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89章 一曲涛声起 羌笛破祭空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789: A melody of surging waves rises. the qiang flute transforms into a water sword.

那白鹤翩跹掠过碉楼顶时,左翼舒卷如云,忽现两幅青绸悬空,右幅绣就“释比吟江”四字鎏金大篆,左幅书着“玉笛镇澜”八个银钩铁画。人群中惊呼声未落,云端已飘落一位雪鬓霜髯的老者,广袖翻飞间似有星斗隐现,恍若太华仙人御气而来。

老者枯槁的手掌虚空一引,碉楼前三十六位乐师怀中羌笛竟挣脱掌握,凌空悬浮自鸣。刹那间,宫商角徵羽五音齐鸣,十二面神鼓应声雷动,鼙鼓轰鸣如青衣江水倒卷。更奇的是,那声波竟具象化为玄色符文,在火刑柱上空织就九嶷山图,将“竟陵七友”周身业火淬炼成冰蓝色的凤凰虚影。

“释比吟江破鸿蒙,羌笛镇澜裂九嶒。”

随着老者吟诵,十二神鼓突然腾起十二道青铜光柱,与青衣江涛声共振出禹贡古调。众人但觉地脉震颤,青石板下涌出八百里青衣江水气,在祭坛上空凝结成一柄威力无穷的“剑”形图案,向着七友斩去。

“十二神鼓通三界,音舞漫卷星河动!”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火刑柱被那柄水剑斩断,七友挣脱束缚。“哗啦”一声,水剑消散,从天而降,最终将他们身上的火焰也被尽数浇灭。

竟陵七友,得救了。

“是仙尊,他怎么来了!”下方的羌民无不欢呼雀跃,同时也疑惑不解。

可想而知,及时出手救助七友的老者,便是青羌武学第一人,诗仙渠。他所施展的武学修为及招式,便是“释比吟江”和“玉笛镇澜”的真正威力与完美释意。

“一曲涛声贯长虹,一剑光寒三千州。神威岂止人间事,半入云端半祭空。”大长老磐岳耆低声吟诵此诗,刹那间,瞳孔急剧收缩如针芒,手中法器“当啷”一声坠落在地,失声道:“诗仙渠?!这七人分明是我羌部仇敌,你缘何要出手搭救?!”

“大长老,这七人你动不得!”诗仙渠足尖轻轻一点,若一片鸿毛从玄鹤背上飘落于祭坛中央,十二道神鼓发出的声浪,化作灵动的游龙,自动在其周身汇聚形成磅礴的气旋。

为何动不得?!

大长老磐岳耆即便心中愤懑难平,但在诗仙渠那令人胆寒的绝对实力面前,也只能强压怒火,斟酌言辞道:“仙尊,我深知你已然修成那传说中的音波御气奇术,堪称青羌有史以来武学造诣登峰造极之人。然而,这竟陵七友妄图破坏我三部羌民数百年来的和谐局面,实在罪无可恕。哪怕羌王亲临,想来也不会姑息他们!”

诗仙渠悠悠轻抚胡须,指尖在羌笛上缓缓摩挲。陡然间,笛孔之中奔涌出滚滚涛声,似江水的怒潮,向着磐岳耆激射而去,冷冷道:“老匹夫,今日在场人多,本尊且给你留些颜面,接下来的话,便只你我二人能够听闻。”

称呼骤变,一个从“诗仙渠”成了“仙尊”,尽显尊崇;一个从“大长老”沦为“老匹夫”,满含轻蔑。

磐岳耆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还欲垂死挣扎:“仙尊可知道这七人……”

诗仙渠大手猛地一挥,霸气截断磐岳耆的话语:“这七人是何来历,你无需提醒。但我得提醒你,三年前你于青衣江中游暗中布设十二道水鬼索之事,可还记得?!倘若你记性欠佳,本尊倒不介意将此事公之于众,传至其他二羌耳中,且看你能否承受得住他们的滔天怒火!”

磐岳耆听闻此言,惊恐得险些瘫倒在地。从其失态的表现便可看出,诗仙渠所言句句属实。

这般阴损缺德之事,竟被青羌第一人洞悉,实在可怖。

良久,磐岳耆才从极度惊恐中回过神来,嗫嚅着嘴唇,满心不甘地说道:“既然仙尊特意提点,我自当遵从。只是这七人若不死,我又该如何向族中众人交代?!”

