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5章 贞观三年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听说很多地方都出现灾情,这会不会是上天的警示啊?”李渊一副好奇的样子问道。

“呵呵!每年都有地方受灾,只不过今年严重一些而已,这都是小问题,很轻松就解决了。”

“很轻松就解决了?是吗?我怎么听说关中旱情严重,还有蝗灾,百姓几乎颗粒无收?”李渊幸灾乐祸的问道。

“补种就是了,百姓不能算颗粒无收,朕迁移了一些百姓离开关中,父皇可能还不知道,如今营州,每年能运送百万斤鱼到长安,还有食盐,如今整个大唐的价格都降低了三成。”李世民笑着,仿佛对受灾的事情,毫不在意。

李渊本想讥讽一下,补种能收获多少,听到百万斤鱼,不由一愣。

“如今有人发现,苎麻根居然可以磨出面粉,比起小麦还细腻,这就把粮食危机,轻松解决了。”李世民继续说道。

“对了,关中并非全部受蝗灾影响,薛家养殖了数十万的鸡鸭,放到山上,把蝗虫吃得干干净净。

受灾的那些地方,我让各地官府,组织百姓修建了水库,以后再也不担心旱情,百姓都很高兴呢。”知道李渊想看自己的囧况,李世民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李渊犹如吃了一只苍蝇,说不出的难受。

“皇帝事务繁忙,就不用在我这多待了。”

“那儿臣就告退了!”

见到李渊吃瘪,李世民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出门的时候脚步都要轻快一些。

等李世民走远,李渊大手一挥,桌子上的东西全部被扫落,随后一脚踢翻桌子,脸色阴沉向后面走去。

李孝常等人谋反,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很多人都知道原因,有姓李的掺和,那就是皇室内部原因。

大过年的,该欢乐依旧欢乐,拜年的拜年,访友的访友,小镇天天都人满为患,热闹非常。

转眼就到了贞观三年,秃头法雅因妖言惑众被处死。司空裴寂曾闻其言而没有上奏,李世民知道以后很生气,于是把裴寂被免官,遣回故乡蒲州。裴寂请求留在长安,李世民不许,并指责他功不补过。武德年间身居相位而朝政不清,都是他的责任。

每年开春,都会有一批官职换人,下去的没人同情,上去的有人羡慕,有人妒忌,也有很多人讨好。

过年请客吃饭的人很多,酒楼和小镇的生意都非常好,自然赚的钱也不少。

在马周的安排下,球场天天都有比赛,观赛的人每天都有很多。

大家都很高兴,在小镇开放以后,这边的小贩多了很多,都是附近村子的百姓,有的卖手工作品,像背篓盆子这些,有卖零食的。

………………

长安热闹,营州也很热闹,忙活了一年,新年的时候自然要庆祝,家家户户都发放了鱼肉,尤其是家里有孕妇和婴儿的,特意多发了一些,这是为了给孕妇和婴儿补一补。

元宵节的时候,由官府组织百姓,做了许多花灯,大的花灯用于猜灯谜,小的用于送孩子妇人。

元宵节对于薛玖夫妻有特殊意义,两人自然要好好的逛一下,至于一群小的,完全不用担心,他们不但一起行动,而且身边跟着护卫。

“好漂亮的花灯啊!”李双双陶醉的说道。

“喜欢我就去给你拿!”

“别!就留在那里,我看看就好。”李双双拦住了薛玖。

一个直径两三米的大灯笼,挂在屋顶缓缓旋转,上面画着童子拜寿,随着灯笼转动,上面的画就像活过来一般,下面有很多人围观。

虽然营州适应半集体劳动,不过并不禁止做生意,因此小贩不少。

最让薛玖高兴的是,百姓领悟了集体力量的好处,不少人以村为集体,一起出来卖小吃,卖零食。

营州的刺头都被收拾了,所以格外的平和,去年大半年都没有案件发生。

两人在城里逛了大半个时辰,然后回家继续庆祝。

黄帝御女经练习了一段时间,还别说,居然真的有用!

薛玖身体虽然强壮,但是第二天依旧会感到疲倦,练习御女经之后,第二天身体就没有那么疲倦。

从一开始的抗拒,知道好处以后,李双双三人也配合的修炼,不过她们没有练过呼吸法,效果比较差。

“不行了,不行了!你本来就像馿一样,还练这个东西。”李双双无力的推着薛玖。

“嘿嘿!”薛玖得意的笑了笑,随后帮李双双擦嘴。

李双双瘫软的躺着,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薛玖给她盖好被子,随后去了隔壁。

见到薛玖,大乔小乔忍不住咽咽口水,以前联手还能抵抗,现在好像不是对手,每次感觉自己都要散架一般。

冬天事情不多,自然要在家里忙活,不止是薛玖,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相信今年又会增加不少的婴儿。

“今年有什么安排?”杨恭仁问道。

“过一段时间就开荒,把以前荒废的土地都翻出来,然后修水渠。春耕之后建砖厂,多做一些砖头,今年家家户户都得住上火炕。

也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搬迁人口过来,再搬迁的话,房子就得修建了。”薛玖介绍道。

“如果有空闲,那些倒塌的房子就清理出来,修新房子,那些危房就搬迁出来。”薛玖补充了一句。

即便是长安城,大多数房屋都是二十多年前的,营州这边就更不用说了,百年前的房子都还不少,几十上百年过去,加上人口流失,很多房屋都已经倒塌。

搬迁的百姓,很多住的房子,只是简单修补,以不漏风为目的,长期住确实不合适。

杨恭仁也知道这个问题,点点头道:“搬迁肯定还有,不过不会太多。”

“你是说其它城池的山民?”薛玖问道。

“是的!朝廷已经下令,各地劝山民出来。”

“关外还有不少山民,他们不知道如今营州的情况,我觉得可以想办法,劝说他们出山。”狄孝绪提议道。

几人眉头都皱了起来,长城外面的山民,这事可不好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2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