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作者:百万负翁不想再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章 智多星吴用

书名: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作者:百万负翁不想再负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这日傍晚,两人正在堂屋说话,门外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保正可在?”

“是吴学究来了!”晁盖面露喜色,起身相迎,“快请进!”

只见一个中年文士缓步走了进来。此人身着青布长衫,面容清瘦,颌下留着几缕山羊胡,手中拿着一把羽扇,虽是乡野村夫打扮,但眼神清亮,自有一股沉静的书卷气。正是本村的私塾先生,“智多星”吴用。

“学究今日得闲?”晁盖热情地拉着吴用坐下。

“刚散了学,听闻保正这几日有客来访,特来拜会。”吴用目光转向陈森,拱手道,“这位便是陈森兄弟吧?在下吴用,字学究,添为本村教书先生。”

陈森连忙起身还礼:“吴先生客气了,在下陈森,一介游民,叨扰保正多日,幸会幸会。”

他仔细打量着这位梁山泊的首席军师,果然如传说中一般,貌不惊人,但那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深邃而平静。

晁盖笑着介绍:“陈兄弟,这位吴学究可是俺们的智囊!别看他是个文弱书生,肚子里装的学问,比谁都多!俺们村里,但凡遇到什么难事,都得请他拿主意。”

吴用微笑着摇了摇羽扇:“保正谬赞了。不过是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哪里比得上保正的拳脚功夫和义气。”

三人重新落座,晁盖又让小玲添了酒菜。席间,晁盖将陈森带来的奇特酒食又吹嘘了一番,吴用只是含笑听着,偶尔点头,并未多言。

陈森尝试着与吴用交谈,发现他果然话语不多,但每一句都恰到好处,要么点明要害,要么引人深思。

比如,当陈森再次谈及天下大势,痛陈朝政腐败时,吴用只是轻轻呷了口酒,待陈森说完,才缓缓开口:

“时局如此,非一人之力可挽。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积怨日深,必有变数。”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笃定的意味。

又比如,当晁盖抱怨官府对东溪村的赋税又加重了几分时,吴用沉吟片刻,说道:

“保正平日周济乡邻,已是仁至义尽。然苛政猛于虎,若一味退让,恐难以为继。当思变通之法,共向上言,或另寻他路,以避其锋。”

他并未给出具体方案,却指明了几个方向,将选择权留给了晁盖。

陈森在一旁听着,心中暗暗佩服。这吴用果然名不虚传,看问题透彻,说话滴水不漏,既点醒了晁盖,又不过分显露自己的锋芒。

与晁盖的豪勇刚猛不同,吴用代表的是另一种力量——智慧。

吴用对陈森似乎也颇感兴趣,看似随意的几句问话,却将陈森的来历、见闻、志向都摸了个大概。

陈森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尽量表现得坦诚而有见地,却又隐藏了自己最大的秘密。

一顿饭下来,陈森感觉和吴用交谈,比跟晁盖练一天武还累。

但同时,他也感到兴奋,能与这位传说中的“智多星”面对面交流,本身就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

吴用临走时,对晁盖说道:“保正,我看陈兄弟气宇不凡,见识亦广,非池中之物。县衙的宋押司,皆是重情重义之人。保正何不引荐陈兄弟与他们相识?多个朋友多条路,日后或可互相照应。”

晁盖一拍脑袋:“哎呀!你看我这记性!学究说得对!明日,明日俺就带陈森兄弟去县城走一趟!”

陈森心中一动,宋江这个名字,终于要从传说变成现实了。他朝着吴用投去感激的一瞥,吴用只是微微点头,轻摇羽扇,转身踱步而去,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陈森知道,吴用这番话,看似随意,实则是在为他铺路,也是在试探他的反应。

这位智多星,显然已经看出了他并非寻常游历之人。而接下来的县城之行,将是他接触梁山核心圈子的又一重要步骤。

次日一早,晁盖便精神抖擞地带着陈森,前往郓城县城而去。两人皆是步行,晁盖步履矫健,陈森经过这几日的锻炼,体力也增强不少,倒也能跟得上。

一路之上,晁盖兴致勃勃地介绍着郓城县的风土人情。这郓城县虽比不上东京汴梁繁华,却也是个水陆通衢的重镇,南来北往的客商不少,市面颇为热闹。

进了县城,果然比东溪村繁华许多。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肆、茶馆、当铺、布庄,各色招牌幌子迎风招展。行人往来如织,吆喝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陈森看着这幅颇具《清明上河图》风韵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便是北宋末年的市井生活,充满了活力,却也暗藏着危机。

晁盖在郓城县地面上显然是名人,不少人都认得他,纷纷抱拳打招呼:“晁保正来了!”“保正好!”晁盖也一一拱手回礼,显得颇有威望。

晁盖领着陈森,熟门熟路地穿过几条街巷,最终停在一座颇为气派的衙门前。

黑漆大门,门前两尊石狮子威风凛凛,几个穿着号服的衙役拄着水火棍,懒洋洋地靠在墙根下,偶尔扫视过往行人。

“这便是郓城县衙了。”晁盖低声对陈森说,脸上带着几分熟稔,“宋押司就在里面当值。”

他上前一步,对着一个看似领头的衙役拱了拱手:“这位大哥,麻烦通禀一声,东溪村晁盖求见宋押司。”

那衙役原本有些懒散,一听是晁盖,立马站直了身子,脸上堆起笑:“原来是晁保正!失敬失敬!您稍等,我这就去禀报。”说着,一溜烟跑进了衙门深处。

陈森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着。这县衙虽比不上后世影视剧里那般森严,但也自有一股官府的威严气象。

来往办事的吏员脚步匆匆,脸上多带着几分谨慎和恭敬。他能感觉到,晁盖在这里确实有几分面子,一个乡下保正能让衙役如此客气,足见其平日为人。

不多时,那衙役小跑着回来,身后跟着一个身材不高,面色微黑,留着一部短须的中年文士。这文士穿着一身青色吏袍,步履沉稳,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正是那传说中的“及时雨”宋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2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