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马伏山纪事

作者:美知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章 卧薪尝胆

书名:马伏山纪事 作者:美知 字数:0 更新时间:07-23 10:52

古语曰: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目前交往的这两个姑娘,颜艳和贾英,都是初中文化,从才学说,可谓无才,可她们对我基本算作有意,有情,还有些痴情。如果把贾英的二妹秀儿算起,就是三人,她也表露出那个意思,再扯远点,再把王家坝老同学的堂妹王娟姑娘算起就是四个,两个高中生,算半个才。我对她们四个女子中真正有意的,或是好听一个词叫一见钟情的,还是秀儿姑娘,只是因为先看见她大姐贾英,这就不方便在两个中吃夹生饭,所以,要快刀斩乱麻。

谁曾想到,来此铁钉中学不久,偏偏遇上了颜艳姑娘,整得我一波未平,一泼又起。除了工作关系,我私下跟老师们接触不多,尤其是女青年更少,暂时还没有遇到让我心仪的对象。加上到了这高完中,教高中的大多是本科大学生,我一个专科毕业生,本科还在学第一学年,顶多就是个专科+,对那些学历高的,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不能有过多奢望。再扩展一下视野,要是到社会上去认识,信息资源就更缺乏了。我举个例子吧,在学校有个与我一个师范院校毕业的冷老师,学的物理专业,老家是马伏山一个邻村的,在高山顶上居住,以前不认识,来后听说我也是清流乡的,便主动跟我认识了,还叫我在教导处多关照。我还说还是一般干事,有什么能力能够关照。他却说县官不如现管。我听罗老师,别看是还是很厉害的,专科生才来是教初中物理的,可过三年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今年开始教高中物理。这还不稀奇,他居然把英语的六级过了,准备要报考硕士研究生,你说,他厉害不厉害呀?

我好奇地问:冷老师怎么就这样好学呢?哪里来的动力让他产生了靠研究生呢?

老罗说了,这就得从冷老师认识的街上一个个体户袁姑娘算起。冷老师名叫冷江山,家里很贫困,为了他读书,把山林里的大小树木都卖了,家里还是住的老瓦房。他本想在街上找一个开面馆的个体户女儿,就可以把经济搞活一点。那位袁姑娘还是他初中教过的,毕业后就在国道主公路边低下十几步石梯的面馆,被称为窝窝店的小馆子。她年方十八,身材高,白白胖胖的,笑起来特别迷人。冷老师在班里特别看好袁媛姑娘,可她偏偏物理成绩最差。冷老师想跟她开小灶,把物理学科补一下,这样把平均分扯起来,才能够考上高中,她却总是说听不懂,冷老师也有点失去信心。

估计冷老师还有个想法,跟小袁补课就是想接近她,增进感情,她却因人小懂不起。

好在她毕业回家待业之际,先学起煮面食。她穿得干干净净的,爱打扮自己,人也长得漂亮,尤其是她是以丰满性感为特色的美丽动人,刚好就合乎冷老师的胃口。这冷老师也是够痴情的 ,学校教师食堂的包子馒头也不愿意就地取材,偏偏要上街到窝窝店吃小面。

一来二往的,冷老师以为时机成熟了,便发起攻势。可自己胆子小,便请求我们教务处的**事的女婿,也是学校教数学的李老师,他们在街上与袁家是邻居,叫他介绍。他基本上认为,我既是女子以前的老师,还是大学毕业生,她一定会同意的。等啊等啊,一等就是好几天。这个老李怎么回事,这么近,怎么就弄不出的结果呢?

不是没有结果,是这是结果太意外,太让人失望了。他不敢告诉冷老师。当冷老师知道了结果后,几乎失眠。袁媛姑娘没有回绝之意,她还是认为冷老师很能干,也很上进,可以交往。可袁家父母怎么说呢,一般都猜想不到。他们说:找那穷教师有什么好的,工资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别说他还带了弟弟妹妹一家三张嘴巴吃饭,家里还穷得叮当响。就说他有知识,有什么用,再多的知识还能当饭吃吗?我家闺女还不如在铁路上火车站找个工人强,比那穷教师好一百倍,不相信,等着瞧。

不说他袁家说话太损人,但是,他也太把教师不放在眼里了。八十年代早期,教师地位确实不怎么样,可已经是国家设立了教师节第一个年头呀?怎么就没有看见国家在开始尊师重教哇。冷老师也是有志气的青年,他从听到这回绝的结果后,起先是气愤,然后是痛苦,最后是觉醒。这一棒,把他打懵了。知识分子的优点是什么,就是善于总结与反思呀?

