皆由此始。”

他不仅点明了经文要义,更引申阐述,条理清晰,鞭辟入里。

马钰眼神一亮,又问了几个关于丹道修炼的隐晦问题,甚至涉及一些全真教内部都少有人能通晓的秘传口诀。

顾渊皆对答如流,不仅能准确说出相关典籍的出处,更能旁征博引,将不同道经中的相关论述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其记忆之强,悟性之高,见解之深刻,让马钰这位全真掌教也暗暗心惊。

“你……你竟将这些典籍都记下了?而且……理解得如此透彻?”马钰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与赞赏。他原以为顾渊只是强闻博记,未曾想其悟性竟也如此骇人。

“略通皮毛。”

马钰深深看了顾渊一眼,心中百感交集。此子,当真是妖孽!丘师弟的眼光,果然毒辣!他不仅是武学奇才,更是修道的天纵之资!

若不是丘处机介绍过来的,他早就开口邀请顾渊加入全真教了,他调查过顾渊,没有师承、没有门派,这不是送上门的天骄吗?

“顾居士天赋异禀,贫道佩服。”马钰由衷赞道,“居士可继续在此研读,若有任何需要,可随时告知志平。”

说罢,他便带着满腹的惊异与沉思,离开了道藏阁。

尹志平跟在身后,早已是目瞪口呆,看向顾渊的眼神,也从最初的警惕怀疑,变成了带着几分敬畏与好奇的复杂。

待马钰师伯走远,他才小心翼翼地对顾渊道:“顾……顾大侠,您若有何吩咐,或想寻何类典籍,尽管开口,弟子……弟子对阁内还算熟悉。”

顾渊微微颔首,并不在意他的态度转变,继续沉浸在对道藏的参悟之中。

羊皮卷上的总纲是骨架,无数道经中的智慧是血肉。随着他阅读的典籍越来越多,那部隐藏的神功在他脑海中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整。

这是一种直指大道本源的无上法门,远超他前世所创的任何一门武学。它不仅仅是内功心法,更是一种对天地宇宙、对生命本源的深刻理解与体悟。

顾渊感觉自己的境界在飞速提升,不仅仅是内力的增长,更是心境的蜕变。他对于枪道的理解,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新学的三门枪法,这几日虽然没有进行修行或演练,但也居然自动提升1级。

这一日,顾渊如往常一般,踏入寂静的道藏阁。他强大的武道意志习惯性地扫过阁楼,确认并无异常。正欲走向自己常坐的角落继续翻看道籍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瞥向阁楼的窗棂。

窗棂前,秋日的阳光散落,映照着一道身影。

那人身着一袭与马钰一般无二的朴素灰色道袍,却偏偏穿出了一种飘逸出尘、不染凡俗的韵味。如墨般的长发随意披散,更衬得其肌肤胜雪,莹白如玉。

当看清那人的面容时,即便是顾渊这般心性坚凝、见惯了绝色之人,也不由得呼吸微微一滞,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惊艳。

那是一张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脸。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琼鼻挺翘,朱唇不点而红。五官精致绝伦,组合在一起,却又超越了单纯的俊美或秀丽,达到了一种雌雄莫辨、神人共妒的完美境界。

他(她)静静地站在那里,便仿佛是这天地间所有灵秀之气的汇聚,周身似乎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令人不敢逼视,却又忍不住心生向往。

顾渊自问两世为人,也曾阅尽人间春色,可眼前这人的容貌,却让他第一次有了“惊为天人”的感受。那是一种纯粹的、不含任何杂念的欣赏,仿佛在欣赏一件天地间最完美的艺术品。

但下一刻,顾渊心中猛地一凛!

他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到此人的存在!这道藏阁内,何时多了一个人?

以他如今的修为和感知,即便是一只蚊蝇飞过,也断然逃不过他的耳目!

此人能在他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出现在这里,其实力……绝对深不可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