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

作者:最初的少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4章 先天功与九阳真经

书名: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 作者:最初的少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55

“好!”顾渊听到后,眉头微挑,不过很快答应了下来。

王重阳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如此甚好!你我便在此处,好好探讨一番。”

周伯通一听师哥要和这顾小子探讨神功,眼睛顿时亮了,搓着手就想凑过去旁听,嘴里还嘟囔着:“哎呀,师哥,你们说什么好东西,也让老顽童听听嘛,说不定我还能给你们出出主意呢!”

他天性好奇,对这等武学交流之事,自然是兴趣盎然,恨不得立刻搬个小板凳坐到两人中间。

马钰见状,连忙上前一步,对着周伯通使了个眼色,又对王重阳和顾渊一拱手,笑道:“师尊,顾小友,你们二位在此清谈武学至理,乃是玄门盛事,我等就不在此叨扰了。师叔,”

他转向周伯通,“咱们还是先去偏殿,仔细商议寻药之事要紧,此事关乎师尊康复,片刻也耽搁不得。”

丘处机、王处一等人也纷纷会意,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

“是啊师叔,寻药之事千头万绪,还需您老人家指点迷津呢!”

“对对对,师叔您见多识广,气运深厚,说不定找莽牯朱蛤的事就靠您了!”

几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不由分说,半是劝说,半是“簇拥”,几乎是架着一脸不情愿的周伯通,将他“请”出了大殿。

“哎哎哎,你们干什么!马钰你放开我!我还要听师哥讲先天功呢!你们这群不识货的,那可是……”

周伯通的声音渐渐远去,还夹杂着几声对马钰等人“不解风情”的抱怨,以及对那未曾听闻的神功的无限向往。

王重阳看着弟子们这般“默契”地将周伯通带走,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好笑的神情,轻轻摇了摇头。他自然明白弟子们的心意,是想让他与顾渊能有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深入交流。

待殿外彻底安静下来,王重阳才转向顾渊,歉然一笑:“让小友见笑了,伯通他……性子向来如此,天真烂漫,对武学之事尤为热衷。”

顾渊神色平静,微微颔首:“无妨,周前辈性情率真,乃是真性情。”他对此并不以为意,反而觉得周伯通这般赤子之心,在尔虞我诈的江湖中,实属难得。

殿内恢复了宁静。

王重阳与顾渊相对而坐,没有繁琐的仪式,也没有藏私的念头。

顾渊首先将《九阳真经》的总纲,以及自己修炼至今的感悟,一字一句,详详细细地向王重阳道来。

从“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的守心法门,到“阴阳交汇,水火既济”的内力运转,再到九阳真气生生不息、疗伤愈创、百毒不侵的种种神妙特性,以及突破宗师后内力凝练如液态纯阳的异象。

王重阳听得极为专注,时而闭目沉思,体味其中精髓,时而眼中精光闪烁,似有所悟,显然是从顾渊的阐述中,获得了极大的启发。

他本就是武学宗师,对道家典籍的理解更是深厚无比,《九阳真经》的许多精义,他触类旁通,很快便领悟了七八分。

尤其是听到九阳真气竟能自行修复经脉,化解奇毒,甚至在顾渊突破时展现出那般磅礴的生命力,更是让他赞叹不已。

“原来如此……这九阳真气,竟有如此神妙,难怪能有起死回生之效……”王重阳抚须赞叹,“其纯阳之性,与我先天功的‘先天一炁’,确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更加注重‘生发’与‘修复’,刚猛霸道之中,又蕴含着无尽生机,当真是天下奇功!顾小友能得此传承,实乃天大的机缘。”

待顾渊说完,王重阳也毫无保留地将《先天功》的修炼法门、运气精要,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家至理,向顾渊倾囊相授。