一棒敲醒梦中人。他发誓:我要考研,考起了,出人头地,考不起,不结婚,打光棍,永不后悔。冷老师在跟自己下赌注,赌赢了,前程似锦,赌输了,一败涂地。

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决心有多大,而在于行动力有多强。冷江山这个名字起得好,有长江一样的气势磅礴,涛涛江水,奔流不息;有马伏山一样的巍巍壮观,傲然挺立。他勤奋好学,工学兼顾,可谓学校全体老师的榜样。特别是他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发扬古人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好学精神,硬是把一道道难关攻克下来,第一次参加重庆大学研究生考试前,请我陪同他去拜访了重庆大学的著名研究生导师罗教授夫妇。

记得那是一个国庆节假期,我们先在火车站罗教授的女儿罗美女那里要来了家庭地址后,乘火车直达大山城,转公交车进入重大校园。这宽阔的校园比我当时的专科学校大好多倍,好气派。我们到了罗教授家,带了点山里的土特产,不成敬意。可接待我们的罗教授夫人,也是教授,还把我们批评了:山区教师工资本来就低,还要买书,买资料,经济不宽裕,我们都是老教授了,工资高,女儿也在铁路上工作,收入不低,不能让你们破费,以后不要带什么东西,来就是,再带东西,我就不接待了。罗母把我们批评了,都有些不好意思。

冷老师红着脸说:我们第一次来,买点小礼物,就当见面礼,下不为例。我很多东西都不懂,以后会经常打搅你们,真是不好意思。

罗母说:有什么不好意思呀,你考上研究生就是罗教授的学生了,都将成为师生关系了,那不就好比是一家人吗?

罗母还叫我们安安心心坐下来,就不要说走的话,就在家里吃中午饭,等罗教授工作忙完了,就过来跟你谈专业方面的事。他现在是你的指导老师,都听听他的意见,对你有好处,他都带了二十多年研究生了,博士和硕士都好多届,你听了少走弯路。

罗母做饭,我们就坐下来等待。冷老师把书拿出来学习,我也带了一本书,是中文本科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一起学习,时间就过得好快。

吃饭时间到了,罗教授也按时回家了,我们一起吃饭。博导那气质就是不一样,器宇轩昂,说话带磁性,洪亮的声音,语速不快不慢,在饭桌上,边吃边聊。他跟冷老师讲考研的重点难点内容及注意事项,让冷老师听得入了神。专业的事情我不懂,就没有太在意。我吃了一碗饭后,就准备放碗了,其实还没有吃够,迫于面子,就拘束地停止进食了。

没有想到,罗母说,再去加一碗饭,这是计划好了,的,一共六碗饭,年轻人每人两碗,老年人一人一碗。我们家就不存在剩饭剩菜,一顿就是一顿的,这样讲卫生,又不浪费。罗母叫这为科学吃饭。我们最后,就是把饭吃完了,锅里颗粒不剩,桌上摆起的每个盘子也是清盘了,那个时候就坚持做到光盘行动,真是超前哪。这就是教授之家,高知之家,不同凡响。

教授夫妇和蔼可亲,对人真诚厚道,不虚伪,不夸张,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好实诚的专家学者,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临走时,罗母还叫我要早些把本科文凭拿到,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考研,哪怕考不上,曾经努力过,奋斗过,多年后不后悔。

我说实话了,就是因为以前在村小读初中时没有开英语,到区中学读高中只读了一学期的初中英语,老师就调进了县城,没有老师,我们就失去了学英语的机会。她也在那个教育被极度荒废的十年,虚度光阴,他们夫妇被落实了政策后才恢复了教育工作的,不能再耽误了时间了,好多工作都等着自己争分夺秒干下去,就连这国庆大假期间,罗教授都在加班工作。

罗母很看重冷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进去精神。她开玩笑说:要是自己那女儿要是没有出嫁成家的话,她都想把冷老师跟小罗姑娘介绍。看来,罗教授一家还真不是那个讲究门当户对,从长计议,只看重个人的前途,看重未来的发展空间。可敬可佩,她们是我打心眼里敬仰的高知前辈。

read_bo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9092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