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4章 国士

书名:大明伪君子 作者:张三好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3

“哗”整个人群炸瞬间开了锅。

孙掌柜更是直接蹦了起来,抓住身边一个年轻人急道:“小兄弟,刚才那信使喊什么?”

“哪,哪大捷了?”

年轻人也激动的放声大笑,拍着孙掌柜叫道:“老爷子,是山西静乐大捷,您孙子在的静乐,陈青天阵斩十万呐”

“哈哈哈,哈哈哈静乐,是静乐哈哈哈”

在人群欢呼声中,萧铎纵马一路狂呼,直奔皇城。

与此同时的乾清宫内,大明景运皇帝朱君洛,正与他的臣子们激烈争执。

小皇帝御驾亲征的想法,遭到了包括内阁首辅李承宗在内所有官员的强烈反对。

哪怕是铁杆帝党的刘应物和苏昙,这次都表示了强烈反对。

无他,没有任何一个臣子,希望头上的君王,是一位大权独揽生杀予夺的冷血帝王。

洪武时期的大恐怖还历历在目,官儿可不希望重新回到那个时代。

剥皮实草呀,六十两就剥皮实草呀!

把皇权关进笼子,皇帝成为高高在上的牌位,是国朝每个官员无言的默契。

然而景运帝不认可!

大明已经建国两百余年,种种前因在时间的推动下,渐渐结出了恶果。

昔年太宗皇帝曾酒后无奈感叹,再大的王朝也过不了三百年的关口。

要按这个时间算,大明也就还有七十年的国运。

也许他安安稳稳的走老太师的施政路线,能做个太平天子。

可后世之君又该如何?

眼下一切还未到最糟糕的时候,改革还来得及。

他还年轻,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如果再等几十年,后世之君面临的问题只会更加棘手。

难道要在史书上留下明实亡于景运的恶名?

绝不!

想要改革重铸大明,他这个皇帝必须有足够的威望,必须抓住足够的权力,才能震的住!

而没有什么功劳,比军功更能服众!

“朕意已绝,卿等无须在劝”

“昔年太宗迁都北京城,就是天子守国门之意,朕不敢愧对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正月初九,朕亲率龙武卫出征,京中大小事务交由李阁老与武安长公主共同决策”

众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重重帷幕之后,期待这位素来公正大气的长公主殿下,能开口劝说一番已经魔怔的小皇帝。

然而他们最终失望了。

短暂沉寂后,帷幕后传来长公主清冷的声音。

“臣遵旨”

众臣一听无不躁动,李承宗更是气的眼睛一闭,心里猛然突突几分。

可前面各种理由都说尽了,再想硬阻难道要抗旨不成?

李承宗只能长叹一声,出班躬身领命。

“臣等遵旨”

其实要是皇帝调京营或者其他部队,他还有办法找到借口。

然而龙武卫是太宗亲设的皇属私军,所需钱粮兵器等等,根本与朝中六部无关,自然也没有相应的借口。

这也就是为何以他为首的群臣只能劝,却不能直接拒绝的原因所在。

如今陛下主意已定,他也无能为力,只能选择遵从。

然而他这一声遵命,可气坏在场一人,正是严刚严子穆。

“陛下容禀,臣有话要说”

五年的牢狱之灾,非但不曾磨灭这位的锋芒,反而把这位打造出了一身的钢筋铁骨。

闻听李承宗怂了,严刚眼角眉梢都在跳。

他与大多数存着私心反对的大臣不同,这位反对亲征,就是因为此事太过危险,国朝几有倾覆之祸。

既然首辅靠不住,严刚当即决定死谏。

景运帝知道这位一出来,肯定没好事,立刻挥手喝道:“此事已定无须再议,严卿退下”

“陛下心意已决,臣等领命就是,然臣亦有肺腑之言上奏”

景运帝心下大怒,双眼之中已有杀机暗藏。

他还真想听听这老头说什么,难道朕的刀不利矣?

“说!”

就在这时候,帷幕之后传来长公主的怒喝:

“严刚慎言,朝堂之上,休得放肆”

长公主是存了几分回护之意,可惜严刚心意已决,哪里还肯听。

当下将官帽放置与地,叩首拜道:“陛下亲征臣不敢阻拦,然战场之上兵凶战危,陛下无子嗣在世而国不可一日无主,故臣启陛下出征之前,立诏书定下后继之君”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之上,顿时陷入一片死寂之中。

景运帝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双目怒睁,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怎么敢的,他怎么敢的!

“严刚,好,好,你好大的胆子!”

严刚趴在地上,身体下意识的颤抖,却仍坚定道:“陛下,臣一片赤诚之心,皆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请陛下三思。”

众臣这时候也反应过来,顿时纷纷变色,一片哗然。

谁都明白怎么回事,老严刚这是豁出性命不要,也要阻止皇帝亲征!

按理讲这时候众臣应该纷纷附议,可立刻造成鼎沸之势。

景运帝自然不会立下这等诏书,同样亲征这个事也就无从谈起。

然而这个话题太敏感了,几乎就是在玩命

当官儿是为了求权求名求利,可命都没了还当什么官!

乾清宫中大大小小的官儿,愣是没一个敢站出来的,却无不心生敬佩。

“严刚呀严刚,老夫不如也...”

“真丈夫也。。。”

“此等忠臣,堪为国朝比干..”

“........”

景运帝豁然起身,死死的盯着严刚,心中不住翻腾。

他为什么这么做?

忠心?

还是已经投靠谁?

难道他想要拥立之功!

此人可杀不可留!

朱家皇帝祖传的多疑性格,在这一刻爆发了。

“来人,将严刚........”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景运帝眼角余光瞥见殿外狂奔而来的萧铎,那背后的红翎在阳光下分外惹眼。

“报---山西静乐大捷,阵斩十万!”

……

口号必须喊的震天响,那是和百姓说的。

给皇帝的战报,自然要拧干一些水分。

陈牧在战报之中详细讲述了大战的整个过程,坦诚仅仅俘虏了十一万余人,斩杀两万余,还有不足两万人逃散等等。

景运帝看见主犯吉王李崇义在逃时,不由得眉头紧皱,待看见从犯自庆王卢方以下尽数擒拿时又再次笑的合不拢嘴。

“陈牧不负朕,他不负朕”

“三十万叛军一战尽没,真乃本朝于少保也”

“真国士也,国士无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28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