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9章 太原城破

书名: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3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撕碎了除夕夜不该有的寂静,翁城的厮杀已经趋于惨烈。

太原作为边疆重镇,不光城墙高耸塔楼林立,城门处更是防御最强的双翁城的设计。

敌军哪怕攻破了外城门,还要面对宜春门的千斤闸。

哪怕侥幸打破千斤闸,后面还有最后一道翁城。

在这个过程中,城墙上的士卒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始攻击,无论是弓箭还是滚木礌石乃至火油等等,都能给攻城方造成极大的伤亡。

故此仅仅这一项,用固若金汤来形容都不为过。

可惜这个世界上有个普世真理,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城内的蒙古细作竟多达两百人,在郭家大管家的带领下以劳军的名义混入城墙和翁城,趁守军取酒吃肉之机暴起发难。

郭家是赫赫有名的晋商八大家之一,历来风情极佳,也是仅有的不曾做过蒙古生意的豪商,守军将士万万想不到他们竟会叛国投敌,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内应连续打开外城门和翁城,并在决死冲击下炸毁了宜春门千金闸。

城外的蒙古大军早有准备,两千重甲铁骑直冲宜春门而来。

与此同时,整个蒙古大军倾巢出动,轻骑以弓箭压制城头守军,弃马而行的步卒展开残酷的蚁附攻城。

东城墙瞬间危若累卵!

彻辰汗的金顶牙帐更是再次前压,寒风中传出冰冷的咆哮。

“太原城破,三日不封刀!”

太原城共有城门八座,宜春门守将是千户潘韬,这位平日极为讲究仪态的官儿,此刻却毫无形象可言,趴着内城垛口大声疾呼:

“顶住,给老子顶住,不能放一个蒙匪进来”

“刀车呢,把刀车推来抵住城门”

“放箭,快放箭!”

“滚木礌石,快用滚木礌石”

潘韬咋呼的震天响,可惜实际效果着实有限。

城头的士卒根本不敢露头,胡乱的往下一扔就算了事,根本压不到几个敌人。

城墙下面的军士的确推来了刀车,可还没等塞到城门口便被冲过来的内应杀散。

按理将两千余将士守城,哪怕轮休此刻也应该有一千人,内应不过两百人,连甲胄都没有,守军打起来应该不费劲。

可惜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和事,他根本不讲道理!

太原左卫名册上有5600人,实际不到4000,还多为老弱,能战者不足半数。

乃至于具体到此刻的宜春门,守卫的士卒竟然只有区区四百人出头,应对蒙古内应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对冲击而来的重骑更是毫无办法。

几乎就在蒙古重骑兵冲进来的瞬间,城门处的抵抗便宣告失败。

“诶呀,气死我也,兄弟们跟我…跟我…”

“跟我撤”

潘韬狠狠的一刀剁在城头,带着仅剩不多士卒顺着城墙开始溃退。

有道是兵是将的胆,将是军的魂,他这个魂一跑,本就抵抗不利的官兵更是直接鸟兽散,根本没等来城内的救援到位,便将宜春门拱手让人。

……

巡抚大堂郑国泰脸色煞白如纸,虽勉力保持镇定,可那微微颤抖的声音已经将他出卖的淋漓尽致。

“张指挥使将人拦住没?”

传令兵抹了一把脸上的血迹,使劲摇了摇头:“火器营只放了三轮便哑火了,没有火器根本拦不住重骑,张指挥使殉国了”

郑国泰咯娄一声好悬没闭过气去,扶住公案的手上倾尽崩起多高,颤声怒斥:“为何只放三轮?”

“我太原还缺那点火药不成”

传令兵只是个兵,却也是个人,闻听此言忍不住回道:“禀大人,朝廷有令为防有人勾结叛军,严格限制火器营携弹数量,每名军士只携带三发火弹”

郑国泰脸色铁青却不在发一言,只是挥挥手赶走了传令兵。

因为这道命令就是他下的,本意是太原城内有内鬼,帮助吉王叛军私下流通火药。

可谁想到竟然出了这等事!

“张英昌无能之辈,死不足惜,可怜我那三百火器营呀!”

