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01章 巧舌如簧

书名: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6

11月13日,晚上亥时3刻(21点45分),广州城外,大明皇帝的行营内。

“呵呵”

大明皇帝朱雍槺,瞥了一眼,口若悬河般的谋士金光,嘴角上翘,呵呵一笑。

心中暗道,当真是乱世出人才啊,一个小小的落第举人,恰逢时机,就能成为藩王巨头的心腹谋臣。

这个金光,就跟邹简臣、刘玄初、方献廷、龚铭等人一样,都是举人或秀才出身,逮着了机会,就能发光发亮。

金光说的没错,天启崇祯的二十年间,海州尚氏一族,为国捐躯了不少,也算是满门忠烈。

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朱雍槺对尚可喜的任何认同,逆贼就是逆贼,不忠不孝。

后世证明了,满清的3个三顺王和平西王吴三桂,这4个异姓藩王,就没一个是好东西,全是乱臣贼子。

三藩之乱的时候,率先起兵的是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州的尚可喜,也不能度之事外。

尚可喜的嫡长子尚之信,在紫禁城做了17年侍卫,在广州城毫无根基,为啥能软禁尚可喜,起兵响应吴三桂。

肯定是父子俩唱双簧,阴阳人尚可喜暗中默许,搞两面押注的鬼把戏,否则尚可喜的那些心腹大将,尚之信拿什么指挥?

“诸位臣工”

“有何看法?他说的是否属实?”

待金光说的差不多了,朱雍槺也懒得理会了,环顾四周,把这个皮球踢出去,让大家商量吧。

反正广州围死了,里面的清军就是砧板上的肥肉,明军想怎么剁都行,区别在于过程和结果,到底是清蒸还是红烧。

至于是否收尚可喜,朱雍槺也不眼馋他那丁点兵力,云贵川和缅甸,有一大堆苦哈哈出身的土司兵丁。

但是,是否接纳尚可喜,这关系到将来北伐的策略,是一路砍过去,还是打一部分,接纳一部分,这太重要了。

“回禀陛下”

“金先生说的,基本上都是属实”

“但是,尚可喜在辽东鹿岛,举岛军民降贼,也是事实”

左侧为首的吏部右侍郎胡璇,听到问话后,从容淡定的站出来,不偏不倚的回了一句。

他是崇祯七年的进士,经历过那一段风雨飘摇的历史,对当年的辽东战事,了解的比较多。

“回禀陛下”

“其父兄四人,战死沙场,是大明的忠臣志士”

“但是,尚可喜举岛投了满清,导致皮岛陷落,辽南明军再无藏身之处,是大奸贼,罪该万死”

站在第二位的礼部左侍郎扶纲,紧随其后,脸色愤慨,义正言辞的回了几句,但口气上,已经很不客气了。

“回禀陛下”

兵部右侍郎龚铭,第三个站出来,对着朱皇帝拱了拱手,然后死死盯着说客金光,脸色阴沉,厉声说道:

“尚氏一门,四人命丧疆场,算是死得其所,成全了忠烈之名”

“但是,尚可喜投靠满清以后,带着他的天助兵,四处攻杀明军,屠戮了无数的忠臣志士,平民百姓,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同行本是冤家,大家都是干谋士的活,肯定不能客气了。

更何况,他是大西军的骨干,李晋王的心腹谋士,跟平南王算是血仇了,这要是投过来,将来还是死敌仇敌。

“回禀陛下”

右侧为首的广国公贺九仪,早就忍不住了,立马接上龚铭,对着上面的皇帝拱手行礼。

然后气势一变,双眼一瞪,目光冷冽,死死盯着金光,恶狠狠的吼道:

“必须干死他,尚老狗,还有他的天助兵”

“陛下啊,整个广州城啊,一个活口都没留下,尸横累累”

“太残暴了,必须全部干掉,这帮孽畜,一个祸害都不能留,砍头剁首,剥皮萱草”

站在贺九仪的立场上,态度无比坚决,必须全部干掉这帮畜生。

首先,他是军方的人,得站在军方的立场上,砍人头才有战功啊。

其次,他是大西军的骨干,跟龚铭一样,非常反感降兵,特别是尚可喜这种军阀,其势力老树盘根啊。

一旦收降上万降兵,大明军队里,光头降将的势力,只会变的更加庞大,大西军旧将能分的蛋糕,必然更小。

“咚咚咚”

跪在地上的金光,听到老武夫贺九仪杀气腾腾的话后,肝胆俱裂,心里哇凉啊,赶紧磕了几个响头,开始大声辩解道:

“大明皇帝在上”

“这位将军说的有失偏颇,过于武断了”

“没错,尚将军和他的部下,是投靠了满清,有悖忠义,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念着大明”

“老夫想问一问诸位”

“当年在辽南,忠义无双的尚将军,还有孔有德,耿精忠,沈志祥等将领,为何要带着部下降清?”

