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官人官色

作者:卷帘西风666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88章 真是怕啥来啥啊

书名:官人官色 作者:卷帘西风666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6

于振清听罢,却淡淡一笑:“那就注定会是一场艰苦的谈判,就算我们有决心,但矿区的老百姓未必有耐心呀。”

这确实是个问题。

林海想了想,又问:“李书记说,市财政近期能够挤出两个亿来,我们能否拿这两个亿,先让柳杖子矿活起来呢?”

于振清听罢,苦笑着说道:“看来,你对大型工业企业确实缺乏足够的认知啊,两个亿,你觉得很多嘛?但对制造业和矿产企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向柳杖子矿这个规模的企业,即便是想复工复产,两个亿都未必够,如果想要技术和产业升级的话,至少十个亿起步。企业都是重资产,随便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设备,搞不好就是百万起步,几千万扔进去,连个响都听不到,前期投入非常巨大的。”

这确实是林海的薄弱之处。事实上,也正是通过盘活柳杖子矿这种实战案例,让他对大型工业企业有了更加深入了了解,为他未来的执政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永远是重头戏,在我们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再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也无法替代工业的地位。就连目前拉动城市经济的地产行业,也必须依托制造业的进步,否则,设备从哪里来,原材料又从哪里来呢?

抚川也好,东辽也罢,都曾经是共和国的工业基地,只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很多老企业纷纷退出了市场,而大部分地方官员又只看重眼前的政绩,忽略了未来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崽卖爷田的局面。

事实上,林海现在的所作所为,也并非有什么远见,其实都是被动的。

如果不是提前从秦岭那里得到了消息,他也觉得把破旧不堪,技术落后的柳杖子矿卖掉,并没什么不妥,毕竟,既解决了职工拖欠的工资,还能换取漂亮的Gdp数据,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他做梦都没想到,在这里,他遇到了政治生涯中的第二个关键人物。

顺便说一下,在林海之前的政治生涯中,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李慧,而是黄岭县委书记杨怀远。

正是杨怀远的一纸命令,才让林海这个常年在办公室里写材料的年轻人走出了机关,从而改变了人生轨迹,没有那次看似提拔的发配,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

而于振清则是第二个关键人物。

这个被李光旭打压了十多年,始终郁郁不得志的学者型干部,凭着多年以来对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敏锐的意识到了国民经济的未来走向,也预判到了国家加大对制造业投入的政策性改变。通过在柳杖子矿资产重组中的出色表现,对林海的执政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这一切也要归功于这位大哥一根筋的性格。

从始至终,于振清在政治上都不怎么成熟,实事求是的讲,他不适合当领导干部,更适合搞学术研究,正是这些特点,导致了他在工作中极度固执和跟不上潮流。

事实最终证明,大家都在做的事情,未必一定是正确的。

不过此时此刻,林海并没意识到这点,在他心目中,于振清还是过于保守和固执了。

略微沉吟片刻,他试探着说道:“顾书记看过你的方案之后,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政策性贷款和租赁融资等手段,运作起来都非常复杂,而且,还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而吸引中夏集团这样的大资本进入,无疑是最保险也是最有效的,尤其是现在,我们还面临着接待领导视察的意外情况,所以,我还是觉得,可以跟中夏方面接触下,至少可以看看对方的态度嘛。”

于振清叹了口气:“李光旭主政这十多年,抚川的工业家底,让他败的差不多了,所有人只看到了眼前的成绩,却没人关注潜在的危机,柳杖子矿,算是为数不多能挺到今天的了,再卖下去,抚川就只剩下裤衩子了!”

“没那么严重吧。”林海笑着道。

“你来的时间短,对抚川的经济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这十年的高速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抚川都快被掏空了。”于振清说道:“算了,跟你说这些也没用,我刚刚就说过了,我是个无论吃多少亏都不长记性的主儿,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是撞上南墙也不回头,还是那句话,我坚决不同意中夏集团的介入,除非李光旭把我撤下来,否则,我会坚持到底。”

林海哭笑不得:“我真服了,你自己也说了,现在的柳杖子矿就是个火药桶,下周姚副主任就要来视察调研了,真要出了问题,你能负得起责任吗?”

“就算他不来,柳杖子矿业随时可能爆发事端。”于振清说道。

“既然如此,为啥不想办法杜绝此种情况的发生呢?”

于振清想了想:“从现在开始,我就在矿区办公了,只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并做出个样子来,老百姓还是能理解的,为啥非要想着卖呢?对了,小林啊,我也建议你去矿区走走,看看大家都怎么过日子的,原来几千人的大企业,现在怎么就混成这个样子了呢?当然,你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我不怕挨骂,而且,我确实愧对矿区的职工们,骂我两句也是应该的,但现在的问题是不能出事啊!如果群众能保持稳定,就算骂我八辈祖宗也无所谓呀。”林海说道。

话音刚落,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他连忙接了起来。

“您好,林副市长,我是市委办公室的赵阳。”

“嗯,什么事。”

“是这样的,刚刚接到省委的通知,姚副主任在抚川调研期间的日程安排已经确定了,我们把具体材料传真过去了,李书记指示,请您按照日程及时制定安保计划。”

“我知道了。”林海说道。

这边刚刚挂断电话,办公室的门就被敲了几下,他喊了声进来,值班秘书便拿着份材料走了进来。

“林副市长,这是市委刚刚传真过来的,请您签阅。”值班秘书说道。

林海拿起笔来签上了名字,把文件打开一看,脑袋不由得嗡的一声。

“真是怕啥来啥啊!”他苦笑着道:“姚副主任要去柳杖子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6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