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92章 攻打颉利可汗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除此之外,营州实行的是精耕细作,每一块地都多次施肥,除草,用播种机播种,小麦疏密均匀,这也是原因之一。

据微臣所知,营州有很多鱼骨,烘烤之后磨成粉,是一种非常好的肥料,所以营州粮食产出,比其它地方上等田还高。”薛元敬继续说道。

“新开荒的水浇地,能超过上等田产出?”李世民惊讶的问道。

“新开荒的水浇地,其实肥力不错,只要杂草除干净,并不比上等田差。”薛元敬解释道。

“原来如此!”

“二十多万人,耕种百万亩土地忙得过来吗?”萧瑀问道。

“其它地方或许不行,营州没有问题,因为营州是统一耕地,统一种植,而且牲口非常多,一天就能耕几万亩土地。

营州新打造了一种重犁,需要四匹马拉,重犁有六个犁头和八个犁头两种,这也是耕地速度快的原因。

除了犁头,还有耙子,就是木头下面是细密的铁钉,可以把翻开的土地平整出来。”薛元敬讲解着。

“也就是说,翻地,平地,播种都用器械。”房玄龄说道。

“没错,而且收割之后,有手摇式脱粒机,还有大量风车,这就是营州的优势。”薛元敬点点头道。

众人默默思索,发现这种模式,普通百姓之中,真的没法推广,不说养不起那么多牲口,就是合作统一种植这一点,都很难办到。

反而是世家,他们土地多,佃户多,可以使用这种办法。

琢磨了一下,王珪,长孙无忌等人,心里已经盘算着,邀请薛元敬吃个饭什么的。

“子诚,皇家产业是否能运用营州的模式?”李世民问道。

“应该可以吧。”薛元敬愣了一下回答道。

“你既然知道,怎么没有试着使用?”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微臣负责的是种子培养,日常往来于秦岭和渭水边,不知道其它地方如何运转的。”薛元敬无辜的回答道。

“朕封你为司农寺卿,全权负责皇家农,果,鱼,禽产业。”李世民吩咐道。

“微臣遵旨!”

“你负责的事情比较多,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交给司农寺少卿就行了。”

“多谢陛下体谅!”薛元敬真诚的感谢,他们早就商量过了,官职大小对他来说已经无所谓,重要的是自由,所以有人分担工作,他是真不介意。

李世民下定决心攻打颉利可汗,原因不少,一来颉利可汗是大唐目前最大的敌人,二来则是夷男和突利可汗暗中投靠。

夷男被李世民封为珍珠可汗,突利很早以前就是他的结拜兄弟,最近又派人表示了臣服的意愿。

还有一点,这两年草原也不好过,雪灾冻死了不少牛羊马匹,干旱则让放牧困难,牧民日子变得更难。

“我们最好找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长孙无忌说道。

“不着急,先做好准备,年后挑选合适的时机出兵就是了。”李世民淡淡的说道。

想要一个理由很好办,众人都没有太在意这点,继续商量,需要调多少兵马,攻打的路线,至于领兵的人选,自然需要李世民来定。

攻打突厥,需要出动的兵马不少,大军调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地方人马调走,自然需要补足,尤其是幽州和肃州等地方。

朝廷还在准备之中,没想到突厥人自己就送上了借口。

十一月初,突厥将军雅尔金和阿史那杜尔率军进扰河西。肃州守将张士贵、甘州守将张宝相互相统兵结成犄角之势,坚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挡突厥骑兵,最终使突厥人无功而返。

李世民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于二十三日诏命兵分六路出兵剿灭东突厥。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积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在西路顺黄河前进,与李靖、徐世积遥相呼应;礼部尚书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从灵州往西北挺进;幽州都督独孤彦云,为恒安道行军总管,卫孝杰为副将,镇守燕云地区防止突厥军队东逃;灵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借道东北出击突厥后方,监视突利可汗。大军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

“啥玩意?调我们的粮食,还要我们自己运送?”薛玖瞪大眼睛,生气的问道。

“是啊!幽州独孤彦云和灵州薛万淑两支人马的粮食,都由我们提供。”杨恭仁点点头道。

“我们事情这么多,还要运送粮草,真的是岂有此理。”薛玖很是不满,好不容易才存点家底,就被朝廷用布匹换走了。

明知道亏大了,还是只能咬牙认了,粮草也就罢了,反正是朝廷的,这连弩积存下来可不容易,毕竟铁的用处太多,没了连弩,想要守住长城可没那么容易,万一摩会或者高句丽脑袋抽抽,又出兵了怎么办。

“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们也没办法,就是有些心疼。”狄孝绪揉揉胸口道。

没办法不心疼啊,他和薛玖,经常去地里转悠,看着种子发芽,看着庄稼成长,再到收获,亲自驱赶了麻雀,射杀了飞鸟。

“你说把奚人和契丹人组织起来,一起出兵如何?”薛玖问道。

“我们的任务只是运送粮草,让他们一起出兵有何意义?万一中途反水,岂不是突生变故。”杨恭仁问道。

“运送粮草很简单,毕竟是国内,又不需要出关,危险不大,但是我们外出,连弩又被调走,防守空虚,我觉得邀请他们一起出兵最合适不过。要不你写信问问朝廷的意见。”薛玖劝说道。

“没有好处,奚人和契丹人怎么愿意出兵?”狄孝绪迟疑了一下问道。

“怎么没有好处,这次出兵,如果擒获俘虏,都算他们的,我们用咸鱼换,其它东西平分,这好处不错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56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