“还不是督师蓟辽袁崇焕,阴险狡诈,罗列十二条重罪,擅杀皮岛毛总兵”

“以至于皮岛,乃至整个辽南,众将无首,军头林立,军队变的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可言”

“同时,皮岛又失去了朝廷的信任和支持,粮饷短缺,众将校和老百姓,为了活下去,最后相互残害攻伐,死的死,降的降”

“还有,直到那时候,身负国仇家恨,父兄家族死难的尚将军,依旧继续坚守鹿岛,不愿背信弃义”

“但是,新上任的皮岛总兵沈世魁,却不给这样的机会,一直寻找机会刁难迫害,甚至借用军议之名,想处死尚将军,兼并其部”

这个金光,当着大明皇帝的面,不敢质疑大明朝廷的不是,而是直指蓟辽督师袁崇焕,擅杀军阀毛文龙。

还有那个沈世魁,新官上任后,构陷同僚,打击清除异己。

一系列的变故,导致辽南军队失控,群龙无首,军阀遍地走,这些人为了活下去,只能自奔前程。

尚可喜父子,一直是毛文龙的心腹,失去了毛文龙庇护后,肯定也没好果子吃。

顿了一下,跪在地上的金光,挺直胸膛,看了看几个坚决反对的人,表情严肃的质问道:

“小人敢问诸位大人和将军”

“在那种绝望的环境下,尚将军能怎么办?麾下兵将军民上万人,总不至于去跳海吧”

“一个正常的人,身上背负着父兄四人的血仇,亲族几百人的血泪,那都是不共戴天之仇啊”

“如果不是被逼的走投无路,山穷水尽,谁又愿意投靠昔日的仇敌,对着满清鞑子跪地求降”

没错,这就是真正的明末清初,军头林立,礼崩乐坏,纲常沦丧,军头横行,武夫当道。

忠臣志士,都快死绝了,真正能活下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寡廉鲜耻,不忠不义之辈。

还有一点,归根结底,还是大明朝廷过于虚弱了,没了足够军力和财力,去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和仁义道德。

导致下面的军队,彻底失控了,一个个相互攻伐,兵为将有,变成了武夫大小军头。

“啊呸”

老武夫贺九仪,被金光喷的哑口无言,一肚子邪火,霍的一下站出来,瞪着牛眼子,怒指着金光,恶狠狠的吼道:

“你个酸腐玩意,强词夺理,投靠满清还有理是吧?”

“尚老狗,还有你们那些所谓的天助兵,干掉了几十万广州军民,还有理是吧?”

“你他娘的,信不信,老子现在就一刀剁了你,明日再杀进广州城,灭了你们这帮孽畜”

“啊呸,助纣为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狗东西,活该千刀万剐”

他是一个粗人,武夫杀胚,哪里说得过能言善辩的金光啊。

但是,贺九仪也是老狐狸一个了,专门盯着尚可喜降清和屠城,仅仅这两点,就够清算了。

说一千道一万,再多的委屈又怎么样呢,这世道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强者为尊的世道。

明末混战几十年,全是军头军阀武夫,一个个之前都是良民,都是为了活下去,才走上武夫道路。

但是,降清就不对,降清就该杀,关于这一点,贺九仪自认为没说错。

“咳咳”

坐在龙座上的朱雍槺,眼眸一聚,瞥了一眼贺九仪,再看了看扶纲,轻咳一声。

这他妈的,也有点过分了啊,这是御前会议,不是贺九仪的营帐,说归说,咆哮什么个意思?

还有,那个扶纲,身为礼部右侍郎,有人咆哮御前,怎么变成哑巴了,职责所在啊。

他娘的,都是一帮军阀武夫,派系林立啊,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咆哮朝廷,装聋作哑,共同打击异己。

“陛下恕罪”

“末将过于激动,失了礼仪,末将该死”

正是满脸愤慨的贺九仪,被朱皇帝的一声轻咳,吓得心肝一颤,立马闭上了嘴巴,转过身往地上一跪,大声请罪。

心中那个悔啊,怎么一下子就没把住门呢,好不容易能领兵打仗了,有点飘了啊。

“咕噜”

跪在地上,梗着脖子的金光,猛吞苦水,他怎么也猜不到,上面的大明皇帝,威武如此之高,威严如此之重。

一个小小的咳嗽,就让领头的大将,立马闭嘴,跪地求饶。

“咚咚咚”

这个金光,也很机灵,猛的转过头,继续磕头,大声求饶辩解道:

“大明皇帝在上”

“尚将军,还有那些兵将,失节投靠满清,犯下了死罪”

“但是,小人恭请陛下,能否念在满门忠烈,拼死杀敌的份上,饶过尚将军和其部下兵将”

“尚将军,悔恨交加,愿带着这些兵马,重新回到大明,杀敌立功赎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84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