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马伏山纪事

作者:美知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二章 棒打鸳鸯

书名:马伏山纪事 作者:美知 字数:0 更新时间:07-23 10:52

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武当对常娟老师爱得死去活来之时,常娟的父亲知道了。常娟在想,自己与武当还是在开展地下活动,根本就没有浮出水面,怎么就被老爸知道了呢?

常娟所在学校的校长与她老爸是大学同学,他将女儿托付给老同学,就是要让他好好关照。老一代知识分 子有个共同的毛病,就是清高,看不上那些技术工人,认为他们没有多多少树书,就学点专业技术,算不了啥子人才。拿校长来说,他觉得常娟不应该仅限于找个工人作为男朋友,太委屈她这个大美女。但自己又不好做主,便只好让常娟父母还阻拦他们继续发展下去。

老常老师得知大女儿与兵工厂的一名普通工作好上了,简直瞌睡都睡不着,跑到学校,要教训武当这位青年工人。晚上了,老常老师堵在常娟宿舍的门口,等武当出门。武当实在没有办法,就用室内的绳子绑在窗台钢条上,从三楼窗子上一手一手吊下来,悄悄溜走了。然后,常娟才打开房门,让父亲进入室内。常娟看见父亲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气势,有些心虚了。

父母的想法也没有错,这些外地人,我们都不了解他们的底细,就是想了解都十分困难,要是真有个什么变故,受害的是女儿,他不能把女儿的未来下赌注。他认为,一个工人,一个初中文化的青年人,怎么就可以把一个大学生捏到手,应该是有他的非常规的手段。这种人想起来可怕。

老爸有些不理解的质问常娟:学校那么多大学文化的,你不交往,偏偏要找个厂里的工人作男朋友,是啥子意思?是诚心气大人吗?你叫我们怎么放心,算了吧,还是调到我们身边,要我们看着你成家。

这老常老师还真有能量,没有多久,调文就出来了。常娟真就是回到了父母身边。那武当小子气得差点吐血。他抽空来过学校几次,都在远远地看着,而不敢靠近常老师的家,更不敢来亲近常娟老师。这就是棒打鸳鸯,无奈至极。老常老师看得来了这两个小邻居,偏重于将常娟托付给龙紫云,可常娟觉得人长得不帅,跟武当相比,人材差远了,加上还是农村出生的,家庭条件不好,本科也是自学拿到的文凭,于是怎么说她也没有答应。她还说,以后在这里,自己的婚事就不要父母操心。其实她还是没有忘记武当,说白了,就是没有死心。她从小就怕大人,便不敢明的跟那武当来往,暗暗的思恋,没有采取行动的勇气。

常娟拒绝了本校的龙紫云,也实实在在得罪了龙紫云老师了。我后来在想,为什么那晚上,龙紫云自己进屋去了,没有多余理睬常娟,反而冷江山还答了几句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说一千,道一万,冷江山要考研是爱情的刺激,是外部 的能量,而龙紫云考研同样是外部的刺激,就是遭到我那老同学常娟的拒绝,伤了面子,也要发愤努力,定下一个长远目标,考验,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让常娟看看,自己是不是那没有用,没有前途的青年。

我跟冷江山和龙紫云处久了,也受到熏陶,想不进取都不行。也想有所作为,可一时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怎么才能确定突破口呢?

按照冷老师的说法,可以来跟他们一起自学考研,但被我当场否定了。老冷问为什么,我说我高考英语只打了五分,折合一半就二点五分,那都是选择题乱勾的,瞎蒙得来的。我最后确定了方向,就是攻文学写作。我报考了春风文艺青年文学讲习所刊授一年,每月交一片习作,让专业老师辅导。我当时爱好诗歌,便报的是诗歌专项。这就确定了自己以后的奋斗目标,就是文学写作。记得跟我辅导的作家编辑代号叫21号讲师,字写得好有书法味儿,每次收到他那漂亮的文字,我都会激动好久。那21号讲师,对我特别关照与鼓励,这是我文学之路上第一位贵人,几十年过去,都都怀念他,哪怕不知道他是男还是女,是老还是少。有一次该交习作,却耽误了,便撒谎说自己出差太忙而没有上交,这就让21号讲师毫不留情面地批评了,说我借故撒谎,这是文学写作的大忌,希望以后不要再发生。我在下一次交习作时,把上次的补上了,得到讲师的表扬: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那两篇诗作《石榴花开》和《啊,黄桷兰》被列为优秀习作,被他们主办的诗刊刊载。我此时觉得自己与诗人距离越来越近,便订阅了《诗刊》和《星星诗刊》两本权威杂志,文学学习更上一层楼。