坏消息还在不断传来,迎晖门,镇远门和拱极门相继失陷,加上最早陷落的宜春门,东城北城已经全部失陷。

城内军队在节节抗击,可依旧难挡蒙古铁骑的冲锋,先头骑兵已经奔着巡抚衙门杀了过来,衙门里的佐贰官们各个寒蝉若噤,平日里高谈阔论的官儿此刻都没有一个大头兵有用。

“废物,都是废物!”

布政使韩晃大步流星的来到大堂,此刻哪里还顾的上什么礼节,直接开口急道:“郑中丞,蒙古骑兵暂时被撼山营挡在了中街,三卫加汾洲卫也在依托街道节节抵抗,可也拖不了多久,巡抚衙门根本无法防守,下官再次请命退守德王府”

德王府位在南城,是洪武年间的晋王府旧址,其原本的设计,就是为太原城陷之后,守军最后的抵抗之地,故此院墙高耸塔楼林立,可谓易守难攻。

韩晃说完希翼的看向郑国泰,却见对方双目一闭,缓慢而坚定的摇了摇头。

“中丞!”

郑国泰长叹一声,泪如雨下,好半晌才颤抖的站了起来,仿佛从公案上取过自己的巡抚大印,不舍的摩挲片刻,牙一咬心一横,双手递了过去。

韩晃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干,平时日思夜想的巡抚大印,此刻却避如蛇蝎毒蛇,连连摇头拒绝。

“中丞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子维呀”

郑国泰惨笑一声,道:“退往德王府是坚守待援,可如今援军从何处来?”

“太原三卫和汾洲卫就在城中,撼山营和太原左参将牟忠的兵力都在城中,就算拒守又从哪里来的援兵呢”

“没有援兵,拒守德王府就没有意义了”

说到这里,郑国泰将手中巡抚大印郑重的托了过去,交托起了身后事。

“太原陷落已成定局,本官身为山西巡抚,守土有责当与太原共存亡,可山西不能全部沦陷,必须有人率众节节抵抗,才能拖到朝廷大军来援”

“今本官将巡抚大印交给你,着你暂署山西巡抚一职,率军从迎泽门冲出包围后先退往汾洲,再退往平阳府,汇合平阳卫,宁山卫,潞山卫以及各地援军,给朝廷大军到来争取时间,万万要替朝廷守住山西呀”

韩晃见他神色不似作伪,连忙退后一步,急道:“中丞,若大军撤走,无异于将城中十万太原百姓弃与贼寇,何况如今天寒地冻仓促撤离,一旦撤到城外,大军粮草不济更会崩溃,大人只要坚守,也许静乐的陈牧也许雁门关,总会来援兵的……”

郑国泰摇了摇头,在长叹一声:“静乐雁门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来援,至于粮草无需担心,你离去时将德王以及家眷撤走,德王在二十里外的山中有个庄子,期内的存粮足够支撑你们到最近的县城,只要节节抵抗,蒙古大军是为劫掠而来,不会费尽周折对你们赶尽杀绝”

“至于城中的百姓……”

郑国泰说到这里停住了,只是将手中的大印又高举了几分,眼中已又是热泪盈眶。

“子维,山西拜托了,朝廷拜托了!”

韩晃最终还是颤抖着接过巡抚大印,眼中的犹豫与不解,渐渐化为决绝与坚定。

“中丞……”

郑国泰面上露出一抹解脱似的笑意,挥了挥手。

“去吧,都去吧,本官还有很多事要做”

“大人保重,下官绝不负中丞所托”

韩晃俯身拜别,迅速召集能撤离的官员将士并保护着德王一家,再最后看了眼巡抚衙门的冲天火光后,含泪率众从迎泽门突围而出。

蒙古大军岂能让他们轻易逃脱,立刻派轻骑追击。

箭矢如蝗,刀光剑影中,士卒们一个接一个倒下,跟随逃出的百姓们更是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哭声、喊声、厮杀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派末日景象。

韩晃咬着牙,指挥着众人拼死突围。

士兵们也知道不突围只能等死,纷纷玩了命。

终于山西镇副总兵兼左参将牟忠以所部全体阵亡为代价后,舍命阻住了追兵,韩晃带着仅剩的四千余人以及官员家眷和部分百姓杀出重围,退往了汾洲。

一路之上,死尸遍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8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