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 分类:军事 | 字数:54.4万字

第301章 光芒

书名: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世界不会围着一个人转,当陈牧三天一进步的窜到巡抚宝座之时,在早已沦陷的大同城,也有一个人在默默前行。

这个人就是大同按察使于光。

如果说陈牧的升迁是种种机缘巧合促成的昊天文,那于光的这次进击,就是标准的绝境翻盘类爽文。

在庆王离去后,翁行铠和李崇义为了快速控制大同,对不愿附逆的官员大开杀戒。

然而官场之中,关系如同一个网,总有些人是他们也不想杀,不愿杀的,不能杀的。

再加上翁行铠本质上并非嗜杀之人,便将于光和一些不愿附逆又有背景和可能争取的官儿,都关到了大牢之中。

本来的打算是先磨一磨,过一段时间,人的思想总是会变的。

结果战事不利,大牢里的这些人就再也顾不上了。

世上的人千奇百怪,各有巧妙不同。

有些望之就令人顿生好感,于光就是这种人。

于光这个人名声极大,加上性情宽厚和善,心地光明磊落,在按察使任上平了不少冤案,本就在官场民间有口皆碑。

他关在大牢里这段时间,如同一个小太阳一般,照耀吸引着所有人。

甚至包括狱卒和看守!

半个多月的时间,于光在大牢里非但没吃苦,还帮着受伤官儿们找了药治了伤,添了被褥衣物。

若不是他,徐应奎那么重的伤,一条胳膊都断了,必然死在大牢之内。

随着叛军在静乐城下大败的消息传来,大同城内留守的叛军人心惶惶,自然更顾不上这群俘虏。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受过于光恩惠的狱卒,给他带来个极为震撼的消息。

云川五卫的残部居然杀了回来!

在幸存的三位卫指傅聪,高玄,刘泰的指挥下,已经占据了几座堡,时刻准备进攻大同。

狱卒的本意是告诉于光,您老好好歇着,没准哪天就出去了。

结果却被于光以大义策反。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最终十天前,于光带领自己组织的人马联合云川五卫,成功光复了大同城!

于光这事做的极为漂亮,这么大的事,愣是一点消息都没传出去,乃至于差点还出了个乌龙。

杀虎口参将卫阶绕道而来,好悬没再次攻城。

几方人马相聚自然万分欢喜,于光派人去往朝廷报信请旨之余,经过短暂休整后,便兵发宁武而来。

一路上顺利的简直没边了,非但各县传檄而定,更是收拢了之前逃跑的边军不下万余人,直到朔州才遇到一点抵抗,也被近四万大军于昨日晚间一战而下。

于光攻破朔州,得到消息陈牧正在兵围宁武,稍作整军便赶来支援,打算来个前后夹击,一战灭贼。

诶,要论境界,陈牧真拍马赶不上。

因为这位巡抚大人听完高宁简单叙述后,非但没有欣喜,反而有些牙疼。

他陈青天一把收的牌局,怎么蹦出个截胡的!

真气煞人也!

“你确定他们是大同官军,不是叛军假冒的?”

高宁根本没察觉巡抚大人的心思,兴奋的猛点头:“对,确定,末将派去的人认识卫参将”

陈牧无奈,只能换上一副欣喜的模样,抚掌笑道:“如此甚好,真是天佑大明也”

“事不宜迟,迟恐生变,本抚先将叛王押回去,你命人传信给于按察使,请他到宁武关再聚”

“抚台!”

高宁纵马向前挪了几步,低声劝道:“大人,何不乘大胜之势,就在此地会师?”

“嗯?”

陈牧眼前猛然一亮,大笑道:“哈哈哈,言之有理,整军列阵,随本抚检阅有功将士”

“高宁遵命”

........

雪后初霁,阳光刺眼,

数千轻骑静立雪野,虽刚刚经历长途奔袭与激战,人人甲胄染血,战马喷着粗重的白气,但在陈牧身后,阵列依旧肃整,杀气未消。

不多时,探马飞马回报:“抚台,于按察使已扎住阵脚,准备迎候抚台。”

“好!”

