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90章 新船下水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石灰对土地也是有好处的,只要不把生石灰撒到庄稼上面就没有问题。

多烧一些石灰,以后种地之前先撒一次,杀虫卵,烧草籽应该效果不错,比起草木灰效果肯定要好一些。

“回头我就去看看。”狄孝绪说道。

“契丹人他们已经好几个月没送人过来,回头就用他们送来的男子开采石灰石,那地方不能用中原百姓。”薛玖叮嘱道。

“为什么?”狄孝绪不解的问道。

“石灰石那些细小的尘土,长期吸入,对身体伤害很大,我们的人在那边做事,必须佩戴口罩。”

薛玖神色很严肃,狄孝绪自然不会轻视他的意见,慎重的点点头。

眼瞅着小麦一天天成长,薛玖的心也越来越期待。闲暇的时候,他就去棉花地,召集百姓,教导他们掐去多余的枝丫和叶子。

棉花就像树,分支与主干位置,会长一些无用的枝丫,那些东西需要除去,免得与主干争夺营养。

至于叶子,也是防止争夺营养,同时也是避免遮挡果实的阳光。

棉花除了长芽孢那一段时间,其它时候比较耐旱,所以种植起来还是很容易,就是需要不少时间打理,包括后期采摘。

棉花果子开裂之后,就要把里面的棉花采摘出来,不然下雨就会损坏品质。

棉花还早,薛玖只是开了几次现场指导会,随后就回了城。

到了夏天,相对就比较空闲,薛玖让人组织起来,维护山上的板栗树。

今年才种下去的板栗,已经生根发芽,除去四周的野草,能够帮助它更好生长,等长高大,根系深入地下,就可以不用管理了。

本来就是野树,在荒凉的山坡都能生长得很好,如今换到肥沃的泥土地,还没有其它树木争夺营养,怎么可能生长得差。

晃晃悠悠贞观三年就过了大半年,除了年初的时候,因为高句丽的原因,虚惊了一场,今年很是安稳,朝廷也没有大的行动。

长安和洛阳的消息,每个月都有送来,虽然大部分鱼肉留着营州自用,不过好货还是要送一些过去,一来宫里要,二来酒楼和盟友需要,减少数量,酒楼就能名正言顺的卖高价,这也算一件好事。

商队往来,不但带回来消息,还有关中的货物,香料调料这些,营州可没有,或者说没那么多品种。

李双双带着家里人,种了两亩西瓜,今年终于又实现了西瓜自由。

没有办法,都在忙活种地,以前薛玖总不能,让百姓种西瓜他吃吧,就算给钱也不好。

“哎哟!哎哟!”

“杨公,你这是怎么了?”提着西瓜进入房间,就见到杨恭仁在叫唤。

“老夫腿疼得要命!”杨恭仁有气无力的说道。

“可请了医者?”薛玖问道。

“请了,幸好吃了药,昨夜差点疼死我了。”

“嗐!我怎么忘了这茬!”薛玖陡然想起一事,不由一拍大腿。

“???”杨恭仁疑惑的看着薛玖。

“你这是海货吃多了,引起痛风了啊!”

“嗯,医者说这叫历节风,是外邪入侵,饮食不洁所致。”杨恭仁苦着脸道。

“都是我的错,忘了叮嘱大家,这东西不能多吃。”薛玖歉意的说道。

“这与你何关!老夫也没有想到,这是吃海货引起的。”

“这玩意怎么说呢,其实引起痛风的人不多,以后注意饮食清淡,别抽…喝酒就行。”本想说别抽烟喝酒,不过这年月还没有烟,所以顿了一下。

“唉!老夫你把年龄,居然不能吃肉喝酒,这可真是无趣至极。”杨恭仁闻言,脸变得更苦了。

“道家说,吃得清淡,活得长寿,吃清淡一些好!回头每天看看美女,保持身心愉悦,包你长命百岁。”薛玖笑着宽慰道。

“滚蛋!你还调侃老夫来了,老夫这把年龄,看美女有个屁用。还吃得清淡,活得长寿,那是没有肉吃,要是有的话,你看谁愿意天天青菜萝卜的。”杨恭仁笑骂道,被薛玖这么一打岔,终于觉得没那么疼了,坐起来擦擦额头的汗水。

“行了,我没事了,以后家里吃肉不要让我看见。”杨恭仁摆摆手对身边的两个小大丫头说道。

按照当初的提议,每个人都收养了十个小孩子,这些孩子很懂事,知道好日子不容易,所以都很担心杨恭仁的身体。

“诺!”

“秋收的事情就得麻烦你们多盯着一点了。”

“没事,你安心休养就是。”

最早种的小麦已经快要成熟,所以杨恭仁才有此一说。

在期待的目光中,一亩地的小麦上秤。

“不用秤我都能肯定,这绝对有四百斤以上。”狄孝绪语气很肯定的说道。

薛玖咧嘴一笑,看箩筐大家都能估算出来,百斤小麦,晾干后有八十多斤,这么一估算,亩产能有三百四斤以上。

上等水浇地,小麦亩产平均三百斤,这里能达到三百四十斤以上,绝对属于增产丰收。

不需要过秤大家都能看出来多少,毕竟箩筐能装多少东西,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脱粒机打出来的小麦,挑到晾晒场,用风车过一遍杂质,然后铺在卵石地晾晒,以如今的天气,三天后就能归仓。

小孩子在地里捡麦粒,成人高兴的拿着镰刀,奔赴下一块地。

不是同一时间成熟也有好处,不用那么赶时间抢收。

风调雨顺的一年,收成没有受到影响,这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秋收还没有完全结束,大船终于可以下水了。

反复的刷桐油,然后阴干,这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前期的准备工作,反而不算多麻烦。

经过反复的商量实验,大船的长度定在六十米,宽八米五,甲板以下有三层,最下面一层是隔离仓,分成了六个格子,里面用木桶装着清水,是压仓,也是饮用淡水。下面即便破裂,也不会沉没。

中间一层是预计远行水手休息的地方,最上面才是货仓。捕鱼的话,就用于储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0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