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作者:风住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72章 北静王府

书名: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 作者:风住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7

大乾开国之初,因功立下四位异姓郡王,北静南安东平西宁,世袭罔替,代代相承,几为人臣之极,更在八公之上。

然至今日,却不免亦效各家,或子嗣不济,又或另有旁因,虽王爵尚在,却军权旁落,空有富贵,也大不如前了。

林思衡立在北静王府门前,抬眼打量这王府门第,心头念转,少顷王府大门洞开,北静王水溶竟亲自出迎,人还未至,远远的已见着面上笑意,拱手作揖道:

“昨日便闻鹊鸟欢鸣,尚不知何故,直至接到靖远伯送来的名帖,方释小王之疑。

靖远伯军务倥偬,小王早盼一会,只是恐人言议论,未敢轻行,却不料今日竟得靖远伯拨冗驾临寒舍,得偿所愿,实在叫小王欣喜,快请入内!”

此一番作态,倒颇有曹操倒履迎许攸的风范,可惜林思衡已知其中几分蹊跷,并不为其所动,心头暗哂,面上却忙作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惶恐姿态,弯腰作揖还礼:

“下吏不识礼数,贸然干渎王府,已是惶恐汗颜至极,怎敢劳王爷贵体亲迎?”

水溶闻言,哈哈大笑,不顾推阻,近前一把拉住林思衡的胳膊,并不显摆郡王的架子,反倒瞧着十分平易近人:

“诶,靖远伯乃我大乾当世之英雄,小王却不过只仰赖祖上遗泽,一介庸人而已,怎敢言贵?今复得与靖远伯相见,甚为快事,寒舍略备薄酒,若有何话,入内细谈不迟。”

说罢便与林思衡把臂而行,自王府正门而入,直入后园水榭,水溶果然已备好酒宴歌舞,对座入席。

水溶一身月白缂丝常服,面容俊美,气度雍容,自有一股尊贵风流,执壶斟酒,林思衡青袍玉带,端坐客位,案上汝窑天青釉盏中酒香徐徐。

王府之格局雕饰,自然更在公府之上,水榭临水而筑,蛟纹格窗大敞,竹帘半卷,屋内四处角落皆设铜炉暖盆,虽时节里尚有几分寒意,亦叫人浑然不觉。

林思衡四处扫看一眼,倒也不以为意,水溶举杯含笑请道:

“靖远伯实是贵客,小王别无所有,独这御前所赐美酒,尚还有几分足可称道之处,性味清冽,不易醉人,请靖远伯一试如何?”

林思衡略欠一欠身,双手捧盏相饮,姿态恭谨:

“王爷言重,能得王爷一晤,乃下官的福分,只是...”

林思衡本无心与北静王府有太多牵扯,今日此来,其实更多也不过是取试探虚实之意,面上稍顿,眉间便露出些许忧色,直言道:

“实不相瞒,此番下官贸然登门,乃是受人之托...是因薛家之子薛蟠,误伤了清风楼中掌柜一事,薛家寡母孤女,因与下官熟识,向有几分交情,求到下官府上,推拒不得...下官斗胆一问,不知王爷可知其中原委?”

水溶“啊”了一声,转了转手上的白玉扳指,笑容未减,似是思忖一番,方才言道:

“原来是为此事...这倒有些不易为之处...”

林思衡以目相询,水溶微微叹息一声,状似无奈道:

“昔年薛舍人尚在之时,与小王祖上也有几分旧谊,便只看这桩,倘若只在小王一人之事,早也随他去了,今日又何劳靖远伯亲来说情?

怎奈此事牵涉甚广,非止一端。那薛蟠年轻气盛,行事偶有失于检点之处,竟至误伤人命...那人本是贵人家的心腹,怎肯饶过?而今证据确凿,本王虽也有心回护,只是实在棘手...”

林思衡连忙显出几分诚恳的焦灼来,叹道:

“王爷明鉴,薛蟠兄弟或确有些孟浪之处,怎奈事非本心,倘因此累及性命,未免可怜,况且薛家一门妇孺,何以为继?更又是一桩惨事。

下官自入京师以来,多受薛家主母看顾照拂之恩,实不忍见此横祸。万望王爷念在旧情,或有转圜之法?”

水溶目光炯炯,微微后仰,赞叹道:

“靖远伯果真重情重义之辈,真乃性情中人,小王实在感佩,只是...唉,只是眼下正是京察之际,政议汹汹,这京中形式,波谲云诡,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薛蟠之事,说小也小,说大...眼下这节骨眼上,则又大可通天了,小王不过是一坐看之辈,别无手段,只看执秤之人,究竟意欲何为罢了。”

林思衡心下暗思,面上则故作不解:

“王爷的意思是...此案果真尚有一二转机?下官愚钝,旦请王爷直言相告,究竟是哪家贵人?下官也好尽力而为。”

水溶避而不答,嘴角笑意愈深,声音微微低沉,带着几分诚恳道:

“方才小王便曾言,靖远伯少年英才,乃我大乾之英雄,于国于军,皆为栋梁之属,况又有圣上倚重,前程不可限量...

这秤砣的分量,有时也需看放在何处...若靖远伯这等柱石之材,能与持秤者同心同德...莫说一个薛蟠,便是来日京中之格局,天下之形势,也可随之而变,海阔天空。”

林思衡昔日在清风楼前,便有疑心,此案早晚要牵扯到他身上,而今果然如此,心下冷笑,面上则作出一副踌躇难安之色,摩挲了两下酒盏,迟疑道:

“实在是王爷抬爱,下官惭愧...王爷与贵人位高权重,下官却只一鄙陋武夫,侥幸立下寸功,蒙圣上恩典,赐予爵禄,兢兢业业,唯恐有负圣恩。

至于朝堂之事,经纬万端,下官见识浅薄,只知恪守本分,尽心竭力,效忠陛下,至于其他,实不敢妄测高意,恐力有不逮,反误了贵人之事啊!”

水溶目中微微一闪,面上依旧笑的温和:

“靖远伯太过谦了些,恪守本分,忠君体国,自是我等臣子本分,只是...这本分之外,时易世变,也当审时度势。

靖远伯心有顾虑,也理所应当,眼下案子尚还需些时日审结,其中之事,倒不急于一时,靖远伯拳拳之意,小王体会,薛蟠一案,自当尽心。”

林思衡已有所获,既已推拒,便无意多留,端酒饮道:

“王爷雅量高致,下官感佩于心,薛蟠一事,有劳王爷费心,今日叨扰已过,搅扰清净,不便再留,王爷若无吩咐,下官乞先告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3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