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官人官色

作者:卷帘西风666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55章 世界没有真相

书名:官人官色 作者:卷帘西风666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6

无论是身居高位的陆子鸣和吴慎之,还是手握实权的顾焕州和李光旭,他们的立场、观点、目的从来就没有真正统一过,说是各怀鬼胎也不为过,这场较量从开始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只不过,这种不确定对上述这些人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所以,无论出现什么结果,只需要对规则进行适当的修改即可。

制定规则的人,是不需要遵守规则的。

陈思远和姚启超虽然没有制定规则的权力,但他们凭借着手中的掌握的资本,可以左右规则的制定,让规则最大限度的有利于自己,不确定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但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王大伟和林海的境遇就完全不同了。他们的命运从来就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甚至哪怕是在己方阵营最终获胜的情况下,都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在波诡云谲的权力斗争中,永远不知道意外何时从天而降,他们可能因规则受益,也可能被规则绞杀。

放眼天下,有多少小人物拼搏了终生,最后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眼睁睁看着别人辉煌,而自己却籍籍无名。事实上,这已经算是好结局了。

在大功告成之际,被无情放弃也不在少数,所谓大局观,说穿了,就是小人物为大人物做出牺牲的过程。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

在这场风波之中,任兆南是第一个殉难者,从大名鼎鼎的全省首富、明星企业家到黑老大,也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那下一个殉难者会是谁呢?

在此役中冲锋在前,风光无限的王大伟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将成为那个倒霉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才要把事情闹大,闹出人命,闹到天下皆知,闹到舆情沸腾。

他几乎做到了,通过对张晓亮的调查和释放丙哥,将矛盾的中心重新聚焦在了林海身上,同时,他暗中锁定了余红旗,只待这个冷血杀手行动,他便来个一网打尽。

也许有人会问,王大伟不过是警察而已,即便现在当上了省厅副厅长,在真正的权贵面前也不值一提,他哪里来这么大的胆量和能力呢?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太幼稚了。

王大伟的背后,其实是站着顾焕州的。

顾焕州对吴慎之的恨,与陆吴之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在这场斗争中,顾焕州不愿接受任何妥协,说得具体点,他不仅想要吴慎之的权,甚至还想要他的命!

于是,顾焕州和王大伟出于不同的目的,却选择了同一个结果。有了顾焕州的默许和支持,王大伟自然如虎添翼,他挖好了陷阱,布置妥当了机关,只等余红旗一脚踩进去了。

作为利益链条的最末端,负案在逃十五年之久的余红旗,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一个可以左右局势的关键人物,只是谁也没想到,他确实左右了局势,但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

余红旗,64年生人,在动荡的年代中长大,从小就好勇斗狠,八十年代初期,就是当地社会上的着名狠角色了。

与扁头一样,他也属于那种反社会人格类型,对法律和国家机器有着天生的藐视和仇恨。

由于心狠手辣,冷酷无情,二十几岁的余红旗就背负重案,常年漂泊在外,长期的逃亡生涯,让他对警察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和仇视。

八十年代末,他自感在家乡很难混下去了,于是便动了南下的念头,为了在异地他乡可以生存,他决定搞一支枪。

最终,他把目标锁定了一名乡镇派出所的副所长。

在一个深夜,他埋伏在副所长下班回家的路上,趁其不备,突然发动了袭击,将人杀害后,从身上抢走了五四式手枪一把和七发子弹。

由于是异地作案,加之当年的刑侦技术手段落后,这起案件始终没有任何线索,至今仍旧是一起悬案。

身上有了硬通货,胆气自然壮了许多。很快他就登上的南下的列车,并在车厢里邂逅了怀揣梦想的陈思远。

当年的珠三角地区,是国内改革开放的窗口地区,每天都有大量的打工者涌入,治安非常比较混乱,为了加强管理,治安联防和收容所便应运而生。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上述两个新生事物,最终却演变成了诸多打工者的噩梦。

那时候,只要没有暂住证,一旦被联防队员抓住,随即送往收容所强制劳动,劳动结束后往往会被遣送回原籍,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仅东莞的樟木头收容所,就总计遣返过上百万人次。推而广之,数量真是大的惊人。

对余红旗这样的负案在逃人员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联防队员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发现外地人,立刻进行盘查和抓捕。

余红旗仗着敏锐的嗅觉,多次逃脱,但也有一次被堵了个正着,情急之下,他只能拔出枪来,这才将联防队员吓退。

他意识到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便连夜逃亡,偷越国境,去了香港,此后辗转东南亚各地,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丙哥。

作为老牌情报人员,丙哥一眼便看出余红旗是个狠人,他深知这种人在关键时刻会派上大用处,于是便将余红旗收留了下来。

余在东南亚为丙哥做过很多脏活,渐渐的引起了当地警方的注意,丙哥出于无奈,便想将其送回国内藏匿,但苦于没有什么好的途径。

一天下午,丙哥突然发现余红旗盯着一份国内的晚报出神,便追问是怎么回事,余红旗指着晚报上的一组照片说,认识这个器宇不凡的企业家。

那个人就是陈思远,当年已经在商界小有名气了。

情报人员最擅长的就是揣摩别人的心思了,丙哥听了余红旗讲述的邂逅经历之后,心中立刻就有了主意。

于是,在丙哥的安排下,余红旗潜回国内,主动找到了陈思远,陈思远也真就接纳了他,并主动为其提供了庇护。

这个世界上没有真相,你所看到的,永远是别人让你看到的,即便是陈思远这样的成功人士,也不能例外。

陈思远始终认为,如果没有他,走投无路的余红旗早就被警察抓了,所以,这个人就等于是他豢养的死士,殊不知,所有这些都是丙哥一手策划好的。

成功男人都是非常自信的,陈思远就是如此,他的自信,已经到了觉得可以掌控一切的程度。可事实却是,他所谓成功仅仅在某个领域内取得的成就罢了,在不熟悉的行业里,他也不过是个小白,被人卖了,还美滋滋的替人家点钱呢。

如果他知道了这些,就能听懂余红旗的那句话了。

“这十多年,我最后悔认识的就是他,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干掉他的。”余红旗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是看着陈思远的。

陈思远并没有察觉到对方目光中的杀意,他还笑着解释道:那你恐怕得去美国了,丙哥被驱逐出境,短期内不会再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78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