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作者:百万负翁不想再负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7章 朝政之事

书名: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 作者:百万负翁不想再负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赵佶闻言,眉头微微一皱,脸色随即一沉:“这事朕早已吩咐下去,难道还未公布?”

陈森摇了摇头,带着几分无奈:“确实没有。若非如此,那些衙役岂敢对儿臣无礼?这不仅让儿臣难做,更让朝廷声威受损。若真是出个紧急军情或要事,拖延两天都未落实,岂不是误国误事?”

赵佶脸色铁青,冷哼一声:“岂有此理!是谁如此怠慢?梁师成,这事是你负责的吧?”

站在一旁的梁师成连忙躬身:“回官家,此事确是奴婢分内之责。奴婢这就查明是谁拖延,定然严惩不贷!”

陈森见状,不紧不慢地补了一句:“父皇,儿臣之言不过是实事求是。那日老神仙所言,‘有言而无行’,看来确实有些人未把父皇的旨意放在心上。儿臣虽是新入朝堂,但也知道若事事如此拖沓,恐怕会坏了大事。”

赵佶听得脸色更加难看,回头扫了一眼众人,目光如刀:“老神仙所言,难道真要应验在朕的朝堂上?梁师成,你最好给朕个交代!”

梁师成额头渗出汗珠,连连点头:“官家放心,奴婢定然彻查此事,绝不包庇任何人!”

赵佶这才稍稍缓和了语气:“这件事,限你三日内办妥,若再有推诿拖延,朕绝不轻饶!”

“奴婢遵旨!”梁师成连忙领命,心中却是暗暗叫苦。

陈森见赵佶的怒气稍平,便笑道:“父皇,既然婚事尚未公布,那儿臣还有一事相求。”

赵佶微笑道:“你说就是,朕定会为你做主。”

陈森抱拳道:“儿臣初入京城,人生地不熟,若无一块能证明身份的腰牌,实在不便行事。还请父皇赐予一块腰牌,以便儿臣处理紧急事务。”

赵佶一听,毫不犹豫:“这事好办。杨戬,这事就交给你了,务必尽快把腰牌备好,明日一早送到驸马府。”

站在一旁的杨戬连忙应声:“官家放心,奴婢定会将此事办妥,绝不耽搁!”

陈森笑了笑:“多谢父皇,也谢杨公公了。若有了这腰牌,儿臣今后行事便能方便许多,不至于再让人误会。”

赵佶大笑:“你是朕的驸马,行事理应畅通无阻。若再有谁敢怠慢,朕定不轻饶!”

一旁的赵楷眼神微动,忍不住插话:“父皇,陈驸马说得很对。这等事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朝廷威严,确实应当严查。”

赵佶对赵楷的态度稍显满意,点头道:“你倒是难得有此见地,不过以后多向你妹夫学学,别总是只顾着玩乐。”

赵楷一怔,脸色微微有些尴尬:“是,儿臣晓得了。”

赵佶却没再多理会他,转头看向陈森,语气和缓:“驸马,朕知道你能力非凡,朕也盼着你能为朝廷多出些力。若日后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朕开口。”

“儿臣谢父皇厚爱。”陈森微微一笑,心中却是暗自盘算,这腰牌到手后,便可在京中更方便地行事,接下来的计划也能顺利展开。

这时,朱勔忽然开口:“官家,驸马果然是个有见地之人。奴婢以为,既然婚事未曾对外公布,不如趁此机会,好生筹备一番,务必让天下人都知晓官家择婿之英明,彰显皇室威仪。”

赵佶听后,连连点头:“朱爱卿此言有理。梁师成,这件事你也一并操办,务必要隆重且不失体面!”

梁师成连忙应声:“官家放心,奴婢定会全力以赴!”

陈森却笑着摇头:“父皇,儿臣倒觉得不必太过铺张,省得劳民伤财。只要能让天下人知道儿臣的身份即可,其他的倒无须过于讲究。”

赵佶哈哈一笑:“驸马倒是体恤百姓,不过婚事乃皇家大事,岂能草率?你不必多虑,朕自有分寸。”

陈森见状也不再多言,只是心中暗觉,这位宋徽宗虽好大喜功,但却颇为精明,自己接下来行事还需多加小心。

殿中众人见赵佶心情大好,也都纷纷附和几句,气氛一时显得融洽而轻松。

赵佶摆了摆手:“好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各位爱卿,各司其职,务必把事情办妥。”

众人同应道:“是,陛下。”

众人告退后,陈森与赵佶并肩而行,赵佶忽然低声道:“驸马,朕知道你心中有许多想法,若有需要,尽管与朕直言。朕信你,便如信自己一般。”

陈森一愣,随即点头:“父皇的信任,儿臣定不辜负。”

赵佶满意地点了点头:“好,朕等着看你的表现。”

两人相视一笑,陈森心中却暗暗冷笑,凭这点信任,怎能护住大宋的江山?

大殿之上,群臣散去,只留下陈森与赵佶二人。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为这宏伟的殿宇添了几分暖意。

赵佶的心情显然好了许多,他拉着陈森的手,缓步走到一旁的软榻坐下。

“驸马啊,”赵佶叹了口气,“今日之事,朕着实有些恼火。那些人,平日里一口一个忠君爱国,真到了办差的时候,却总是这般推三阻四。若非你提起,朕还不知他们竟如此敷衍。”

陈森在赵佶身边坐下,姿态恭敬,又不失亲近。“父皇息怒。儿臣只是说了心中所想,或许是儿臣初到京城,不了解其中关节,言语上有些冒犯了。”

赵佶摆了摆手:“不,你说的很好。朝堂之上,就需要你这样敢说真话的人。朕以前总觉得,只要把诗词书画做好,天下自然太平。可如今看来,这朝政之事,远比朕想象的复杂。那些奏章,那些条陈,看得朕头都大。”

他揉了揉眉心,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

陈森见状,轻声道:“父皇日理万机,自然辛苦。不过儿臣以为,这朝政之事,有时也像作画一般,需要先勾勒出大体的轮廓,再填充细节。只要方向对了,即便有些许波折,也能抵达目标。”

赵佶听得眼睛一亮:“哦?你且说说看,如何勾勒轮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86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