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帝1311章 风云际会

书名: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字数:1.8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4

197年5月,荆州襄阳。

隆中的山色被新雨洗过,青翠欲滴。

山坳深处,几竿修竹掩映着一座简陋草庐。

风过竹梢,沙沙作响,与庐内流出的泠泠琴音缠绕在一处,竟似天地间最清越的和鸣。

草堂之内,诸葛亮一身素白葛袍,盘膝坐于蒲团之上,修长十指在古琴七弦间游走,琴音时而如幽谷流泉,时而若松风过壑。

一曲终了,余韵在竹影摇曳的堂内久久不散。

案几上清茶腾起袅袅白气,映着窗外投入的斑驳天光。

“好!清越激扬,有金石之音!孔明此曲,已得《高山》真髓矣!”

徐庶抚掌赞叹,眼中尽是激赏,虽身着布衣木簪,眉宇间却自有一股磊落之气。

“弦动风云,指藏丘壑。”

族兄诸葛瑾微微颔首,气质沉稳如深潭。

“孔明之志,尽在弦中。”

崔州平捋着几缕稀疏的胡须,摇头晃脑:“琴为心声,孔明此曲,隐有吞吐天地之象!依我看,便是古之师旷,伯牙再生,亦不过如此了!”

诸葛亮唇角微扬,端起粗陶茶盏轻啜一口,目光扫过三位挚友,清朗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与不容置疑的笃定。

“诸公过誉,然亮平生所慕,非师旷之耳,伯牙之指,唯愿效管仲,乐毅,经纬天地,匡扶社稷,救民于水火之间。”

“管仲乐毅?”崔州平一怔,随即失笑。

“孔明啊孔明,你年方弱冠,口气倒是不小!管仲佐桓公称霸诸侯,乐毅率五国联军下齐七十余城,皆是匡世济民、名垂青史的伟业!你……”

“州平兄此言差矣!”徐庶霍然打断。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志!孔明既敢自比管、乐,胸中必有安邦定国之策!只是…”

“如今天下板荡,群雄逐鹿,孔明若出山,欲为谁效力?可是如那三国志中一样,去益州助刘玄德?”

堂内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脑海都浮现起异人传阅那本三国志,惊世骇俗的内容,任何时候想起都内心激荡。

诸葛瑾放下茶盏,崔州平也收敛了笑容,目光皆聚焦在诸葛亮身上。

窗外竹影婆娑,仿佛也在屏息倾听。

诸葛亮神色不变,指尖轻轻拂过冰凉的琴弦,发出一个清冷的单音:“玄德公仁德之名,亮亦有耳闻。然…”

“当今天子尚在洛阳,汉室虽微,法统犹存,吾辈士人,当效忠者,乃汉家朝廷,非一方诸侯。”

“朝廷?”崔州平忍不住嗤笑一声,脸上满是苦涩与无奈。

“孔明何其迂阔!天子?不过是深锁洛阳宫阙、受制于豺狼的一具提线木偶罢了!吕布狼子野心,盘踞司隶;袁绍四世三公,却志在河北。”

“曹操挟兖青之众,其心难测…洛阳城内,衮衮诸公,谁人真心为汉?谁人不是借朝廷之名,行割据肥己之实?指望他们中兴大汉?难!难如登天!”

他连连摇头,语气中充满了对时局的绝望。

徐庶猛地一拍案几,茶盏跳起:“正因如此,才更需我辈挺身而出!州平兄岂可一味颓唐?这乱世污浊,总得有人去涤荡!我徐元直将来,必要寻一真正心怀天下,志在澄清寰宇的明主辅佐!扫平群丑,再造太平!”

“太平?”诸葛瑾眉头微锁,声音低沉。

“谈何容易,袁术僭号淮南,刘表坐守荆襄而无进取之心,江东孙策虽勇…西凉、益州更是鞭长莫及。欲寻一能廓清寰宇、又不失仁德的明主,如大海捞针。”

“孔明,你素来眼界高远,依你之见,何人可托此重任?”

诸葛亮尚未开口,一个温和清越、仿佛带着山林雾气的声音自门外悠然传来。

“冥冥之中,自有天数。诸君何必忧思过甚?”

竹帘轻挑,一位老者步入堂中,身着洗得发白的葛布深衣,须发皆白,面色红润,尤其一双眼睛,澄澈深邃,仿佛洞穿岁月烟云。

来人正是名满荆襄的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众人连忙起身见礼。

司马徽含笑摆手,目光在诸葛亮身上停留片刻,带着洞悉一切的温和:“方才琴音清越,志存高远,老朽于山径间便已闻之。”

“孔明自比管、乐,非是狂言,乃胸中丘壑使然。”

说罢,他缓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在暮色中逐渐亮起点点流萤的竹林,声音飘渺。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天道循环,诸君皆身负经纬之才,乃应运而生之人,龙困浅滩,终有腾云驾雾之时,凤栖寒枝,必待梧桐朝阳之机。”

“时机未至,潜龙勿用,时机若至…”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深邃的目光扫过徐庶,崔州平,诸葛瑾,等人,最终落在神色沉静的诸葛亮脸上,微微一笑,带着洞悉天机的玄奥。

“…自当风云际会,各展其能,在这煌煌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天命所归,自有分晓。”

暮色渐浓,最后一缕天光沉入西山。

草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几张年轻而沉思的脸庞。

窗外竹影更深,流萤点点飞舞,如同散落的星辰,在无边的夜色里无声闪烁。

司马徽的话语,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每个人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匡扶社稷的宏愿,天下苍生的期冀,与那不可言说的天命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这寂静的隆中山夜之中。前路茫茫,只待风云起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637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