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27章 国子讨说法 文道待振兴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427: the national son asks for an explanation, and the way of literature awaits revitalization.

“这话到底因何而起?”三皇子武承涣一听,脸上的怒意霎时毫无遮掩地全然展露。

这显然就是赤裸裸的污蔑啊!

并且必是某些居心叵测、别有居心的人在背后偷偷操纵和推波助澜所致。

那名国子生上前一大步,激愤无比地大声说道:“三殿下,还用得着谁去讲吗?您到这京城的街道上,随意找个人询问一下,便可清楚知晓事态的严峻性……百姓们的心理,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我等今日前来,就是坚决索要一个说法。哪怕最后闹到御前对峙,我等也绝对不会有丝毫惧怕!”

此语一出,犹如投石入水,顿时激起千波万浪,众生无不情绪激昂,议论声更如潮水般涌来,一发不可收拾。

“没错,我等哪怕拼得御前对峙,也要拼死讨个公道!”

“这般作为,着实有辱‘麒麟之趾’这一无上称谓!”

“岂能让他肆意妄为,若不给个交代,决不罢休!”

“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

众生你一言他一语,声浪愈发高亢,语气愈发激烈,现场氛围紧绷至极点,几近炸裂。

举目望去,凝视这群国子生,海宝儿毅然决然上前一步,挺胸昂首,紧接着挥动臂膀,止住这开水沸腾之势,不禁轻声一叹,由气而笑道:“诸位学子,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说法?我海宝儿就在这里,尽管问询便是。”

须臾之间,国子生们当即终止讨论,看似是在思索海宝儿的提议,然而他们的眼眸中依旧闪烁着疑虑的光芒,亦浮现出些许怒气未消的神态。海宝儿的话之所以令他们瞬间消停,恐怕并非是其言在理,极有可能是在酝酿着更大的刁难。

果不其然,还是起初的那个国子生,跨步走向海宝儿面前,神色泰然自若地说道:“学生吴郡生,斗胆询问少傅大人,您是否当真惧怕那帮青羌的文儒?”

“是,会怎样?不是,又会如何?”海宝儿一反常态,竟然说出一番令所有人都大为惊诧和大跌眼镜的话语来。

吴郡生轻轻挥了挥衣袖,整理一下长衫继而说道:“您身为当朝太子少傅,况且年岁尚在二十之下,理应将我武朝的荣耀视作首重,怎能表现出这般尚未开战便已胆怯的姿态呢。”

“与我有何干系?”海宝儿嘿嘿一笑:“你们方才也说了,我乃外蕃子民。我是否参与,似乎与你们并无直接关系!”

的确,“外蕃子民”一说,正是刚才他所提出的。

“你……你……”吴郡生似乎也未料到海宝儿会如此回答,他被怼得竟然语无伦次起来。“既然少傅大人这般强词夺理,那学生便无法理解其中的行径了。”

“无法理解?”海宝儿气沉丹田,运起内力,正言厉色说道:“你们身为国子生,不在国子学静心读书,竟然跑到‘四夷馆’来聚众闹事,讨要所谓的说法。此举,不单让旁人看了笑话,更是显出你们胆小懦弱,着实愚蠢至极。况‘青云际会’将至,你们不好好筹谋比赛,还指望一个外蕃子民来替你们出头,岂不是既丢了你们国子学的声誉,又丢了作为国子生的颜面。”

说得不错。

唯有实力不济之徒,才会在大事跟前流露出惶惶不安之态;

唯有胆小怕事之辈,才会在困境面前呈现出抱团聚暖之行。

海宝儿的声音虽不洪亮,然而他说出的话语,却分外清晰地在众人耳畔轰然炸响,久久回荡。

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海宝儿紧接着又说道:“我虽身为武朝臣工,但严格来讲,亦算不得真正的武朝人士。所以,倘若诸位国子尚有一丝骨气,就切不可在此处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牢骚不断。若是你们真的认为自身实力不济,我倒是认识几位才子,我相信以他们的才华,定能代替你们为武朝增光添彩。话我已然言尽,诸位国子若是存有疑惑,尽可派遣代表与我们一同进宫,面谒圣上,以求明了真相。”

