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作者:牛肉爱番茄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6章 祸福相依道砟石,妙计巧解新难题!

书名:重生1976,从送来知青媳妇开始! 作者:牛肉爱番茄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45

周班长一头闯进院子,黑黝黝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焦躁,他手里捏着一顶油腻的铁路工作帽,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周班长,你先喝口水,慢慢说,出什么事了?”叶凡递过去一把椅子,又给倒了碗晾凉的白开水。

周班长也顾不上客气,“咕咚咕咚”一口气灌下去半碗,抹了把嘴,这才喘着粗气说:“叶老弟,出大事了!你们的石头,把我们的机器给整坏了!”

“什么?”一旁的赵卫国眼珠子都瞪圆了,“不可能!咱们的石头硬是硬,咋还能把铁路的机器给整坏了?那可是铁家伙啊!”

周班长苦着脸,一拍大腿:“问题就出在这儿!太硬了!你们这‘铁石头’,比他娘的钢板还硬!我们用它铺了十几公里的道床,效果是真好,火车开过去,稳稳当当,一点不带晃的。可问题也来了,我们工务段的捣固车,就是专门把道砟石砸实、找平的机器,那捣固镐下去,砸在你们的石头上,跟砸在铁砧上一样,火星子直冒!这才半个多月,我们一台车上的八个捣固镐,全都干卷刃了!还有一个,直接崩断了!”

他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金属零件,往桌上一放,“哐当”一声。

那是一个原本应该很尖锐的合金镐头,此刻却像个被砸扁的蘑菇,顶端布满了裂纹和缺口。

“你们看,就成了这副德行!这玩意儿,一个就得上百块,还是从德国进口的!我们段长知道了,把我骂了个狗血淋头,说我要是再敢用你们这石头,就扒了我的皮!这不,连夜让我来跟你们说,这生意……怕是得停了!”

此话一出,院子里刚刚还喜气洋洋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李金虎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采石场现在可是村里的经济支柱,铁路工务段更是最大的客户,这要是断了供,村里的收入立马就得少一大截。

赵卫国更是急得直搓手:“这……这可咋整?石头硬还有错了?这叫什么事儿啊!”

柳如雪和柳如霜姐妹俩也站在一旁,小脸上满是担忧。

尤其是柳如霜,她刚刚才领了“勘察资源”的任务,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产品就先出了问题。

整个院子里,只有叶凡依旧保持着镇定。他拿起那个报废的镐头,在手里掂了掂,又用手指敲了敲,发出沉闷的金属声。

他的脑海里,前世那些与各种工程材料打交道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周班长,”叶凡放下镐头,缓缓开口,“问题我听明白了。不是我们的石头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得超出了你们设备能够承受的范围。对吧?”

周班长愣了一下,琢磨了半天,觉得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啊。

“话是这么说,可机器坏了是事实,段长发火了也是事实。叶老弟,我知道你是有本事的人,你看,这事儿……还有没有啥挽回的法子?”

他其实也不想断了这门生意,黑山屯的石头价格便宜量又足,关键是叶凡这人处事敞亮,合作起来舒心。

叶凡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那堆从采石场拉来当样品的石头前,拿起一块黑得发亮的“铁石头”,又拿起一块颜色稍浅、夹杂着些许绿色斑纹的“废石”,两块石头在手里掂了-掂。

“如霜。”他突然喊了一声。

“啊?在呢,凡哥!”柳如霜连忙应道。

“你过来。”叶凡把两块石头递给她,“你用你学的知识,给我分析分析,这两块石头,有什么不一样?”

柳如霜接过石头,有些紧张,但在叶凡鼓励的眼神下,她还是定下心来,仔细地观察。

她拿出随身带着的小地质锤,分别在两块石头上敲了敲。

“这块黑的,”她指着那块“铁石头”,“声音清脆,断口是贝壳状的,质地非常细密,硬度很高,应该是咱们的‘磁铁石英岩’,里面的石英颗粒和磁铁矿颗粒结合得太紧密了,所以又硬又脆。”

她又拿起另一块:“这块颜色浅的,敲击的声音要闷一些,断口比较粗糙,韧性好像更好。里面这些绿色的矿物……好像是角闪石或者绿泥石。这种岩石,应该是角闪岩或者变质玄武岩。它的硬度可能比不上磁铁石英岩,但是……但是不容易被砸碎。”

她一边说,一边翻着脑海里的知识,越说越流畅。

“说得好!”叶凡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一个极刚,一个带柔。一个硬度高,一个韧性好。周班长,你说,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石头,按一定的比例掺在一起,再铺到铁轨下面,会怎么样?”

