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光元

作者:一锤定音2025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零章 无中生有(其十四)

书名:光元 作者:一锤定音2025 字数:4.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7:53

“鱼龙舞,我们今天聊聊灵气。”

“灵气的变迁么?”

“嗯,灵气的概念古书记载就有了,不知道你看没看过那方面的小说?”

“玄幻古书么?”

“是的,其实灵气也只是一个那时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者说不可能的事。外面当时走的也是科技路线,虽然那时我们有量子态,但有本叫《三体》的书描述过那个状态,所以当时我们土求一开始的判断是,类似病毒感染,我们人类感染了三体,三体生物正是凭借比我们更接近量子的状态才实现对量子的观测。而之所以这么想,也是基于什么算宇宙,因此引申出一个虚界膜的概念,而他的状态性质是比对黑洞。”

“比对黑洞。”

“嗯,那个虽然是天文现象,但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宇宙,那黑洞对你来说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球,当然因为这个光蛋宇宙尺度太小,所以我也不能明白你真的能理解那百亿光年的概念吗?”

“如果类比,那就像这个宇宙和我存在的黑念比较,如何?”

“不错,路明非,行,很好。”

“所以,元师傅,黑洞怎么了?”

“黑洞是个名字,他本身代表的是一种万物归零的变化,那他出现变化的关键在那时的猜想是引力过大导致光都无法逃脱,进而推导万物不能出现逃逸能力,那量子能逃么,中微子能逃么,能量有逸散么?”

“嗯,这么来看,我的黑念是一个万物归一的存在,而形成黑念之前,嗯?元婴类似黑洞核心的形成,化神是黑洞整体的演化,只是不同于黑洞没有思的物化,化神是在有思主导的情况下进行万物归零的过程,而这是基于晶看得见零点,进而做出的猜想然后发展出来的路线,所以你们才说现在也只能到灵念境,本质是一个零点化一的实验。而现在的灵念境,谁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未来真正的又一个零点。”

“想的不错,不过跟着你的说,后面就只是猜想了。正如一开始说的,其实在零点之前,这光蛋宇宙之外已经有至少十二亿年的历史了,而这十二亿年只是基于一个土求自然死亡而做出的比例,所以由于之前的量子并没有时间概念,所以那之前的存在,我们只定义变化过程,所以,只有性质定义,没有存在真实的本体定义,不过,有整体定义,那就是虚膜,也是后来量子塔出来后的虚界膜的定义前身。”

“虚界膜,这段时间的表达来看,存在一个隔绝内外的边界且内界能量守恒的存在,就是虚界膜,而对有理解虚界膜定义的生物群来说最大的虚界膜,即是宇宙。所以,黑洞对宇宙尺度来说,也是它的粒子基本单位,而原子对宇宙来说就是它的最小单位,夸克是他过去的黑洞,或者说是他的零点,只是他零点里思的浓度比例太小了,所以无序发展是他的客观局限,但是夸克的来历有它的一二三作来源、前提和基点,虽然没有目的,但有自然过程,一定的物能的比例让他有了稳定的虚膜,而思的存在为他保证了物能的平衡,最终通过胶子为它类似优胜劣汰中得到稳定有序的局面,而原子更是其中存在自我复制能力,进而得到的主流结果,但过低的转化率也是事实,副产物的不断涌现,最终引起稳定有序的自我复刻的方向实现物种大爆发的极小概率出现,所谓存在即必然。而零点的出现也是一次更小概率的涌现缩影。不过谈不上概率大小,古书上说,只要给细菌一个合适环境,他创造的何尝不是一个原子集合里的子集呢?我们现在处于了黑洞之前,细菌其实已经是黑洞产生之后。”

“这就是虚界膜么?宇宙就像那练气上的最高的五个称号:混沌,梼杌,穷奇,天火和饕餮。这五个称号也是对五类虚界膜的尊称。科学的零点是哲学,哲学的零点是玄学,而玄学的零点是科学。那他们谁是物,谁是能,谁是思?”

