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4章 流言四起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初一和薛震抄书,薛玖则拿出编写的故事来印刷。

这段时间,薛玖问了房玄龄和陆德明,关于五胡乱华期间的一些事情,他终于完善了故事编写,或者说伪造的传记。

孔子诛少正卯,这是真实的事情,只不过很少人谈起,薛玖把自己的推测写了上去。

这就是两个人争夺名声,争夺生源的故事,只不过有人输不起,仗着权势杀人。

春秋之时,能读书的人不多,你多收一个学生,我就少收一个,谁的学生多,也就代表了谁更有学识,而且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多一个学生,就多一份束修,种种原因加起来,就出现了这个故事。

这是后世的一种猜测,薛玖觉得应该是真的,毕竟这才是现实,圣人未必就没有私心,毕竟他也是人,还是一个为了扬名,推广学说的人。

经过薛玖的润色,这个故事就变成了一个万字的书卷,用通俗的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还有心里描写,可以说与以前所有的书籍,书写方式都不相同。

其它故事就是五胡乱华事情的,薛玖模仿古人的记事风格,简练的刻在竹简之上,这些竹简是薛家的收藏,只是一直没有使用,所以并不像新做的。

天气寒冷,薛玖就待在家里刻字,用了半个月,刻了五卷竹简,每一卷都有三十根竹简。

孔子诛少正卯的故事印刷了二十张,竹简和印刷的故事,分别丢在了东西两市的酒肆,随后薛玖就静静的等待事情发酵,同时不紧不慢的继续刻竹简。

长安城传播事情本就很快,何况这还牵扯到孔家,这一下无疑激起了千层浪。

虽然董仲舒独尊儒术,但是有见识的文人世家不少,儒家并不像宋明那么厉害,成了文人唯一的信仰和学说。

虽然支持孔子的人很多,但是一些人也觉得书籍上记载的就是事实,这就是一场斗争,只不过有人不择手段的赢了,成王败寇的道理,大家又不是不明白。

随着竹简上的那些历史事件传播,不少人看孔家的目光已经变了。

五胡乱华,北方那么混乱,先后换了多少势力,为何孔家一点损失都没有,反而越过越滋润。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着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诗仙的嘲鲁儒,薛玖记得前面一半,也用竹简散播了出去。

虽然只是莫名其妙的一首诗,但是所有人都想到了孔颖达,因为孔颖达就多次说过,他要重新修订五经,还有他的穿着,他经常穿礼袍,就是后面要拖到地上,衣袖非常宽大的长袍,比起官袍还要宽大。

想到这些,再对照诗,大家感觉都想笑,感觉孔颖达平时太能装了,现在大家都觉得他很虚假。

面对同僚那奇奇怪怪的目光,孔颖达在事情发酵大半个月之后,终于知道了缘由,一张脸顿时气得通红,咬牙切齿的回了家。

派出家人和下人去打听消息,得知长安城已经因为这些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孔颖达一口气上不来,捂着胸口就倒了下去。

孔家一阵鸡飞狗跳的忙活,医者还没有请来,孔颖达就悠悠的醒来。

看到哭泣的妻妾,孔颖达觉得头晕脑胀,大吼一声道:“住嘴!”

“咳咳!咳咳!”因为大吼,咽喉不舒服,忍不住咳了起来。

“阿耶,你没事吧?”孔颖达的长子孔志元关心的问道。

“我没事!把水给我!”

“外面的事情,是谁传出来的,查清楚没有?”喝了水之后,孔颖达急忙问道。

孔志元一脸的为难,摇摇头道:“没有查到,据说是有人在路上捡到的,有人在酒肆捡到的,还有人在青楼捡到的。”

“废物!这么久了,你们都没有察觉到,是不是要我们家臭名远扬,你们才知道?”孔颖达怒喝道。

孔志元低下了脑袋,他很想问一下,你让我不断读书,哪有时间出门。

“阿耶!我找到一份,你看看吧。”孔志约跑进房间,拿出一卷宣纸递了过去。

孔颖达一目十列的扫视,胸膛剧烈起伏,好悬没有被又气晕,手里用力的把宣纸抓成一团,死死的撰着。

“这是有人想要挖我们儒家的根!拿请帖来,我要请一些朋友来商量。”孔颖达额头青筋凸起,咬牙切齿的说道。

拜贴起源于春秋之时,那时候称为“谒”或“刺”,主要用竹简或木片制作,上面写有拜访者的姓名和官职。

随着纸张出现,拜贴用纸张书写,毕竟纸张贵,能体现重视对方,这个时候叫做名纸,到了前朝才正式改称拜贴。

如今拜帖的制作更加精良,功能也更加多样化,用于请见、邀约、致谢等等。

孔颖达猜测这是有人针对儒家来的,想要邀请一些朋友共同应对,不过他没有想到,第二轮打击又来了。

能断大事的杜如晦;鞠躬尽瘁的房玄龄;学识渊博于志宁;机辩诙谐苏世长;才略兼具的薛收;褚氏父子盛一时;兼通释道儒学大师陆德明;史学家姚思廉;清静无为李玄道;谱牒专家李守素;五绝虞世南;雅善吟咏的蔡允恭;颜氏一门多英才;博学俊杰薛元敬。

这是薛玖修改的秦王府十八学士其中一部分人的评语,最后又加了一个吝啬老抠孔颖达。

其它评语都是好的,唯有孔颖达得了一个吝啬之名,有了前面的衬托,孔颖达就显得非常的突出。而且因为前面的评语很中肯,对于孔颖达的评语,大众都觉得是真的。

就在所有人都在询问,孔颖达究竟有多吝啬的时候,一些流言出现了,有人说他们家把腊肉摆在案几上,只能看不能吃,看一眼吃一口饭,有一次他儿子多看了一眼,他就骂:“咸死活该!”

还有人说,有一次挑粪的人路过他家,他都舀了一些,要浇花园的花。也有传言说他粪车经过,都要尝尝咸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50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