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34章 西郊赋诗兴 问心不问名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234: western Suburbs poetic Inspiration, Asking the heart Instead of the Name.

夜,越来越深;风,越来越凉。

说话间,便听到一阵细细碎碎的声响由远及近地传来。

“有人来了!”海宝儿耳朵微微一动,瞬间捕捉到了远处细微的脚步声。他凝神细听,耳朵仿佛化身为敏锐的雷达,追寻着声音的方位。

那脚步声起初细不可闻,犹如轻叩心扉,而后渐渐清晰,犹在耳边低语,最后变得沉重而坚定,如同每一步都踏在了心上。

“应该是守城官兵。”林寒笙轻声提醒。

他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为本就紧张的气氛平添了几分焦灼。然而,林寒笙的脸上却始终平静如水,看不出一丝惊慌,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速速离开这里!等明日寻找合适时机出城,到竟陵郡天鲑盟等我!”抛下这句话后,海宝儿身影好似幽灵一样,瞬间消失在黑夜中,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第二日。

海宝儿和茵八妹驾着马车出城,疾驰而去。他们没有走大路,而是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路。

“我们去曲水郡城。”海宝儿对着驾车的茵八妹吩咐道。

“曲水郡城?”茵八妹惊讶地问:“不直接去上云梯吗?”

“现在还不能直接去上云梯了,有人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行踪,必须甩了他们。”海宝儿解释说。

自昨晚进城以来,他们就一直被两拨人暗中监视,一拨是守城将军钟离翼派来“保护”他们的,另一拨则是平和大王子的手下。

茵八妹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两人驾着马车,向曲水郡驶去。

在阳光明媚的清晨,曲水郡的街道上弥漫着晨雾。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郡城中心的广场上,一座古老的庙宇矗立其中,庙前的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起。庙宇周围是一片翠绿的竹林,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广场上有几个摊位,摊主们叫卖着各种商品,有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有手工艺品和地方特色小吃。

曲水郡的建筑风格独特,以传统的木质结构为主,飞檐斗拱,雕梁画栋。街道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有茶楼、客栈、钱庄、绸缎庄等,招牌幌子迎风飘扬。茶楼里传出阵阵悠扬的古琴声,吸引着过往的行人。

曲水郡的生活宁静而祥和,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这里既有繁华的市井景象,也有悠然的自然风光,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在曲水郡的西郊,有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过。河岸边霜露皑皑,梅花绽放,美不胜收。一些文人雅士在河边漫步,吟诗作赋,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河上有几艘小船,船夫们悠然地划着桨,穿梭于碧波之间。

其中一位名叫韦少白,他身着白衣,手持折扇,站在河边,望着远方。目光深邃而忧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突然,他轻摇折扇,高声吟唱: “曲水潺潺绕郡流,梅花夹岸笑寒风。晨雾袅袅漫庙宇,香烟缭绕飘碧空。哪位兄台愿与我共赏此景,对句一首?”

听到韦少白的吟诗,其他人纷纷围拢过来,其中一位名叫王摩劫的青年人率先响应:“少白兄的诗真是意境深远,让我深受启发。我也来吟诗一首,‘西郊曲水蜿蜒过,河上小船逐碧波。世外桃源何处寻,上云梯顶入仙国。’”

“摩劫兄,豪情!”另一位名叫杜子浼的人也不甘示弱,他轻抚胡须,对吟而起:“登上云梯入九霄,俯瞰郡城景更娇。山川壮丽诉不尽,诗情画意在心头。”

“子浼兄,洒脱!”

众人纷纷叫好,他们相互切磋,赋诗酬唱,共同探讨文学的奥秘。在这个美好的清晨,曲水郡的河畔充满了诗意与文化的气息。

海宝儿跳下马车,心中诗意翻涌,难以自抑:“摩劫言桃何处寻,子浼谓道入九霄。少白意云思深远,忧叹红尘意难消。西郊河畔诗意浓,孤舟独桨任逍遥。且将烦恼抛脑后,心随流水自清高。”

“兄台,好诗!”韦少白率先叫好,“想不到兄台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才华,实在令人佩服!”

“过奖了,不过是信口胡诌,让各位见笑了。”海宝儿拱手施礼。

“兄台太谦虚了,这首诗意境深远,用词精准,堪称佳作。”王摩劫激动地说。

“不错,尤其是最后两句,‘且将烦恼抛脑后,心随流水自清高’,颇有道家风范,令人心向往之。”杜子浼也附和道。

“各位谬赞了,实在愧不敢当。”海宝儿谦虚回应,“其实,这首诗是我在路上看到西郊河畔的美景以及诸位论诗的场景,一时有感而发,随性而作,并未经过太多思索。”

“兄台真是性情中人,我辈楷模啊!今日能够与兄台相识,实在是三生有幸!”韦少白问道:“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我叫海问心。”海宝儿随意为自己起了化名。

“原来是海兄,幸会幸会。”韦少白来到海宝儿身旁,好奇再问:“我看兄台气质不凡,想必不是寻常人家出身,不知兄台师从何人?”

“在下不过是无名之辈,自幼承蒙家父教诲,空有一腔热血罢了。”海宝儿脱口而出,“海阔天高羡鱼跃,花开花落又一年。少年轻狂意凌云,主宰沉浮自笑颜。”

“兄台过谦了,以兄台的才华,若是有名师指点,前途不可限量啊!”王摩劫感叹道。

“是啊,兄台若是有意,我可以引荐你认识一些文学大家,他们一定会很欣赏你的才华。”杜子浼主动示好。

“多谢各位的好意,不过在下自由散漫惯了,不喜欢受约束,所以暂时还没有拜师的打算。”海宝儿委婉地给出了拒绝的理由。

“兄台真是洒脱之人,佩服佩服。”韦少白提议道,“既然兄台不愿意拜师,那我们就以诗会友,今日难得遇到知音,我们不如就在这西郊河畔,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吟诗作对,如何?”

“正有此意。”海宝儿当即答应。

于是,韦少白、王摩劫、杜子浼和海宝儿四人在西郊河畔吟诗作对,互相切磋,交流心得。他们的话题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涉猎之广,无所不包。他们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升到了天空的正中央。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正午。”韦少白颇有感触,“今日与兄台相谈甚欢,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能有经常与兄台相聚。”

就在此时,一位仆人模样的人匆匆跑来,他神色慌张,满脸焦急,语气惶恐地大声呼叫:“少爷,不好了!家中出大事了!”

杜子浼闻声转过头来,急切地问:“怎么了,杜桥,家里出了什么事?”

只见杜桥气喘吁吁地回答:“少爷,夫人……夫人她病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46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