“哲学是物,在于科学是能,之所以科学是能,是因为思需要能的极大成集引发质变。如果没有那十二亿年的科学发展,哪怕那时晶能看到零点,她后续一样束手无策,因为光没有那十二亿年的积累,他和她的未来的上限也许就和古书历史断流之前的政治主导的世界一般了。外面现在也只是政治世界往前走了一步的状态,而这靠的还是晶光类似恩威并重,实际也还没能完成质变,褪去政治的外衣。所以,光蛋宇宙就是外面世界的黑洞,至于未来的零点是否能成立,认知自会给出答案。”

“物本身没有定义,或者不必要,物只是对已经有的虚界膜的量化定义的共念,因此处于了平等位置,至于一生物与虚界膜的二的这个一,就是一,产生一的来源就是零,零一生物膜。虚界膜就是基于一这来源产生的前提二,那物就是以一为来源,虚界膜为前提二定义的基点三。是否存在虚界膜是物有无的界线,是否存在物能思是量与量子的边界;是否存在思为主导是物与生物的界限,是否存在意识,是生物与生灵的边界。而是否存在思想,在零点被发现后,成了生灵与人的界线,待到结晶大众化后,也许是否存在认知,成为人与凡人的边界。”

“路明非,用词不错,界线,边界,界限,边界;界线,边界。奇数用偶数两个词表思的情态,偶数只有边界表自然的中性。奇为来源,成为概念,偶作前提,成为定义,最终推动对立统一的无数的三出现,而其中的大众的三化出无数局面,而其中真正撑得起三生万物的那个三化为最终结果,而其他化为万物。而这样的三只有两个,要么如能,让后续以线作基点切割出界线形成面场;要么像思,让后续以面作基点包裹出界限形成类圆。由两者纠缠中,于黑洞中形成新光,后续演化过程变成星光,周而复始,螺旋上升。所以,现在已经定义的灵气的本质你理解了吧,至于灵气作为概念的时期,一开始只是寄托思的来源,后来是灵子计划的理论依据。”

“嗯。”

“至于灵气的过程,现在无灵气的存在,之前你也猜到了,就是对线粒体的改进,通过现在更丰富的副产品的涌现为基础。”

“这些东西暂时都还在你们手上,不过,也确实应该在你们手上,还得看对于量子来说,能不能完成人的渡劫境,成为大乘的凡人境。有这个认知的提升,才是普及的时候。”

“那灵气就暂时说这么多吧,接下来我们谈谈。”

“那今天第二个是什么?”

“稳定,秩序,繁衍。你觉得我们那时为什么没有办法基于我们定义的时间来确定前面的时间,并认为我们是量子?”

“通过你说那几个词,因为你们土求那时和其他量子比,多的是秩序,共有的是相通的稳定。”

“没错,因为我们往前已经没有其他可以被视为稳定的虚界膜了,十几亿年前我们刚到那时,对于宇宙有的是一种如梦似幻的破灭感,唯一带来安心的也只有那个量子宇宙泡。相对于古书的我们存在地表,这次的我们更像要自创地心,所以才有芯字。不只是基于过去的通用,也有想在这里发芽生根的梦想。所以那十二亿余年再多波折,慢慢还是有了不打破底线的一个基础理论———必要时可以触碰底线来对话,但可一可二不可再三。你觉得稳定,秩序和繁衍分别对应物能思哪个字。”

“虽然看起来稳定带来秩序,但秩序和繁衍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嗯,思反作用于物么?繁衍可带来稳定,可一直也存在不稳定的可能呀,镜元,你说。”