“掺在一起?”周班长和李金虎、赵卫国都愣住了。

叶凡解释道:“你们的捣固镐,之所以容易损坏,是因为它所有的冲击力,都作用在了一个个坚硬的点上。这就像用锤子去砸铁块,力全都硬碰硬地反弹回来了。但如果我们在这些硬点子周围,填充上一些有韧性的、能稍微吸收一点冲击力的石头呢?当捣固镐砸下去,一部分力被硬石头撑住,保证了道床的强度;另一部分力,则被那些韧性好的石头吸收、传导、分散掉了,形成一个缓冲。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路基的稳固,又能保护你们的设备。这就叫‘刚柔并济’。”

这番话说得深入浅出,连赵卫国都听懂了七七八八。

“哎?你别说,凡娃子这法子,听着好像还真有那么点道理!”

周班长也是个常年跟石头打交道的,脑子一转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叶老弟,你的意思是……开发一种新的混合道砟?”

“没错。”叶凡点了点头,“我们可以称之为‘黑山屯复合型高强度道砟’。硬石头负责承重,韧石头负责缓冲。而且,那种韧性好的角闪岩,在咱们采石场,以前可都是当废料扔的,成本几乎为零。我们把两种石头按最佳比例混合好,价格嘛……还按原来的价格卖给你!你一分钱不加,却得到了升级换代的产品,怎么样?”

周班长的心脏“砰砰”直跳。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不仅解决了设备损坏的难题,还白得了一个听起来就高大上的“复合型”新材料!

这要是跟段长一汇报,那不是妥妥的大功一件?

“行!叶老弟,我信你!”周班长激动地一拍桌子,“不过……这比例,怎么定?还有,效果到底怎么样,口说无凭,我们段长那边,我也不好交代啊。”

“这个好办。”叶凡胸有成竹,“比例的问题,就交给如霜来解决。她这两天,就负责做实验,找出硬石头和韧石头的最佳混合比。至于效果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周班长,你回去跟你们段长说,三天后,请他亲自来一趟。我们黑山屯,自费,在你们的铁路线上,铺设一段五十米的试验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行,咱们就签个长期供货的大合同;不行,我们黑山屯二话不说,之前造成的损失,我们照价赔偿!”

照价赔偿!

这可是把自己的后路都给堵死了!

李金虎和赵卫国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这赌得也太大了!

周班长却被叶凡这股破釜沉舟的豪气彻底折服了。

他猛地站起身,握住叶凡的手,用力地晃了晃:“好!叶老弟,你够爽快!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这就回去跟我家段长汇报,三天后,我一定把他给你们请来!”

送走了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周班长,赵卫国才一脸后怕地凑过来:“凡娃子,你这……玩得也太悬了吧?万一那啥‘复合道砟’不管用,那几百块的镐头,咱们上哪儿赔去?”

叶凡却笑了笑,看向柳如霜:“我对咱们的石头有信心,更对咱们的‘柳地质员’有信心。”

柳如霜被他看得小脸一红,但心里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干劲和责任感。

她握紧了小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凡哥,你放心,我一定能找出最好的比例!”

接下来的两天,黑山屯采石场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柳如霜,这个本应在家温习功课的准大学生,此刻却像个真正的地质工程师。

她戴着一顶草帽,穿着一身耐磨的旧衣服,整天泡在石料堆里。

她和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一起,用大锤反复敲砸着不同比例混合的石料,仔细记录下每一种配比的破碎情况、飞溅程度和密实度。

柳如雪则成了她的后勤部长,端茶送水,记录数据,晚上还帮着妹妹一起整理白天杂乱的笔记。

叶凡则带着二柱和几个老石匠,在采石场旁边平整出一块空地,模拟铁路道床的结构,反复进行着铺设和碾压的试验。

整个黑山屯,都围绕着这个“复合道砟”高速运转起来。

村民们虽然不懂什么叫“刚柔并济”,但他们相信叶凡。

凡娃子说行,那就一定行!

第三天,日上三竿。一辆比林振华的北京212更气派的嘎斯吉普车,在周班长的引导下,开进了黑山屯。

车上下来两个人,一个是周班长,另一个则是个五十多岁、戴着厚厚眼镜、表情严肃的中年人。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干部服,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眼神锐利地扫视着采石场的一切。

周班长凑到叶凡耳边,小声介绍道:“叶老弟,这位就是我们江城铁路分局工务段的段长,陈建国。陈段长可是个老铁路了,也是个技术专家,待会儿……你可得好好表现。”

陈建国没理会他们的窃窃私语,他径直走到那堆准备好的“复合道砟”前,弯下腰,抓起一把石子,在手里掂了掂,又用两根手指捻了捻,眉头皱得更深了。

“小周,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能解决问题的‘复合道砟’?”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不信任和审视,“胡闹!把两种成分不同的石料混在一起当道砟用,这在铁路工程规范里,是从来没有过的!简直是拿行车安全当儿戏!”

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周班长的脸,瞬间就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80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