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70章 反向移民

书名: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6

大明中华元年,二月十日,下午。

昆明,万寿宫,乾清宫,西暖阁。

“呵呵”

龙座上的朱皇帝,扫了几眼地上,呵呵一笑。

目光深邃,摇了摇头,并没理会程源和扶纲,这两个铁头娃。

“金侍郎”

“继续吧,说下去”

没错的,朝政大事要紧,明清两国,毕竟是争霸天下啊。

像礼部,御史这种,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的铁头娃,争辩下去,没有一丁点的意义。

“呼、、”

但是,狠辣的金光,并没有打算放手,更没有选择忍气吞声。

而是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目光坚定,看着上面的朱皇帝,大声说道:

“回禀陛下”

“程尚书,扶侍郎”

“还有诸位同僚,将军们”

顿了一下,又转过身,看了看地上的两个人,还有周围的同僚,继续说道:

“今天,在下金光”

“就想问一句,心里话”

“中南半岛,上缅甸,中缅甸,阿拉干”

“马六甲的旧港府,东南亚的占城府,还是不是大明的国土”

“如果是的话”

“那这些地盘上,所有的丁口人口,老弱妇孺,还是不是大明的子民,陛下的臣子”

“如果是的话”

“他们即便是土人,番外夷人,那也是活生生的人”

“只要能老老实实的耕种,纳粮缴税,那也是大明的功臣”

“更应该一视同仁,不分厚薄,平等对待,才能做到真正的长治久安”

、、、

说到最后的时候,这个狠辣的孤臣,已经是义愤填膺了,瞪着牛眼子,死死盯着程源。

没错的,彼之娘之,丢雷老母的狗玩意。

这帮大西南人,就是狗眼看人低,就是看不惯他们这些降臣。

处处为难刁难,每次都要搞事,恨不得一棍子锤死。

好在,最后发言的金光,早就想好了对策和理由,去反驳这帮西南狗。

是的,平时的金光,跟尚可喜一样,已经是很低调了,能不说话,就尽量装哑巴。

即便是,在皇宫大殿,或是上下朝的路上,也是低头走路,尽量不惹麻烦。

但是,他们这帮西南人,最近太狠了啊,逮谁咬谁,跟疯狗似的。

“咳咳、、”

眼看着,正在发飙的金光,脸色阴沉的朱皇帝,又要点燃新的一场内部争斗了。

大西南的扛把子张佐宸,老头子龚彝,连忙咳嗽,立马站出来,大声恭维道:

“对对对”

“金侍郎说的对”

“金侍郎说的在理”

“上中缅甸,旧港府,占城府,若开人,都是大明人”

“金侍郎说得好”

“大家都是明朝人,长治久安”

、、

没错的,自知理亏的他们,早就抱团取暖了,不想再被朱皇帝抓到小尾巴。

开玩笑,现在的降臣降将,江南的人才,越来越多了,虎视眈眈啊。

上面的朱皇帝,本来就是专横霸道,心狠手辣。

万一逮着了错,逮着了机会,又要继续撸人,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啊。

现在的中华王朝,已经被抢走那么多的关键位置,不能再出意外了,得小心谨慎点。

“哼”

但是,跪在地上的程大炮,却是不怎么领情。

继续挺直腰杆,梗着脖子,眼高过顶,鼻孔出气,冷哼几声。

心中大骂,一帮降臣光头将,没脸没皮子,寡廉鲜耻,毫无仁义道德底线的狗玩意。

“呵呵”

点到即止,老辣的金光,根本不在意地上的老炮筒程源。

面带笑容,目光平淡如水,呵呵一笑,对着张佐宸两人,拱手说道:

“张尚书”

“龚尚书”

“客气,客气、、”

没错的,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也不是傻子,更不会逮着不放。

降臣出身的金光,骤然被朱皇帝提拔到高位,本就是低调做人,玩命熬资历,更不想得罪大西派。

当然了,这要是被骑到了头上,被骑脸输出了,那就不好意思了,必须得反击,甚至是反杀。

“启禀陛下”

“三百年前,整个缅甸,就是大明的宣慰司”

“之前的元朝,也有过短暂的统治历史,只是太远了,无力管辖而已,只能放弃”

“还有唐朝的时候,这里的南诏国,也跟当时的骠国,也有过不少征伐争端和交集”

“所以说,缅甸人,在历史的长河里,跟中原天朝上国,渊源颇深啊”

“文化底蕴,生活习性,饮食习惯,都有不少共同点”

、、、

是的,缅甸国,在历史上,就跟中原天朝上国,有不少的渊源。

这个金光,现在提出来,用缅甸人,去填补四川的人力窟窿,当然要解释缅甸人。

他是告诉朱皇帝,缅甸人,跟中原人的文化习性,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唯有如此,将来搞移民的时候,进入四川的缅甸人,也更容易融入四川,出现少一点的波折。

