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作者:牛肉爱番茄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2章 一纸书信藏玄机,护送双凤赴县城!

书名: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作者:牛肉爱番茄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7-10 15:45

李金虎停下了往烟袋锅里填烟丝的动作,赵卫国也收起了平日里的咋咋呼呼,两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叶凡,眼神里全是询问和紧张。

信封是牛皮纸材质,很厚实,上面的字迹是用钢笔写的,瘦金体,笔锋锐利,透着一股文人的风骨。

寄信地址是“省地质研究所”,一个比“省地质矿产局”听起来更具学术权威性的地方。

叶凡拿着信回到屋里,李金虎和赵卫国立刻围了上来。

“凡娃子,这……这又是啥情况?”赵卫国压低了声音,像是生怕惊动了信封里的什么东西,“那老教授,不会是又看出啥来了吧?这都过去多久了。”

“拆开看看就知道了。”叶凡表现得很平静,但捏着信封的手指,却比平时更用力几分。

他用小刀仔细地划开封口,从里面抽出了几页信纸。

信纸是研究所的稿纸,带着红色的格子。

冯教授的字迹和他信封上的签名一样,一丝不苟。

信的开头是几句客套的问候,然后便直入主题。

冯教授在信中写道,他回省城后,对从黑山屯采集的样品进行了更为精密的分析,特别是林振华再三强调要求检测的那几块“位置刁钻”的样品。

看到这里,柳如霜不知何时也从隔壁温书的屋子走了出来,她刚才是被邮递员的喊声惊动的,此刻也紧张地凑在叶凡身后,屏息凝神地看着信纸。

冯教授写道:“……经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质谱分析,部分样品中确实检测到了微量的金、银、铜、钴等多种金属元素。其中金的含量,在个别富集点,最高可达每吨3克左右……”

每吨3克!

“我的老天爷!”赵卫国失声叫了出来,眼睛瞪得像铜铃,“一吨石头里有三克金子?那咱们黑风口……那得有多少金子啊!”

李金虎也是倒吸一口凉气,手里的烟袋锅“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这个数字对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汉来说,冲击力太大了。

柳如霜的小脸也瞬间变得煞白。她知道这个数值意味着什么。

虽然距离高品位的富矿还有差距,但这已经绝对超出了“贫矿”的范畴,属于有明确工业开采价值的矿点了!

完了,瞒不住了!

然而,叶凡的表情却依旧平静,他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继续往下看。

信的下一段,话锋陡然一转。

“……然,该地区矿石成分极其复杂,金元素多以显微金、次显微金的形式,呈包裹体赋存于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之中。此类矿石,在当前国内的技术条件下,属于典型的‘难选冶矿’。若采用常规的混汞法或氰化法提炼,回收率极低,恐不足三成。而若要采用更为复杂的焙烧、氧化预处理等湿法冶金工艺,则设备投资巨大,技术要求严苛,且会产生大量含砷、含硫的有毒废水,对环境影响不可估量。综合评估,其理论价值虽存,然商业开采之风险与成本,远超其经济效益。此乃学术上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林某人逐利心切,恐难明此中之关节,特此奉告。”

看完这一段,屋里的人都愣住了。

赵卫国挠着头,一脸懵圈:“凡娃子,这……这老秀才写信,咋跟咱们村东头算命的瞎子似的,说一半留一半!这到底是好是坏啊?到底有金子还是没金子?”

柳如霜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小脸上恢复了血色。

她看向叶凡,眼中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冯教授的几分感激。

她明白了,冯教授这是在用一种极其专业和隐晦的方式,给黑山屯的矿判了“死缓”。

有金子,但拿不出来,等于没有。

叶凡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冯远山,终究是个纯粹的学者,不是林振华那种唯利是图的商人。

他看重的,是地质科学本身的奥秘,而不是那几克金子能换来多少钱。

这份报告,既保全了他的学术严谨性,又不动声色地帮黑山屯挡了一劫。

“李叔,卫国哥,”叶凡把信纸折好,重新放回信封,“简单说,冯教授的意思是,咱们的石头里,确实有点金沫子,但这些金沫子都跟砒霜、硫磺混在一起,要想把金子弄出来,比登天还难,花十块钱的力气,最后可能连一块钱的金子都拿不到,还得惹一身骚,把山里的水都毒了。林振华要是敢投钱干,保管让他赔得底裤都不剩。”

这么一解释,李金虎和赵卫国顿时明白了。

“嗨!闹了半天,还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赵卫国一拍大腿,心情顿时从天上落回了地面,不过脸上却笑开了花,“那敢情好!赔钱的买卖,看那林老小子还上不上赶着来!”