“能是存在稳定和稳定的过程,带来稳定的能让思的出现更顺畅,而不稳定的能让思的形式更清晰,但最终思能够从零到一,他必须有自身的稳定,才能有虚界膜的可能,拥有秩序才能成为不同于只有虚界膜的物。所以稳定是念的第一定义,秩序是量的第一定义,繁衍是量子的第一定义,进而物成了念的共念,也就是物此时成了念的子集,直到繁衍的形式出现,量子成为新物,此时物与念互为真子集,此后随着量从念中定义出来,最终念成了物的子集,随着量子作为新物成为物的子集而归于物,所以繁衍是物,稳定是能,秩序是思。能如果后续一直不能稳定,慢慢就失去了被观测的量化前提,化为念,成为不可测的虚界膜,如同死去不可交流,只能再归于尘土,如念如物。而秩序一样如果不能发展新物,慢慢秩序至死,成为物里的它物,化为念,成为不可测的虚界膜,终究又归于物。”

“虚数I真是数学的一个伟大发现。”

“哈哈,虚数的量化定义,让数走向了复平面,与宇宙如今的三维空间有了一一对应,而时间与空间如果作为一个平面坐标,复平面为纵轴,就成了四维存在的三维变化。而其他三者也如此,也许从这些图像里一个不能贴合的圆心尺度而其他完全对应,也许就是零点的虚界,而其内的实地就是它的虚界膜。因为空间一处同时只有三个互相垂直的维度,所以零点也只能表现这三个维度的各自分合量的总向量,随着零点内的运动,而导致了分合量的变动不能分别以不完全已知类别来预测,进而出现了不可预测的运动特性,不过这还是猜想,至少对我目前来说。而零点就像原子的基础上诞生了类似原核细胞的拟核,而晶的可观能力让它有了进一步的能力,光辅助她完成了那个过程,而天道计划就是为这个结果提供能量支持。而天道计划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到的,这也是暗的那场意外给了元婴计划更进一步的前提。你也不要操之过急,如今我和你完善的黑念最终会如何,后续也只能慢慢去理解,才不至于陷入思维定式。”

“嗯,知道了。三维和四维的不同分层,看起来像一个不断给零点拆分,把里面的内核用自身来放大。或许也是想找到那物演化出的最初稳定有序的丝,那思的前身到底是怎样运作的,也许就可以像发展科学一样,提高效率了吧。”

“那很难的,玄学的尽头是哲学,而哲学本质是一个找共识的过程,什么样的哲学零点也会让科学的发展变得不同,而发展的过程,零点自身也在毁灭与新生中复杂,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才说到了灵念境还是会受到先天的命数和后天的造化的双重影响,最终只敢提出在大乘后可能存在自定天命的开始,所以修行境界才只写到大乘。数学这个哲学也在自己的科学发展中,开始从自身哲学为零点的起源,以及科学的前提中诞生妙不可言的玄学,玄学和哲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玄学可以从科学中找映射,而哲学要从科学中求虚零。”

“哈哈,也许大抵如此。”

“好了,每次最多谈两个,其余时候自己慢慢体悟,有问题了,有时间想好了再和你分析。”

“这里,是世外桃源么,虽然我自己没有什么时间感,具体过去多久了不知道,不过总感觉也过去了不少时间,如果没有你在,我或许真的待不了这么久。”

“外物对我们来说,都要经过我们的转化,所以其他的东西对我们来说都一样了,不管过去多久,就像黑洞那样,只要可能就好好静静待着,直到化为真正零点的那时候,外面如何变化,你到时只需要考虑能量吸收的问题,不必去担心结构的演变。”

“不过做好准备了,就可以知道吸收那些东西可以让自己修为直线上升,或许说最速曲线变化更好。”

“行了,明白了就好,去修炼吧。”

“是,师傅。”

路明非如鱼龙般跃入水中,水波扩散,沙滩上一面镜子对着没有太阳的白天,晒着阵法的亮光。

“光呀,你说,我们会成功么?我们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不过他,时间倒是挺多的。晶有她的特殊,可是你们光,才是这宇宙最特殊的存在。”

“水,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31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