“这个简单!”诗仙渠蓦然将玉笛插入祭坛裂缝,整座碉楼瞬间剧烈震颤起来,恨不得立刻山崩地裂。

而此刻,七友脚下竟缓缓浮现神秘星阵,与地面上的法器以及大长老磐岳耆腰间玉佩遥相呼应,祭坛中央的火塘猛地喷出十丈火柱,将几种奇异诡谲的图案投射于云端。

“这……”人群中爆发出一道震惊的呼喊,“他们怎会与我羌族的‘十二都天神煞箭’有所关联?!”

紧接着,便有人连声附和:“是啊,如此看来,他们并非罪人,反倒是我们的贵客啊!”

“怪不得方才火祭之时,他们皆能毫发无损。”

顺带一提,这“十二都天神煞箭”,实则是羌族千百年口耳相传的绮丽传说——

自鸿蒙初辟、上古肇始之际,“十二都天神煞箭”便被羌族尊为护族的无上秘宝。其蕴藏的神秘伟力,若破晓曙光,足以庇佑羌族在岁月的惊涛骇浪中,跨越无数艰难险阻,历经重重生死劫波,延续部族的命脉。

然而,悠悠千载,这传说大多隐匿于泛黄卷帙,或流于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其真容仿若迷雾中的幻影,无人得以亲见。

在羌族的古老传统里,但凡与“十二都天神煞箭”产生关联者,若为羌民,族中便会倾尽全力加以栽培,令其为青羌效力,共同维系三羌之间的和谐稳定,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平衡;若来自其他势力,三羌部落皆不可与之结仇作对,反倒要虚心聆听其谏言,博采众长,完善自身。故而,不管产生联系的人出自何方势力,皆被认为是“十二都天神煞箭”在人间选中的使命继承人。

而今,竟陵七友与这天神煞箭的神秘图案产生奇妙共鸣,众人的态度瞬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转变。

大长老磐岳耆仰首凝视着云端那如梦似幻的奇异图案,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变幻不定。心中纵有千般怨怼、万般不甘,可在诗仙渠那磅礴撼岳的威慑力下,就如蝼蚁面对巨龙,根本不敢再有丝毫轻举妄动。

诗仙渠目睹这一切,微微颔首,目光徐徐扫过竟陵七友。刹那间,眼眸深处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欣慰。

“你们既与‘十二都天神煞箭’缘分深厚,便随我返回王都,于静谧之地潜心参悟其中的深邃奥秘,莫负这莫大机缘与天赐使命。”诗仙渠的声音清晰地传至众人耳畔,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竟陵七友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心领神会,心意相通。紧接着,他们整齐划一地向诗仙渠拱手行礼,动作中满是诚挚与敬重,以表深深的谢意。

磐岳耆满脸苦涩,心中暗道:“可恶!就这么放他们走,着实心有不甘!但仙诗渠执意护着他们,所有计划也只能就此搁置。罢了……只能寻机再向使者解释了……”

诗仙渠带着竟陵七友离开后,磐岳耆的脸色愈发阴沉。他匆匆回到自己的居所,从隐秘的暗格中取出一块散发着幽光的玉佩,低声念起晦涩的秘语。

不多时,室内突然闪现出一个黑色的身影,声音冰冷而威严:“事情办砸了?!”

磐岳耆扑通一声跪地,额头冷汗直冒:“使者恕罪,诗仙渠突然插手,他知晓我三年前在青衣江的秘密,我实在不敢轻举妄动。不过,诗仙渠说‘竟陵七友’与‘十二都天神煞箭’有关联,族人们态度都变了……”

那身影冷哼一声:“‘十二都天神煞箭’?不过是个传说,他定是用了什么邪术迷惑了族人。你即刻暗中调集精锐人手,尾随他们前往王都,找机会跟踪‘竟陵七友’。最重要的是,要让海宝儿陷入被动。此事绝不能让诗仙渠察觉。若办不成,你知道后果。”言罢,人影消失。

磐岳耆咬咬牙,起身开始秘密安排人手。

行至半途,诗仙渠骤然停下脚步,神色间浮现一抹凝思,缓缓开口:“诸位小友,本尊心中一直藏着个疑窦,盼能得解。火祭之时,你们引火焚身,却安然无恙,此中缘由,究竟为何?!”

竟陵七友闻言,彼此交换了几眼,眼中皆是茫然。少顷,七友中的沈约握紧手中长剑,剑身轻颤,与他内心的忐忑共鸣。他微微欠身,恭谨回应:“仙尊,此事我等同样深感费解,着实难以言明其中缘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42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