李金虎捡起地上的烟袋锅,重新装上烟丝,点上火,美美地吸了一口,吐出的烟圈都带着一股舒坦劲儿:“这就好,这就好啊。咱们黑山屯,守着这绿水青山,过安生日子,比啥都强。”

然而,叶凡并没有他们那么乐观。

他指着信的最后一段,神情又严肃起来。

信的结尾,冯教授用了一种更为私人的语气写道:“叶小友,老朽观你与柳家小女,皆非池中之物。黑山屯之事,虽暂告一段落,然林某此人,利欲熏心,恐已入魔障。老朽闻听,其并未就此罢手,反而疑我与尔等串通,正另循他途,欲将样品送往香江,寻求海外之法。香江之地,龙蛇混杂,其中不乏专攻此类难选冶矿之技术狂人。此事或有变数,望小友早做应对,切勿掉以轻心。另,高考在即,预祝柳家两位小女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这最后一段话,才是这封信真正的核心!

冯教授不仅确认了林振华要把样品送去香江,还点出了一个叶凡之前忽略的巨大风险——技术狂人!

这个时代,国内的技术或许有限,但海外,特别是资本驱动下的香江,为了利润,什么样疯狂的技术和人才找不到?

万一真让他们找到了低成本提炼的方法,那黑风口的秘密,就再也守不住了!

“他娘的!这姓林的,真是属狗皮膏药的,粘上就甩不掉了!”赵卫国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忍不住骂了一句。

李金虎也愁眉不展:“这可咋办?咱们总不能跑到香江去,把他给拦下来吧?”

叶凡沉默了片刻,眼神变得异常坚定。

“李叔,卫国哥,这事儿急不来。从省城到香江,路途遥远,手续繁琐,没个一两个月,不会有结果。我们还有时间。”他看向柳如霜,语气变得柔和起来,“眼下,头等大事,是高考。明天,我就亲自送如雪和如霜去县里,在招待所住下,让她们安安心心考试。”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金色的田野和远处的黑风口,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我们要做两手准备。第一,全力以赴,让如雪和如霜考出去,这才是她们,也是我们黑山屯未来的希望。第二,从今天起,黑风口,要用铁桶把它围起来!林振华想从外部搞事,我们就把门关死,让他连根毛都摸不着!”

叶凡的镇定,像一剂强心针,让屋里所有人都安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黑山屯村口的路上,就停着一辆手扶拖拉机。

二柱坐在驾驶位上,把拖拉机擦得锃亮。

车斗里铺着厚厚的稻草,上面还放着两条干净的棉被。

叶凡亲自将柳如雪和柳如霜的行李放上车。

姐妹俩都换上了新做的衣服,虽然只是普通的蓝布褂子,但穿在她们身上,却显得格外的精神。

她们的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一丝离别的愁绪。

“叶凡,家里……就拜托你了。”柳如雪看着叶凡,眼波流转,千言万语,只化作一句简单的叮嘱。

“放心吧。”叶凡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额发,“到了县城,什么都别想,吃好睡好,把考试考好。我会在招待所陪着你们,直到你们考完最后一门。”

柳如霜则显得活泼一些,她挥了挥小拳头:“凡哥,李叔,赵大哥,你们放心,我和我姐,一定考个大学回来!到时候,给咱们黑山屯争光!”

“好!有志气!”李金虎和赵卫国都笑了起来。

“突突突……”

拖拉机发动起来,在晨曦中,载着黑山屯的希望,朝着县城的方向驶去。

叶凡坐在车斗里,一边一个,护着姐妹俩。

他望着身后越来越远的黑山屯,心里清楚,这一趟县城之行,恐怕不会像他说的那么轻松。

林振华既然已经派人来踩过点,那他一定知道高考的日子,也一定知道,这是柳如霜——他眼中的“小地质员”——最关键的时刻。

以那老狐狸的性格,他会甘心让柳如霜就这么顺利地考上大学,从此天高任鸟飞吗?

恐怕,一场针对他们的风波,正在前方的路上,悄然酝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91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