“如今”

“上缅甸,中缅甸,已然是大明的固有国土”

“无论是缅甸人,土司土人,或是若开人,自然就是大明天朝人”

“刚才,龚尚书就说了,上缅甸,中缅甸就有300万人口,甚至更多”

“卑谬王的下缅甸,东吁王的兰纳地区,他们辖区内的人口,应该也不会少于200万”

“如果,加上隐户藏户,可能就更多了”

、、、

没错的,看地盘就知道,朱皇帝的大明王朝,侵占了一大半的缅甸国。

尤其是中缅甸,从阿瓦城,一直切到了良渊城,美德城,骑在卑谬和东吁的头顶上。

所以说,缅甸国的精华,中缅甸,几十个大城,平原地区,全被大明霸占了。

很自然的,缅甸国的产粮区,人口密集区,全是大明的盘中菜。

这也是为何,缅甸剩下的卑谬王,东吁王,即便心怀怨恨,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趴着,不敢反抗。

“微臣认为,缅甸人太多了”

“这个世道,就是如此,丁口只要一多起来,就难于管理,彻底驯化教养”

“陛下勇武,雄心壮志,去年就打下了,上缅甸和中缅甸”

“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整个缅甸行省,聚众闹事,结寨抵抗,甚是是小规模的起兵叛乱”

“最大的原因,还是丁口问题,缅甸人太多,咱们的人,又太少了,沧海一粟啊”

“诚然,朝廷的大军,可以留在缅甸,继续杀伐灭口,震慑那些桀骜不驯的缅甸人”

“但,这不是妥善之举,更不是长久之计”

“大明王朝,最大的敌人,还是满清鞑子,朝廷的精锐,不能一直拖在缅甸,这个藩国泥潭”

“同理,大明王朝,拿下这个缅甸,并不是为了泄恨杀人,更不是为了屠城灭种”

“这个缅甸行省,唯有真正稳定下来了”

“大明王朝,才能获得更多的粮饷,人力物力,才能抽出军队,放手大干,去完成更大战略目标”

、、、

没错,缅甸是一个国家,人太多了,动辄几百万,难于管理。

去年,五月份的时候,朱监国带着五六万精锐,打着营救朱由榔的旗号,出兵攻伐缅甸国。

到了八月底,强势霸道的朱监国,就吞了李定国的残兵,灭了缅甸的国都阿瓦城。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半年多,但缅甸行省,还是不稳定啊。

金光是兵部右侍郎,当然清楚缅甸的实际情况,大明军队,留在缅甸行省,就有4万多精锐。

下面的阿拉干,也足足有3万精兵,随时可北上,支援攻伐镇压缅甸的叛乱。

之所以,留了7万大军,就是因为缅甸不稳定,下面的东吁王和卑谬王,也不老实。

因此,缅甸人太多,大明的官员,基层官吏和老百姓,又太少了。

即便是有足够多的军队,缅甸行省,也很难管理。

进而出现,时不时的,来上一出反叛动乱,耗费大明的国力。

同样,这也是告诉朱皇帝,当初打下缅甸,并不是为了灭国灭族灭口。

真正的目标,是为了增强大明的国力,而不是大明的军队,拖在东南亚的泥潭,浪费国力。

“如今”

“缅甸行省,沃土千里,良田人丁几百万”

“它已然是大明的固有故土,为了长治久安,奠定大明在缅甸统治的根基”

“微臣恭请陛下,立即开启大移民,反向移民四川行省”

“少则五十万,多则上百万,用天量的缅甸人,去填充四川的人口窟窿”

“反向移民,可一举数得”

“既能快速有效的,彻底稳定缅甸局势,又能再打造出,一个大明的天府之国”

“如此下来,不出三年时间”

“大明王朝,等同于拥有两个天府之国,一个是缅甸行省,一个是四川行省”

“到时候,大明王朝,是要人有人,要粮饷有粮饷,国力更上一层楼”

“即便是面对,五六千万的满清鞑子,本朝照样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

噼里啪啦的一大堆,今天的金光,也算是露脸出彩了。

这就是谋士的作用,平时收集情报,东南亚各国的局势,关键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同样,金光是最后一个发言的,思考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这不,一个反向移民,就同时解决了两个大麻烦,困扰大明王朝的顽疾恶瘤。

上缅甸,中缅甸,缅甸人,土司土人,太多了,桀骜不驯,难于管理,经常搞事情。

四川行省,地理条件优越,雨水丰润,空有上千万的良田,却是缺失大量的人口丁口。

于是乎,把过多的缅甸人,反向移民到四川省,等同于,一次性解决了两个老大难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3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