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142章 又一个倒霉蛋出现

书名: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作者:五缕烟火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5

听下属的工作汇报,也是累活和技术活,你得从这些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汇报当中,知道他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高屋建瓴的指出发展方向。

沿海市委书记张长江来向省委书记汇报工作的时候,看到办公室外已经排了小小的长队。

那些人看到张长江纷纷和他打招呼。

不要看到都是市委书记,市委书记和市委书记之间,那也是有不同的。

沿海市是副省级城市,别本来就比普通城市高,况且张长江又是省委常委,进了省委常委,那就是省领导!

其次就是沿海市的经济实力。

光是沿海市Gdp,北部山区所有的市Gdp总量加起来还不到沿海市的1\/5。

所以张长江就不用排队,直接就进了省委书记徐雨萌的办公室。

大家愣是没有意见。

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进门了,直接汇报工作。

“徐书记,我向您汇报沿海市去年的工作情况,还请书记多多指正。”

徐雨萌微微点头,示意他开始。

张长江清了清嗓子,便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汇报。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沿海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交出了一份较为亮眼的答卷。全年Gdp达到了3.6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材料中的数据图表,手指轻轻点在关键数据上,“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我们对新兴产业的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产值增幅显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财政收入方面,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50亿元,同比增长7.5%。”

张长江继续说道,“这不仅保障了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的资金需求,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在税收结构上,我们欣喜地看到,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贡献占比持续提升,这说明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汇报过程中,张长江还特别提到了几个重点项目。

“华伟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全球总部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同时,我们大力推进的‘智慧港口’建设,使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进一步巩固了沿海市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

徐雨萌认真倾听,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偶尔也会打断提问:

“长江,在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张长江早有准备,立即回应:“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为此,我们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设立了专项人才基金,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创新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研发费用给予税收优惠,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

张长江汇报完毕,徐雨萌放下笔,思索片刻后说道:“沿海市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问题。虽然经济总量领先,但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沿海市与北部山区的合作还不够紧密,没有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下一步,要围绕省委的整体部署,在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区域协同等方面多下功夫,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突破,另外,作为你自己也要筑牢防线,反腐倡廉。”

张长江认真点头,“徐书记说得对,我们一定认真落实省委要求,补齐短板,争取为全省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作为我自己,大话我就不说了,我一定夙夜在公,守住自己的底线,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没有对沿海市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徐雨萌也不好说太多。

张长江作为第一次来向省委书记汇报工作,更多的是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对她工作上的支持,他能有这样的表态就已经很不错了。

“好,长江同志,我相信你。沿海市不但要做大力发展经济的典范,在打造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打造一支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干部队伍,大力提拔一批年轻有为,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

“书记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张长江郑重其事的说。

有满意的自然就有不满意的。

下一个进来汇报的,是光远市委书记郑少军。

郑少军进来后,规规矩矩的坐在了徐雨萌的对面,就光远市的工作重点进行汇报。

光远位于河东省的北部山区,紧邻西江南部,Gdp总量在河东省位于末位,经济发展尤其缓慢。

等郑少军汇报完毕后,徐雨萌突然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少军同志,沿海市和羊州市产业升级,大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西江、春江等中部省份,其实,这对于光远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什么同一省份的光远市没能承接住这一次的产业转移?而让这些企业舍近求远,去了更远的西江和春江?”

这个问题不可谓不尖锐。

郑少军有些没有想到,今天第一次汇报工作,书记会提出如此尖锐的问题!

郑少军的后背瞬间绷直,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伸手扶了扶眼镜:

“徐书记,这事其实有客观难处。光远市地处山区,交通路网远不如沿海和中部城市便利,即便企业有心转移,光是原材料和成品运输成本就比西江、春江高出一大截。”

“通往光远的高速仅有一条双向两车道,货运车辆通行效率极低,铁路运输更是常年运力饱和。”

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说这说那是徐雨萌最反感的!

她正想说话,哪知道郑少军不等徐雨萌开口,又加快语速补充:“再者,咱们北部山区的配套产业基础太薄弱。沿海转移的企业多是电子组装、纺织加工这类产业,需要上下游供应链紧密配合。可光远连最基础的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屈指可数,企业来了根本‘转’不起来。”

说到这,他轻叹一声,“那些企业只看重短期效益,根本不愿意花时间和资金来培育地方配套,宁可多花运费跑去西江。”

郑少军挺了挺腰板,脸上浮现无奈神色:“还有人才流失问题也十分严重。年轻劳动力都往沿海跑,本地留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就算企业入驻,也很难招到熟练工人。我们也尝试出台了土地优惠、税收减免政策,但企业更在意产业生态和市场前景,这些政策对他们吸引力有限。”

他双手摊开,语气里带着几分委屈,“说到底,光远底子太薄,想要承接产业转移,仅凭我们自身力量,实在是有心无力。”

末了,他微微低头,声音放轻:“徐书记,我们也知道产业转移是难得的机遇,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远的先天条件确实不占优势。希望省委能多给北部山区一些政策倾斜,帮我们把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做起来,不然下次再有机会,恐怕还是留不住企业。”

额.......徐雨萌有些无语了。

有当场想要撤掉他这个市委书记的冲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12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