国子生们闻得此言,皆面面相觑,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此时,三皇子武承涣见时机成熟,赶忙插话道:“诸位国子,海少傅所言不虚。你等皆为朝廷栋梁,应以朝廷利益为重。此次‘青武际会’,关乎武朝影响,望诸位能理性看待,积极筹备,勿因他人唆使而忘却本分。”他声音沉稳,饱含真切,国子们闻听,又多了几分思索。

国子生的本分,乃是潜心笃学,而非沦为某些别有异心之人手中的戈矛!

片刻过后,国子生们开始窃窃私语,或点头认同,或依旧眉头紧锁。海宝儿与武承涣静静等待,神色坦然,满含期待。

他们心中疑虑虽未尽消,但见三皇子殿下与海少傅言辞恳切,有理有据,便也不再多言。

其实在场的每个人心里都无比清楚,这个国家曾历经长达五百年的王侯内乱,早已养成了重文轻武风气,虽说获得了一百多年的大一统和休养生息,然而文道相较于武道而言,依旧萎靡不振,全然未达到其他几国的水准。

这便是青羌胆敢于复现“青武际会”的真正原因和出发点,也是国子生们在得知海宝儿无法代表武朝参赛时所产生的强烈不满情绪。

终于,一名国子生挺身而出,说道:“罢了,我等可派遣代表与殿下一同入宫,然而此事至关重大,我们尚且需要共同商议后再做决定。”

其余人纷纷点头应诺,最终仍旧推选出了吴郡生作为代表,与武承涣以及海宝儿一同入宫面圣。

至此,一场闹剧遂得以终止。

目视着众人离去,立于四夷馆二楼的姜璇玑,朝着旁边“九步无疑”向不悔说道:“师父,您此计着实高明,非但揪出了潜匿于使团内部的奸贼,还彻底绝断了海宝儿代表武朝参赛的念头。”

可“九步无疑”向不悔却微微摇头:“此子的城府已然登峰造极,武朝虽文道败落,但只要有他在,事情便不会那么简单……”

“仅凭国子学的这些个学子,他们能行吗?”姜璇玑轻蔑地一笑道。

“九步无疑”向不悔沉凝摇头:“不错,仅凭这些青涩的国子生,自然无法与我青羌使团抗衡。但你莫要忘了,海宝儿方才提及结识了几位才子。能得他的认可,足见那些人必非等闲之辈。”

姜璇玑听了,点了点头,娇颜凝重:“无论如何,只要海宝儿不参与进来,我们便有极大可能在文比中取胜。至于武比,虽说有些困难,但五胜其三,还是存有希望的。这样一来,我青羌必定能够在此次‘青武际会’中力压武朝一头,让天下人羡慕。”

“那就让他们都好好准备吧,既然要打,那就得打得他们猝不及防,毫无招架之力。”向不悔自信满满地对姜璇玑提醒道,“还有一件事,有关邢耀以下犯上的事,我仍旧建议不要这么快地告知羌王。当前是敌在暗处,我在明处,如果我们按捺不住,只会使他们更为谨慎,到那时再想查清幕后黑手,就会变得难上加难了……”

一炷香后,于皇宫大内。

当海宝儿等人再次来到御书房的时候,这里已然多了两人,他们均是现今武王朝位高权重的一等公爵——

一位是声名赫赫的大将军檀宫檀济道,他身材魁梧,面庞刚毅。他一双虎目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身披重甲,腰挎宝剑,浑身散发出一种威严的气息。

另一位则是当朝帝师,太傅姚声远。他面庞清瘦,双目如星,透着睿智与深沉。一袭白袍,衣袂飘飘,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79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