先天功,讲求“返本归元,与道合真”,修炼出的“先天一炁”,中正平和,却又威力无穷,能化解万般异种真气,更能延年益寿,勘破生死玄关。

其核心在于一个“化”字,一个“生”字,强调从后天返先天,追溯生命本源的力量。

这与《大道歌》中“混沌之中有点灵,静极而动见真形”的理念,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让顾渊在聆听之时,时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顾渊凝神倾听,以他如今宗师级的境界,加上超凡的悟性,王重阳所讲的许多玄奥之处,他很快便能理解。

一些暂时不明了的地方,他也暗暗记下,准备日后慢慢参详。

先天功的精妙,在于其对“炁”的运用和理解,已臻化境,这对于顾渊掌控体内更为磅礴的九阳真元,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只是可惜先天功暂时无法进行修炼,顾渊的九阳神功还未到大成之境,贪多嚼不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探讨功法奥秘,时而印证武学至理,浑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殿内只余下两人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交织成一曲玄奥的武学道论。

不知过了多久,当王重阳将先天功的最后一层精要讲完,他看着顾渊,眼中露出一丝好奇:“顾小友,贫道有一事不明。”

“道长请讲。”

“《九阴真经》亦在贫道手中,此经与你的《九阳真经》齐名,皆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宝典。小友为何……独独对贫道的先天功更感兴趣,而未曾提及《九阴真经》?”

王重阳问出此话,目光灼灼地看着顾渊。

他想知道,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何等心性。是贪多无得,还是有所取舍,亦或是另有考量。

顾渊闻言,神色平静,清澈的眸子望向王重阳,坦然道:“《九阴真经》固然博大精深,晚辈亦有所耳闻,其内功、拳掌、剑法、身法、疗伤、点穴、易筋锻骨、闭气移穴,无所不包,可谓集前人武学之大成,包罗万有,乃是一部武学‘百科全书’。”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而道长的先天功,则是道长自身对‘道’的感悟,是真正的‘根本’法门,是从无到有,从混沌中开辟出的一条通天大道,是道长一生武学智慧的结晶。于晚辈而言,这‘根本’二字,比那‘博大’,更为珍贵,也更契合晚辈的求道之心。”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对王重阳的敬佩:“《九阴真经》虽好,但终究是他人之道,是无数智慧的汇聚。”

“而先天功,却蕴含着道长您独一无二的武道烙印与精神。晚辈更希望能从道长的先天功中,窥见一丝真正的‘先天’之秘,领悟那份开创与本源的力量,而非仅仅是武技招式的堆砌与博览。”

这番话,说得王重阳心中豁然开朗,看向顾渊的眼神,充满了激赏与欣慰。

好一个“根本”与“博大”之辨!好一个“他人之道”与“自身烙印”之分!

这顾渊,年纪轻轻,见识却如此通透,心志更是坚定不移,不为外物所惑,直指武道本源!

他没有被《九阴真经》的赫赫威名所迷惑,反而能清晰地认识到先天功的独特价值,这份眼光与定力,实属罕见。

“哈哈哈哈!”王重阳忍不住朗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欣慰,连日来的虚弱似乎都因此消减了几分,“说得好!说得好啊!顾小友,你这番见解,便是许多皓首穷经的所谓高人,也未必能及!贫道这先天功,能得你这般知己,也不枉贫道创出它来!”

他越看顾渊越是顺眼,只觉得此子未来成就,不可限量,或许真能走出一条前无古人之路。

能将自己最得意的先天功托付给这样的人,他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顾渊亦是微微一笑。他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于他而言,九阴真经固然强大,但其体系庞杂,若要尽数掌握,反而会分散精力,甚至可能与自己已有的武学体系产生冲突。

而先天功,直指本源,与他所修的《大道歌》以及新晋的九阳神功,在理念上更容易触类旁通,相互印证,从而更快地提升他对“道”的理解和自身武学的精纯度。

而且,九阴真经名头太大,牵扯太多江湖恩怨与因果,远不如先天功这般“清净”纯粹,更适合他潜心钻研。

更重要的一点,他知道九阴真经就在活死人墓中啊,等到真的要用到时候,去取便可。

以他如今宗师境的修为,何处去不得?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了马钰等人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几声压低的讨论,似乎是商议之事有了结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41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