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42章 考验兄弟情 行刺背后谋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542: the test of fraternal affection, and the scheme behind it.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自古以来,这样的理念就像一座巍峨屹立、坚不可摧的山峰,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在这一理念的笼罩下,君主与臣民、父亲与儿子之间等级森严,地位差异泾渭分明。这种等级制度堪比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弥漫于天地之间,从庄严的宫廷到寻常百姓家,无所不在,无孔不入。

决然不能出现君不似君、臣不像臣、父不成父、子不为子的混乱局面——尤其在帝王之家,这种观念更是坚如磐石,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皇室成员的灵魂深处,难以撼动。

正因如此,武皇武乾清的召见,无疑为他的三个儿子提供了一个修复父子关系的绝佳契机。倘若有哪个皇子冥顽不灵、一意孤行,那么武皇将会毫不留情地斩断父子情谊,只剩下冰冷的君臣之礼了。

也就意味着,但凡有人胆敢触犯武皇的逆鳞,等待他的必将是死路一条,绝无半点生机。

“二弟,三弟,事情终归要有个了结,不如到我东宫商议一番?”太子武承煜向另外二人发出邀请。

二皇子武承铫和三皇子武承涣听到这话,连忙拱手作揖,神色恭敬,齐声说道:“谨遵太子殿下谕旨。”

见此情景,武承煜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

武承煜迅速伸出双手,将二人扶正,脸上带着诚恳的笑容,“二位弟弟,咱们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如此拘礼。”

说完,他紧紧地拉着二位弟弟的手,迈着大步向前走去。三人的步伐整齐有力,气势非凡,充分展现出兄弟之间的团结一心。

东宫,太子府内。

武承煜有条不紊地吩咐下人上茶倒水,待一切安排妥当后,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目光深邃地看着二人,缓缓启口道:“二弟,三弟,咱们既是一家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士林馆行刺一事,你们各自交出一人,这样我才能向父皇求情,恳请他的宽恕。”

武承铫与武承涣相互对视一眼,确认过眼神,并闪过一丝默契。随后,他们站起身来,武承铫率先开口:“大哥,我负责监管吏部,因用人不当,导致房屋修缮的工匠中出现问题,我甘愿辞去监察一职。同时,对都令史进行问责,交由父皇处置。”

紧接着,武承涣也赶忙起身,言辞恳切地说:“臣弟与二哥一样,也自愿辞去兵部监察一职。由于此事涉及虎擘旧部,所以对现任兵部侍郎进行问责,交给父皇处理。”

武承煜听了二人的话,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这就对了嘛,二位弟弟。”

谁知他话音刚落,就看到二皇子与三皇子面带疑惑地朝他望来,那眼神分明在倾诉:“大哥呀,方才您还说我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可一到承担责任的时候,您却像那安稳的避风港,将自己置身事外,只留我们在风雨中飘摇。”

武承煜面露赧然,从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眼睛快速地眨动几下,这才如梦初醒般说,“哦……对对对,我身为太子监国,却未能敏锐察觉围观人群中潜藏的危机,致父皇身陷险境,实乃罪责难逃。”说着,他顽皮地伸出一根手指,嘴里却稀里糊涂地说,“那我便自罚俸禄,半年,以作警示。”

这一行为,使得武承铫与武承涣二人瞠目结舌,险些惊掉了下巴。

武承涣最先反应过来,他急忙插话道:“罚俸一年,还是大哥思虑周全,小弟自当佩服。”眼神中由衷“钦佩”。

武承铫也随声附和道:“对,罚俸一年,大哥英明。”同时,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满是“谄媚”。

这……

究竟是谁不识数啊?

武承煜心中暗自叫苦,脸上却只能露出无奈的笑容。最终,他只得干笑两声,试图缓解些许尴尬。

可是,他二人却也像着了魔一般,竟然跟着痴痴地笑了起来。

瞧这场景,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或许,这便是皇子间所谓的毫无嫌隙、融洽至极的“兄弟情”吧。只不过,这“兄弟情”在权力和利益的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虚伪。

出了东宫后,武承涣的脸上依然带着委屈和不满。他冲着武承铫发起了牢骚:“二哥,我是越想越恼火,这算哪门子事啊?你我行事皆是父皇授意,可如今呢,我们费了力,啥好处没捞着,反倒双双丢了监察之职。可太子呢,不过是跟着海宝儿去清理赛场的潜在威胁,却仅仅被罚俸一年……”

话未及说完,武承铫赶忙伸出手指作噤声状,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随后,他压低声音回道:“此地不宜妄言。咱父皇深不可测,如此一来,既让我们替他办了事,又不动声色地削弱了我们的势力,细思极恐啊……”

此时此刻,身处内廷的武皇武乾清,虽未亲眼目睹三兄弟间这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但他却独自背手而立,眉头紧蹙,面色沉凝。“无论怎样,士林馆行刺一事,总算有了个初步的说法。老二的人蛰伏于房顶,老三的人隐匿在人群中,太子未直接参与……但尚有一事,极为诡异。除却朕安排的刺客外,那最后一拨打着‘虎擘旧部’旗号的人,究竟隶属于谁?”

他虽未将心中的想法明确表达出来,但他的所思所想,却直截了当地指向了士林馆行刺一事的背后真相——

那两名在房顶欲放暗箭的人,是二皇子武承铫的部署;在人群中率先发起攻击的人,是武乾清自己的安排;人群中的第二拨人,则是三皇子武承涣的布置;至于最后那一拨人的来历,就连武皇自己也毫无头绪。

这般困惑,竟使堂堂一国之君的武乾清也陷入了迷茫。此事着实恐怖至极,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谜团,让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如果海宝儿知晓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必定会深深地折服于武皇的部署和算计。

可武皇这般精心布局,他的目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武乾清缓缓转过身来,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面前那个面容憔悴、神态萎靡的王勄身上。

武乾清神色中流露出一抹忧虑,缓缓开口道:“王公,终究还是未能将‘放山人’引出,看来这出苦肉计,怕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王勄听闻武乾清的话语,脸上挤出一抹苦涩的笑容。他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着,显然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吃力地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不甘,“陛下,老奴着实未曾料到会是这般结局。老奴原本以为,那‘放山人’会趁着臣身受重伤以及檀宫离京之际,有所行动,怎料……”

话未说完,王勄忍不住剧烈地咳嗽了几声,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苍白,毫无血色。

武乾清看着王勄虚弱不堪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他向前迈了几步,轻轻地拍了拍王勄的肩膀,宽慰道:“王公,你为朕鞠躬尽瘁,朕皆看在眼中。这次虽未能成功引出‘放山人’,但你也无需过度自责。”

王勄心怀感激地望着武乾清,眼中闪烁着泪花,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宽宏大量,臣感恩戴德。只是这‘放山人’一日不除,终究是个心腹大患。臣愿再费心思,必定想方设法将其引出,以保陛下江山稳固。”

说完,他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然而伤痛却让他显得力不从心,身体摇晃了几下,险些摔倒。

武乾清连忙伸手扶住王勄,沉声道:“王公,你伤势未愈,不必行此大礼。此事需从长计议,朕信你定能想出良策。你且先回去静心养伤,朕稍后会遣人给你送去一些灵药,助你恢复元气。此外,日后自残诱敌之举,万不可再为,实乃得不偿失。”

宫廷中,权谋的较量如影随形。

武皇武乾清以其高深莫测的谋略,精心编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权力网。他的每一个决策,每一步布局,都蕴含着深意,让人捉摸不透。而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武承煜、二皇子武承铫和三皇子武承涣,在这张权力网中,或主动或被动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60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