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 分类:游戏 | 字数:14.0万字

第三百六十四章 扩张

书名:七零娇娇一撒娇,腹肌硬汉顶不住 作者:木容琳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24

顾有为冷哼一声,但没再说什么,只是起身去收拾冷冻机。

顾盼机灵地打破沉默:“林叔叔,你要不要再吃一碗?!”

林嘉豪笑了笑,接过她递来的碗:“好。”

夜深了,孩子们被赶去睡觉。江桃收拾着碗勺,林嘉豪站在院门口,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江桃。”他突然回头,“广交会的事,我会想办法。”

江桃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南京路“甜蜜时光”门口排起蜿蜒长队。穿碎花连衣裙的姑娘们撑着阳伞,不时踮脚张望橱窗里新装的冰柜。

“今日限量200份!”店员小陈擦着汗维持秩序,“凭会员卡购买,每人限购两盒!”

队伍中间,两个女工翻着杂志指指点点:“快看!!”杂志内页里,当红歌星手里的粉色纸杯上,“甜蜜时光“四个字清晰可见。

江桃特地找了关系,让当红女明星来给自己的冰激凌打广告。

总店后厨,江桃正往搪瓷缸里倒炼乳。

“江老板!”小陈突然推门进来,“有人问能不能买我们的配方……”

“不行。”江桃麻利地锁上柜子,“配方就我知道。”

下班之后。

江桃和顾有为坐在竹椅上乘凉。

“明天我准备去临安跑一趟。”江桃摇着蒲扇,语气里带着试探,“带上冰激凌,去几家大饭店推销试试。”

顾有为放下手里的机械图纸,皱眉道:“国营大饭店门槛高,怕是不好谈。”

“我也没把握。”江桃叹了口气,“但程琳那张照片效果这么好,不试试可惜了。”

顾有为沉默了一会儿,起身去屋里拿出个铁皮盒子:“带上这个,我刚改装的保温冰袋,能撑八个小时不化。”

清晨五点的长途汽车站,江桃抱着装满冰袋的藤编篮子上车。售票员看了眼冒白气的篮子:“同志,你这得买两张票!”

“行。”江桃爽快地掏钱,把篮子放在邻座,惹得其他乘客频频侧目。

车子驶过钱塘江大桥时,冰袋已经开始渗水。江桃用毛巾擦着水滴,心里盘算着待会儿的说辞。

“冰激凌?”楼外楼的采购主任老刘叼着烟,瞥了眼江桃打开的样品,“我们这儿有自己的雪糕,用不着外头的。”

江桃不慌不忙地挖了一勺:“刘主任,您先尝尝。这是程琳同志在电视上夸过的。”

老刘将信将疑地尝了口,眼睛一亮:“咦?这口感……”

“加了炼乳和蜂蜜。”江桃趁机递上宣传册,“要是合作,每月还送二十张程琳海报,年轻人最喜欢这个。”

中午时分,江桃已经跑了三家饭店,冰袋里的样品化了一半。

天香楼的年轻经理小林倒是很感兴趣:“我们最近在搞西湖夏日活动,正好缺特色甜品。”他尝了口快要融化的样品,“就是运输……”

这东西还要冰袋,运输这成本可就上去了啊!!!

“这个您放心。”江桃赶紧说,“我们专车送货。”

小林似乎还在犹豫,江桃微笑:“不如我们先给您供货几天??按照底价给您,不需要运输费,您看看???”

她对自己的东西有信心。

对其他的饭店她也是这么说。

三天后,江桃刚醒过来,楼外楼的电话就追了过来。

“江经理!”老刘在电话里嗓门震天,“我们领导说了,配方卖给我们,给你临安独家代理权!”

江桃握紧话筒:“刘主任,配方是我们的命根子……”

“那奶茶技术呢?我们出高价!”

“实在对不住。”江桃语气柔和但坚定,“这两样,给座金山也不卖。”

又过了一周,江桃再次来到临安。这次她带着新拟的合同,条款里明确要求:“所有销售产品必须保留甜蜜时光商标。”

“这不行!”楼外楼的老刘拍着桌子,“进了我们的柜台,就得用我们的包装!”

天香楼的小林也摇头:“江经理,国营单位有规定,外包装不能带其他厂家的标志。”

江桃不急不恼,从包里取出程琳的照片:“您二位想想,客人要的是楼外楼牌冰激凌,还是程琳同志手里这个?”

眼看谈判陷入僵局,江桃突然有了主意:“这样行不行——我们用素白瓷碗装冰激凌,碗底烧制甜蜜时光的小字。”

她蘸着茶水在桌上画起来:“碗边再描道粉边,和我们的logo同色。这样既不影响贵店形象,又能让客人知道来源。”

老刘和小林对视一眼,勉强点了头。

一个月后,临安游客中流传起新说法:“要吃正宗的明星冰激凌,得看碗底有没有那行小字。”

更妙的是,有港商专门收集这种瓷碗,说是要带回香港当纪念品。江桃得知后,连夜让顾有为设计了一款带编号的限量版。

《临安日报》文艺版登出篇散文:《碗底的字》。作者深情写道:“……捧起这抹粉彩,仿佛捧住了整个夏天的甜蜜。”

更绝的是印社的老先生们,竟把“甜蜜时光”四个字刻成了印章,盖在自制书签上赠送游客。江桃得知后,立刻让人设计了一套“西湖十景”印花纸,专门贴在限量碗的包装盒上。

立秋前一天,楼外楼突然要求取消碗底刻字。

“上级检查说不合规定。”老刘在电话里支支吾吾,“要不……你们把字改小点?”

江桃放下电话冷笑:“怕是有人眼红了。”

景德镇,空气里飘着瓷土和窑火的气息。

江桃站在国营陶瓷三厂的会客室里,指尖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茶杯是经典的青花,釉面光滑,底部印着鲜红的厂标——“景德镇国营第三陶瓷厂”。

“江同志,您这个要求,我们实在很难办。”技术科长老杨推了推眼镜,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碗底烧字不难,但要小到不显眼,又得清晰可辨……这得用特殊釉料,成本太高。”

江桃不急不躁,从手提包里取出一个白瓷碗,碗底印着浅浅的“甜蜜时光”四个字,旁边还有一行小编号。

“杨科长,您看这个。”她将碗递过去,“这是我们在沪市小厂试烧的样品,但釉色不均匀,烧十窑才能成一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