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2章 气血两亏症 孟郎病情危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302: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 meng Lang's condition Is critical.

第二天,海宝儿早早地起身。经过一夜的休整,他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仿佛换了个人。

通常情况下,今天只有两层考核内容,对于海宝儿来说,应该不算太难。

面对第六层医病救人的挑战,海宝儿心中涌起一股自信。他深知作为一名大夫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而且他在医术上也有着相当的造诣,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迅速通过这层考核。

海宝儿甫一踏入第六层,就惊见一位中年男子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如丝,看样子已经陷入了深度的昏迷之中。从他的体型和手上的茧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习武之人。他的身旁则站着一位约摸二十出头的年轻貌美女子,却不知她与男子是何关系。

“小大夫,恳请您救救我家孟郎!我们已在此恭候多时,他快要撑不住了!”未等海宝儿开口,那名年轻女子便主动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海宝儿微微点头,赶忙扶起女子,随即移步床前,仔细观察病人的症状。

海宝儿先观察了病人的面色、神态和脉象。他注意到病人的面色苍白,神态萎靡,脉象也非常虚弱。然后,他耐心地询问了病人的病史、症状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这位年轻女子如实回答了海宝儿的问题,称其夫君近来常感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时有头晕、心慌之症。本以为夫君一直习武,身体强健,这些小毛病并无大碍。岂料,十天前夫君练武时突然摔倒在地,不省人事。

“在此之前,是否曾寻医问诊?”海宝儿问道。

“小大夫,我已遍访各地名医,然而却都未见成效,实在是别无他法了。如今我和鹤堂怀着虔诚之心,急切地来到无量塔,祈求道法能救他一命。”说着,年轻女子的眼泪已如决堤的江水般奔涌而下。

听完年轻女子的一番诉说,海宝儿不禁眉头微蹙,面露忧色。他伸出右手,再次为病人把脉。只见他轻柔地将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处,悉心感受着脉搏的跳动。他全神贯注地辨别着脉象的虚实、快慢和强弱,努力从这细微的变化中找出病因。

这是“气血两亏之症”!把完脉后,海宝儿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气血两亏之症?”年轻女子听到这个病症似有不解,“小大夫,其他大夫说他得了痹症……”

海宝儿微微皱眉,打断了她的话:“孟夫人,我理解你的担忧。痹症又称孱痹之症,对武者而言,气血两亏乃大忌。气血两亏不仅会导致身体孱弱,还容易招致外邪侵袭,影响人体的防御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在江湖中,许多武者由于长期操劳、负伤或纵欲无度,以致气血两亏,身体日渐虚弱,最终丧命。”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点着病人的手腕,似乎在感受着他体内气血的流动。

在传统医学的概念中,痹症虽是“气血两亏之症”的俗称,但二者在细微处仍有区别,分属不同范畴。痹症种类繁多,犹如后世的癌症一般。但其病根都在于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所致。主要症状有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等。

年轻女子面色凝重,她深知海宝儿所言非虚。她凝视着床上的人,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小大夫,请您务必救救他!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我都愿意!”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

海宝儿看着她,心中暗自叹了口气。他自然知道,自己即将说出的话,既是一个武者对另一个武者的帮助,也是一个大夫对生命的尊重。他一脸严肃地说道:“孟夫人请放心,我定当全力以赴。不过夫人,你相公的气血两亏之症并非轻易就能治愈,需要时间和耐心。还请你相信我,我定会竭尽所能,让他尽快苏醒。”

年轻女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此时,塔外早已聚集的人群中却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有人说:“针对孱痹之症,需用强效药物来治疗。”

另一个人反驳道:“我觉得应该用温和的药草来调理,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不能一下子用太猛的药。”

还有人提出:“也许可以结合针灸和推拿,帮助病人恢复气血。”

众人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争论不休。

然而这些讨论,海宝儿自然是听不到的,所以也没有被这些意见所左右。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经过深思熟虑,心中已经有了治疗方案。

只见海宝儿手法熟练地取出艾灸工具,点燃艾条,在病人的穴位上进行艾灸。他选择了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这些穴位有助于补气养血,调理身体。在艾灸的过程中,海宝儿还轻轻地按摩着病人的穴位,帮助艾灸的热量更好地渗透到体内。

艾灸结束后,海宝儿开出一副草药方剂。他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取具有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功效的药材,如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等。

完成这些操作后,海宝儿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站起身来。他顾不上这是不是考核现场,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塔主,能否安排人为我取一些草药进来?”

塔外的天不绝人听到声音,心中一惊,自然知道人命关天,赶忙回应道:“没问题……”

话还没说完,一位老者竟似从天而降一般,倏忽出现在了门口。他身穿一袭黑袍,衣袂随风飘舞,满头白发和一脸长须也在风中肆意舞动。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他手中握着一根龙头拐杖,目光如鹰般锐利,径直投向海宝儿。

“是二长老!”他的出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引起了塔外众人的注意。

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那位神秘的老者,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惊讶。窃窃私语之声在人群中传开,大家都在议论纷纷:“想不到一向深居简出的二长老,竟会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亲自前来。”

“前辈,您此番前来,可是为送草药而来?”海宝儿被老者的气势所震撼,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行礼,不知该如何打招呼才好。

老人提起拐杖,三步并作两步踱步进来。他疑惑地问道:“海小子,为何不用昨日刚炼制的五子玄天丹呢?它这会儿正能派上用场。”

这声音!

显然是昨天丹药试炼时出现过的那个声音。

“敢问前辈道号?”海宝儿问道。

老者闻言哈哈一笑:“人送外号‘药丹道’!”

海宝儿面露疑惑,前倾身体,追问道:“敢问前辈,‘药丹道’三字有何深意?”

老者轻抚长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回答道:“你有所不知,老道擅长炼丹之术,以丹为药,以药入丹,其中精妙,非‘道’字可道也。故而,江湖人称老夫为‘药丹道’。”言罢,他放声大笑,笑声响彻塔身。

海宝儿恍然大悟,不禁对老者心生敬意。他拱手施礼,道:“原来如此,前辈真乃高人也!”

“不过,老道心中仍有好奇,为何不使用‘五子玄天丹’呢?”黑袍白发的药丹道依然满脸好奇地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7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