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029章 劝降祖永烈(上)

书名: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作者:孤不是玄德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6

大江南,苏州满城,拙政园,将军府,偌大的会客厅。

老武夫吴三风,祖永烈,幕僚李成益,年轻将领祖承旺,还在继续交谈叙旧中。

“咳咳”

眼看着,交流的差不多了,右侧的吴三风,环顾几人,轻咳了两声。

再猛的站起来,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钢牙一咬,郑重的开口说道:

“永烈”

“李先生”

“怎么样,考虑的如何?”

“跟老叔走吧,做真正的华夏汉人,大明朝廷的正统将军”

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想看一看他们的反应。

是的,上门谈了一个时辰了,也到了决断,正式摊牌的时候。

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不该说的,老狐狸肯定不会再说了。

“呃、、”

听到如此直白的劝说,祖永烈脸色微变,头皮发麻。

左顾右盼,看了看自己的幕僚和义子,支支吾吾的,硬是回不了一个字。

太直接了啊,即便是有心理准备。

深更半夜,遮头盖脸,夜猫子上门,肯定没啥好事,听了那么多,更清楚吴三风的目标。

“呵呵”

半晌后,看着低头不语的祖永烈,硬是不回话。

老辣的吴三风,呵呵一笑,心中暗道,没有直接拒绝就行,希望不小的。

于是,内心窃喜的他,打算增加筹码,继续开口说道:

“跟你们,再说几句吧”

“启华,应麒,跟了老夫南下,投靠了陛下和吴妃”

“如今,他入职了陛下的亲军,是陛下的贴身侍卫大将”

“非但如此”

“当初在磨盘山,夏国相,夏龙山,王辅臣,高得捷和王屏藩等人”

“还有,去年,跟随老夫南下的上千家丁,也有十几个大将”

“现在,他们都入了军营,成为陛下的领兵大将,领兵上千,或是几千精锐”

“不出意外的话”

“这个应麒啊,将来肯定也是王侯将相,前程似锦”

“现在的广陵公,身在西安的应熊,肯定也比不上他弟弟”

、、、

他口中的吴启华,也就是吴应麒。

小时候,吴应麒的生母,死的太早,不受嫡母张氏待见。

于是,这个不幸的家伙,就过继给吴三风做儿子,改名为吴启华,同时也能掩人耳目。

没错,这也是吴三风,大力支持南下,投靠大明皇帝的原因之一。

甲申天变,失去子女家眷的吴三风,吴应麒就是他的亲儿子。

如果是继续待在西安,上面有嫡长子吴应熊,吴应麒一辈子也别想出头,啥好事都轮不上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泼天富贵啊。

大明后宫有人,军队里也有一大堆将校,朝内的势力,完全不弱于吴应熊。

将来的成就,家族的兴旺,很明显,也不会低于吴应熊啊。

“咦??”

听到这里,老杀胚祖永烈,瞬间就有了反应。

眼眸凝聚,猛的抬起头,带着一丝质疑的目光,沉声反问道:

“还有兵权??”

“他们自己能说了算?”

是的,武夫出身的他,什么都可以没有,兵权必须得有,那是刀把子武力啊。

明清死战几十年,什么功名都是假的,没有兵权,就是待宰羔羊,为人鱼肉,任人宰割。

“呵呵”

老狐狸吴三风,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也猜到祖永烈的心中所想。

呵呵一笑,淡定自若的回道:

“兵权是肯定有的”

“夏国相,王辅臣,高得捷和王屏藩”

“他们几个,投的比较早,备受重用,都是一营主将,领精兵3千”

“但是啊,永烈啊,世道变了”

“像以前那种,在辽东时候的坐地虎,肯定是不行的”

“老夫相信,你现在的位置,也做不到的,鞑子也不是傻子”

“不过,你大可放心”

“老夫,已经给你争取了”

“只要领兵投过来,你肯定是一营主将,继续带你的兵马”

、、、

没错,兵权是有的,但不可能是一个人说了算的。

尤其是辽东军阀,辽东将门,兵马,钱粮,土地,都一个人说了算的,肯定是不可能的。

毕竟,这个世道不一样了。

朱皇帝不会妥协的,满清鞑子,同样也不会同意,大部分都经过了改编混编,安插亲信将校。

“呵呵”

就在这时,站在后面的幕僚李成益,脸色阴沉,呵呵一笑,也站了出来。

没错的,这时候,就该轮到,他站出来说话了。

“吴老将军”

“不是老夫多嘴啊”

“你说的这些,太没有诚意了啊”

“祖将军,这要是投过去了,可是冒着天大的杀头风险啊”

“不说别的,待在京城的祖氏,就得全部倒霉,跟着受牵连”

“区区一营主将,又不是什么稀罕物”

“现在的苏州城,精兵五千,祖将军是一等子,整个苏州府,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再有一点”

“这个大江南,还在清军手里,你们的朝廷,还窝在大西南呢”

“这要是骤然起兵,周边都是清军,那不是找死吗?”

