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05章 没有阵型的阵形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这是自从冷锋发兵金铃关以来,蒙古人的军队第一次主动出城作战。

之前达哈高派兵偷营的行为都没有这么猛的,这倒不是说这些蒙古士兵就是真的猛士,而是他们已经走投无路。

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他们往前冲,还是往后撤退,都躲避不了被炮火轰击的下场。

“停止开炮!”

冷锋这边的炮兵立刻得到命令,并没有对着冲出来的这些蒙古士兵继续开炮。

与此同时,洪一军和洪二军的十七万大军开始发动了冲锋。

一道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先头部队立刻冲了上去。

这支部队是袁同战的军团,之前在面对金刀门的那些匪徒挑衅的时候,就是他们出面解决的。

在这一次的行动之中,袁同战的军团就是前锋部队,所有的战斗都有他们的身影。

从城门处冲出来的蒙古士兵只有两三千人,袁同战根本就没有将对方放在眼里。他所带领的军队虽然不是冷锋麾下的军团之中实力最强的,但是在枪械的使用方面却是最厉害的。

这支部队之中的士兵大多数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都是基本操作。

以自己这边一万人的规模,面对两三千手持冷兵器的蒙古士兵,在袁同战看来,也就是一轮齐射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结果和袁同战所预计的完全相同,他们这边的万人军团已经练成了在运动之中开枪作战的能力。虽然不如阵地战时的效果好,但是也能够在这种大规模的军团作战当中歼灭敌人。

那些刚刚冲出城门的蒙古士兵,并没有再听到那轰隆隆的炮声,心中那种压抑的感觉猛然一松。

不过,还没有等他们喘口气来,就看到了迎面冲过来的军队。

这支军队的阵型和他们所熟悉的两种对垒时的冲锋阵型完全不同,根本没有那种严格的阵型和气势。

蒙古人之所以号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主要的就是他们极为擅长运动战的阵型。

这类阵型对于骑兵来说有着巨大的优势,他们可以根据骑兵速度快捷,动作灵活的优势进行快速穿插或者围歼敌人。

南方朝廷和蒙古人正好相反,他们和冷锋的军队一样,都是以步兵为主。

在这些蒙古士兵的眼中,冷锋的部队也应该是和朝廷的军队一样,在冲锋的时候,经常使用的就是鱼鳞阵。

这种阵型就像鱼鳞一般层层叠叠,紧密有序。中间的士兵犹如鱼的主干,他们是整个阵型的核心力量,多为重装步兵,手持长矛、大刀等长兵器,身披重甲,行动虽略显迟缓却坚如磐石。

外围的士兵则像鱼鳞般灵活分布,他们以轻装步兵和弓箭手为主。轻装步兵手持短兵器,用于保护弓箭手并在敌人靠近时进行近战防御。

弓箭手则将箭矢指向敌方,一旦开战,漫天箭雨就会从阵型中飞出,恰似鱼群中跃出的利刺,给予敌人以远距离的杀伤。这样的鱼鳞阵进可攻,退可守,各部分紧密配合,宛如一个精密的战争机器。

以往南方朝廷的军队和蒙古人进行冲锋作战时,基本上都是摆出这种阵型。

除了鱼鳞阵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方阵。

这是冷兵器作时常用的阵型,也就是最稳妥的阵型。士兵们整齐划一地排列,横向与纵向的队列如同棋盘上的格子一样规整。

方阵的前排士兵,往往装备着巨大的盾牌,那盾牌如同移动的城墙。当数百个这样的大盾紧密连接起来时,就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能够抵挡敌方骑兵的冲锋和箭矢的攒射。

士兵手持长枪,长枪林立,使整个方阵看起来就像一只长满尖刺的巨兽。

后方的士兵则可以根据战斗情况,随时填补前排的空缺,保持阵型的完整。

一般情况下,万人以上的军队基本上都会摆出这种冲锋阵型。可是冷锋麾下的军队在冲锋的时候,可没有摆出这种阵型,看上去显得更加的分散。

一万名先头部队分散开来,看上去人似乎到处都是人,不过却看不出来有那种散漫的样子。

虽然没有大规模集结成阵型时的那种压迫感,但是在气势上显得更加强大。

两军对垒之时,一方军队的气势往往能让对手未战先怯。蒙古人的军队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在气势上往往都能够压制住对手。

不过气势也不完全取决于人数的多少,有时候一支人数较少但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军队,也能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势。

冷锋在训练军队时,也是很注重这方面的。

不过真正的气势那是在真枪实弹之中磨练出来的,没有经过多次的生死之战,是培养不出来这种气势的。

此时的双方对垒之中,蒙古人的两三千士兵所展现出来的,就是那种无情畏生死,一往无前的气势。虽然只有两三千人,但是他们也敢面对十几万人发起冲锋。

仅仅是这份气势,就不是其他的军队所能够抗衡的,哪怕是冷锋的军队也不行。

毕竟人家蒙古人的军队是多次战斗之中磨炼出来的,除了战斗经验和实力之外,还有那种独属于他们的骄傲。

冷锋的军队虽然也不错,面气势上面不弱于蒙古人,但是在这种气势仅仅是一腔热血,还缺少一种叫作军魂的东西。

不可否认,冷锋的军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是此时面对这两二千蒙古士兵,如果没有人数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是比不过对方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因素,就是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这两三千名蒙古士兵是被逼到了绝境,如果不冲出来的话,那也是死。冲出来和敌人交战,哪怕是死在敌人的手上,也总比连敌人的面都没有见着就死了要好看些。

说不怕死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都是肉长的,也都是娘生爹养的,又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说也得给自己的死找一个光荣的理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613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