“出发”

雪沫飞溅,蹄声如雷。

四千铁骑在陈牧率领下,如一道移动的钢铁洪流,碾过雪野,卷起漫天雪尘。

虽经长途奔袭追击,却无半分颓势,反而更添一股百战余生的凛冽杀气。

对面军阵也缓缓分开一条通道。一队身着大明官军制式甲胄的将领,在亲兵簇拥下策马而出,迎了上来。

为首一人,身着绯色文官袍服,外罩精铁锁子甲,面容清癯,目光温润却隐含锋芒,正是大同按察使于光。

他身后,参将卫阶等武官按刀肃立,军容整肃。

双方相距五十步,陈牧勒缰驻马,身后数千骑兵亦如臂使指般瞬间停下,蹄声顿止。

唯余战马粗重的喘息与朔风卷动旗帜的猎猎声响,肃杀之气弥漫四野。

于光目光扫过陈牧身后那显眼的明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复杂,随即拱手朗声道:“大同按察使于光,率部恭迎陈抚台!抚台亲冒矢石,千里追凶,终擒元恶,功在社稷,下官钦佩之至!”

陈牧脸上渐渐堆起那副“欣喜”的笑容,同样在马上拱手还礼,声音洪亮,竟也有一丝豪迈:“本抚不过尽忠职守,侥幸得手。倒是于大人身陷囹圄,心系社稷,于绝境中奋起,联合忠义,光复大同,一举荡平朔州,本抚钦佩之至!”

于光神色谦和,摇头道:“抚台谬赞,下官愧不敢当。不过是仰赖将士用命,忠义之士相助,托赖皇威浩荡罢了。得知抚台围困宁武,下官便马不停蹄赶来,本欲助抚台一臂之力,夹击叛逆,未曾想……”他目光再次投向被捆成粽子的吉王,“抚台神勇,竟已犁庭扫穴,功成在此。下官此来,倒显得多余了。”

“诶,于按察使此言差矣!”陈牧大手一挥,笑得愈发爽朗,“若无大同光复,扫清后路,本抚在宁武也不敢放手施为。你我同殿为臣,皆是为国除贼,何分彼此?今日能在此会师,正是天佑大明也”

两位封疆大吏,在这雪后初晴的战场上,隔着双方相距五十步距离,脸上都挂着和煦的笑容,言语间却已悄然完成了一次无声的角力与试探。

于光看着眼前机锋不断的年轻巡抚,一瞬间有些恍惚,仿佛看见了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他没有多大野心,一心只想为民做主,可机缘巧合之下,有了立下大功的机会,自然也不愿意平白放过。

然而几乎到嘴的鸭子,飞了!

“既生瑜,何生亮啊”

于光心底长叹,转身给陈牧介绍了在场众将后,请其入内叙话。

不想却被陈牧摆手拒绝了。

开玩笑,身怀重宝岂能入险地!

陈牧纵马在阵前晃了一圈,最后勒住马匹,对于光道:“擒获叛王朱君涣,关系重大,本抚既已拿下,还需即刻严密押解,回宁武关详加审讯,并速报朝廷,为大家请功。于按察使调兵随本抚一同回关,共商善后事宜”

于光微微一愣,刚想点头应允,却听身旁的徐应奎干咳了一声,瞬间眸光微闪

“抚台思虑周全,下官自当从命。只是……”

他话锋也轻轻一转,“下官光复大同、收取朔州,亦有不少附逆官员、贼军俘虏亟待处置,军务繁杂,恐不能久离。”

“不如待抚台将吉王押回宁武,妥善安置,待奏报朝廷旨意下达,下官再亲赴宁武,聆听抚台钧令,共议后续平叛安民事宜,如何?”

此言一出,陈牧眼中精光爆闪。

于光这番话,表面上是尊重他这位巡抚,将后续处置的主导权交还,实则也明确划清了界限——你陈抚台拿了擒王的首功,我于光光复大同、收取朔州、处置俘虏的功劳,也自有章程,并非你能轻易插手。

那“聆听钧令”四字,更是绵里藏针。

“呦,想的挺美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