“老寿星上吊,活腻了??”

、、、

没错的,主位上的祖永烈,碍于情面,很多话是不方便说的。

这时候,幕僚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典型的黑脸形象。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是过分的条件,那都是张口就来。

是啊,你个老杀胚,张口闭口,起兵投过去,那是要死人的。

一旦起兵了,京城的祖氏,肯定得遭遇受牵连。

这个大江南,也是满清鞑子的地盘,周边都是清军,那不是找死吗。

区区一个主将位置,有什么可诱人的,祖永烈现在就是一把手,精兵五千呢。

“嘿嘿”

看到唱黑脸的出来了,老狐狸吴三风,也是早有预料的。

嘿嘿一笑,还是一如既往的淡定,眉头一横,挑衅似的回道:

“李先生啊”

“你看你,急什么啊”

“这不是在商量嘛,有话可以好好说的”

“老夫,一把年纪的,从大西南赶过来,千里迢迢的,那也是为了永烈的前程啊”

“吴氏,祖氏,那是姻亲,那就是血盟”

“但凡有好处的事情,老夫也不会独享,那都是想着祖家啊”

、、、

老狐狸说着说着,又开始打亲情牌了。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用吴氏在大明的权势,还有祖氏的姻亲关系,慢慢说服这个祖永烈。

是啊,既然都是上门造访,亲自出马,依仗的就是姻亲关系啊。

没错,眼前的祖永烈,他老子祖可法,是祖大寿的义子,但也是祖氏的一份子啊。

既然都上门了,说了那么多,条件也是一点点谈出来的。

“首先一点”

“李先生,你说的大江南”

“当真是满清鞑子,说了算?能一言九鼎??”

“这一点,老夫是不敢苟同的”

“不说江浙外海,舟山上门的江浙义军,你们就没有打下来吧”

“这都多少年了,好像也有16年了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的军队,还一直坚守在这里,这就是问题啊”

“期间,小规模的骚乱暴动,那也是屡禁不止”

“那么多的抗清义士,遍布大江南,你们也是杀不完的”

、、、

是的,整个大江南,清朝初期,都不是很稳定。

历史上,江浙外海,张苍水为首的江浙义军,就一直盘踞在舟山群岛。

最后,大西军创立的永历王朝,夔东十三家,都全部完蛋了。

福建厦门,郑氏海盗集团,也放弃金夏两岛,远走大员岛躲避战争。

这时候,满清鞑子,才有心思,回过头来,对盘踞在舟山上面的江浙义军,进行地毯式的围剿。

至于,岸上的,大江南的抗清义士,那就更多了,多如牛毛,怎么也杀不完。

“再有一点”

“刚才,你们也看到了”

“本朝的锦衣卫,都摸到你们家门口了”

“难不成,你们还会以为,这个大江南,还是鞑子说了算?”

“去年,延平王北伐,兵围南京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南京兵危,整个大江南,十几个州府,又有几个出兵救援了?”

“老夫觉得,鞑子要是有这个自信,也不会派兵南下,加强江南的防守啊”

“今晚也是如此”

“你们要是没有顾忌,要是没有担忧”

“老夫和唐将军,也是进不来的,说不定啊,人头都搬家了”

、、、

准备那么长时间的吴三风,早就想好了台词,随时能怼死李成益啊。

没错的,他就是辽东军阀出身,继承了祖氏的衣钵,当然知道祖氏的想法。

军阀嘛,不就是讲究利益嘛,兵权,财权和人权。

军阀出身的吴三风,换位思考,就能猜出祖永烈的担忧。

起兵投明,肯定会考虑家族利益,然后是祖永烈自己的利益。

同样,他们更怕死,在大江南,满清的地盘上,担心被围攻群殴,一战而没。

但是,现在的大江南,其实满清也不好过的。

西南有大明王朝,外面有江浙义军,内部各州府,也有大量的抗清义士,内忧外患啊。

否则的话,祖永烈和李成益,也不会放人进来。

很明显的,这个祖永烈,又发挥了军阀的优良传统,喜欢骑墙观望,反复无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26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