后来觉得不够,还报了北方文学专修班,就选了散文与小说专项,这样就拓展了自己的写作空间。之所以,后来连续在网络上发表散文和小说,不少篇目成为VIP作品,点击量上榜,跟那时的刊授学习写作有很大关系。在那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学习进步是我一直保持的平衡。

不停地阅读与写作,终于有所突破。文章开始发表,在当地县广播站,地区党报,省教育导报等刊登了自己的文章,小有斩获,也便小有名气。这极大地激发了自己的写作欲望。唯一感到困惑的是,成天关在学校里,阅历不够,见识有限。

在我们这所重点中学,还有一个人不得不重点介绍,他就是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老李,就是李坦主任,里。他是学中文的,是专科毕业生,文字功底不错,被誉为学校“一支笔”。他有一篇近三千字的文章居然在中国教育报头版发表,这简直在全县引起轰动,在教育界放了颗卫星。宣传、教育、团委都想把他这个难得的写作才子挖走。他后来青云直上,做到了苟富贵勿相忘,成了我事业上名副其实的贵人,成为了良师益友,终生难忘。

我进入铁钉以来,做专职教导干事,不讲课,做到少说多做,尽心保养嗓子,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喉咙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李主任身兼两职,还带了初中尖子班的语文课程,工作任务相当的重。他出差机会多,又不能让教学欠账,便请我帮她带一些语文课。我将学到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用于教学实践,快乐地工作。看起来是为学校工作,实际上就为老李松了担子。

我与老李住在同一层楼,相隔只有一间屋子,接触多。他结婚早,小孩有几岁了,每周回区公所那个小家看孩子。我去他家里都好几回。久后来,学校调来一位开明的向校长。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把职业教育抓得有声有色,风神水起。他来不久,学校生态一下就大变。办起了建筑,农经两个新专业,外加以前的畜牧专业共三个,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更多急需人才。后来,我建议办起了音乐舞蹈专业,让学校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变样,随着青年教师的急剧增加,学校工会还开设舞厅,每周末开办舞会,吸引了全镇远近的青年男女,前来聚会交友,原来没有谈朋友的也开始找到了另一半。

特别让我自豪的,按照李主任的倡议,让我牵头办起了《校园之声》广播节目,云梦文学社及校刊《开拓报》,在附近的铁钉寺山顶和后河岸边举办文友笔会,邀请李主任这个写手亲临指导。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各班所设通讯员积极投稿,我负责收稿编辑,每周一刊,这样调动了写手的积极性,为培养写作人才做出了贡献。在学生成长的同时,自己也不断成长与成熟。通过办理校刊,把学校的好事和办学成绩在地区和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把学校宣传出去后,声名远播。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自己。

不瞒说,自己在文学写作上有了进步,在学校的地位也提升不少,再不是以前那些中文本科生看不起的年轻人,而是具有一定特长的有志青年,文学爱好者。

再说那老师范毕业生向校长,对我也刮目相看了。他一来到学校,就听说我是马伏山北麓人家,便主动找到我谈心,问我有什么打算。很关心我,让我受宠若惊。我很感动,才问他老家是哪里。结果我们同是马伏山人。小时候,他也经常上马伏山顶大团堡下砍柴。他老家在南麓,就是山的那一面。

我们同是马伏山人,他关心我的成长,我支持他的工作,后来竟然成了忘年之交。每次放暑假和寒假他都要叫我跟他一道回县城,在他家吃饭后,留在县城玩一晚上,才回老家度假。要收假时,比如正月十五下午,先到他安置在一所小学的家中聚会,吃午饭后,再乘下午的班车回铁钉中学,都基本上形成了规矩。平时在放学后,还经常陪她转国道,一般都要经过那卡子湾,到达铁钉寺下,看一看远山与近水。

想起那些快乐时光,心里有说不出的留念与缠绵。

read_bo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846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