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25章 危机悄然至 箭指武乾清

书名:御兽谱 作者:柳元西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8

chapter 525: the crisis es quietly, with the arrow pointing at wu qianqing.

武朝历第一百三十年,孟春之际,逢五马之日。

“东莱建国”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恰似一缕温暖宜人的春风,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传遍世间,跨越山川河流,如浪潮般席卷整个天地。

自此,天下格局悄然发生微妙变化。

这一消息引发无数讨论与天马行空的猜测。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处处皆能听闻人们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热议之声。

在东莱岛上,当这令人振奋的消息传回,数十万岛民无不欢欣鼓舞。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眼中满是对新国家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首任东莱王尚顺义一声令下,各蕃族积极响应,踊跃投身各项筹备工作。他们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参照武王朝的建筑风格与机构架构,紧锣密鼓地推进国家机构的选址与建设工作,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加快国家机构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各蕃族的积极参与为东莱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平和岛国的宫廷内,正值早朝之时。文武百官皆感受到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他们望向端坐在御座上沉默不语的国君平江门,个个低头侧目,不敢正视。

良久,国君平江门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诸位爱卿,对于‘东莱建国’一事,你们有何想法?”

众大臣相互对视,一时间竟无人敢率先发言。

终于,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拱手说道:“君上,东莱建国诚然是一大变数,其未来走向确实难以揣测,但我们也无需过度忧心。”

其他人纷纷随声附和。

平江门微微皱起眉头,问道:“那依爱卿之见,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应对?”

老臣沉思片刻,回答道:“回君上,‘进皇大典’筹备在即,君上可邀东莱王前来。倘若那尚顺义胆敢违抗君上旨意,便是对君上大不敬,届时再兴师讨伐,亦未尝不可。”

平江门点了点头,说道:“此计虽具可行性,但武朝、聸耳和赤山三国均已下昭册封,倘若贸然行动,恐怕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纷争。”

老臣微微一笑,又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众所周知,册封不过是名义上的举措罢了。我平和早有此想法,奈何却被其他三国抢占了先机……正所谓,见怪不怪,乃因多见;言善非善,源于多言;册封频仍,未必为重。平和毕竟与东莱距离最近,即便他们想要增援,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听了这话,平江门似乎有些激动,竟抑制不住地剧烈咳嗽起来。“咳!咳!”咳嗽声一阵接着一阵。

御前宦官急忙想要上前为其舒缓,却被他一个凌厉的眼神狠狠吓退。平江门持续咳了好一阵子,直到面色涨得通红,呼吸都变得急促,才渐渐平息下来。

又过了好一会儿,平江门总算缓过劲儿来。只见他憋红着脸,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坚定,吃力地张开嘴巴,说道:“传旨……从今往后,让大王子平江苡、二王子平江远……参与朝堂议事。身为孤的儿子,理应为平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下首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对这一决定似乎感到十分惊讶,他们交头接耳,低声私语起来。

“肃静!”平江门怒喝一声,接着说:“平和大计,岂会因些许微末挫折便停滞不前。孤不管尔等想出何种法子,务必将这位‘麒麟之趾’争取来为我平和效力。退朝!”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东莱的崛起必然会对平和造成威胁,因此,平江门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平和的利益不受损害。老臣的建议虽有一定风险,但也不失为一种可行之法。

邀请东莱王参加“进皇大典”,可以试探东莱的态度。若东莱王胆敢违抗,那么平和就有了出兵的理由。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各国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东莱建国只是一个开始,东莱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它能否在各国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实现繁荣昌盛,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朝食之时,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云。

一阵震耳欲聋、穿云裂石的鼓声响彻云霄,整个武王朝京城都被这激昂澎湃的声音所震撼。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想要先睹为快,争相目睹这场规模空前、盛大恢弘的“青武际会”。

武皇武乾清身着华美绚烂、雍容华贵的龙袍,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地站在宫殿门口。他身后紧跟着一群文武百官,个个神色庄重,神情肃穆,井然有序。

在雄浑有力的鼓声引领下,武乾清率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朝着宫城南门走去。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蜿蜒绵长的巨龙,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街道上旌旗飘扬,微风拂动。道路两旁,人们摩肩接踵,等待着武皇陛下的驾临。

欢呼声此起彼伏,如浪如潮。

然而,就在队伍踏出宫门的瞬间,局势陡然发生变化。原本严整有序的队伍,刹那间分成两个部分,文官一队,武官一队,分别朝着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昂首阔步地前进。

那场面,真可谓壮观至极!

文官们衣袂飘飘,儒雅风流,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雅士的风度;武官们则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浑身散发着金戈铁马的豪迈气势。

海宝儿初次穿上那件璀璨夺目、无与伦比的九章纹朱色朝服,瞬间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他头戴一顶高冠,其上东珠点缀,光彩照人。

朝服的领袖处,金纹镶边,雍容华贵。宽袖长袍的上衣,尤其是胸口那一副“云龙腾空”的刺绣,贵气逼人。

再看那腰间,系着一条金色宽腰带,腰带两端的流苏摇曳生姿,更增风采。他身姿笔挺地走在武官队伍的最前端,步伐刚健有力,沉稳而自信,威风凛凛。

他俊朗的面容上噙着一抹浅浅的微笑,让人过目难忘。

路旁的百姓们纷纷驻足凝望,他们都被海宝儿所吸引,不禁低声称赞起来。

即便是走在一旁、身着蟒袍的太子武承煜,其风采亦被海宝儿所掩盖。

“好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王啊!”有人不禁感叹。

“瞧他那气势如虹,必定能为我们带来福泽庇佑。”有人随声附和。

……

诸如此类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在街头巷尾久久回荡。

不出两刻钟,海宝儿带领的武官队伍,便已来到宫城西隅的飞羽骑营房所在地。

另外一边,武皇所率的文官队伍,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沿着京城的街道稳步前进。街道两旁的百姓们,被这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紧紧跟随着武皇的身影,眼神中满是敬畏和崇仰,就像看到神明降临尘世。

随着文官队伍的持续前行,百姓们的情绪愈发激昂澎湃。他们纷纷跪地伏身,如海浪一般,层层递进,向武皇致以崇高的敬意与忠诚。

“吾皇万岁!”

“万岁,万万岁!”

武皇立于队伍中央,身姿昂然如松,眼神刚毅威严。他默默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对于这位雄才大略的武皇而言,百姓的拥护爱戴,便是他至高无上的荣耀。

在士林馆不远处,正在修缮房屋的工匠们听到呼喊声,纷纷放下手中的活,站在“搭材作”上,居高临下,远远地注视着武皇的队伍。突然,三名工匠心有灵犀地彼此对视一眼。而后,他们鬼鬼祟祟地离开了人群,趁着众人毫无防备,身轻如燕地飞上房梁,从屋面苫背下摸出几把弯弓和箭矢,纷纷将箭头瞄准了队伍最前方的武乾清。

就在为首的那名“工匠”刚要下达射击的命令时,他们身后蓦地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几人惊诧万分地回头望去,却发现不知在何时,已有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们身后。同时,还有几把寒光凛冽的钢刀,稳稳地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只听得一声低沉而有力的警告声响起:“别动,否则格杀勿论!”

再瞧这些神秘人的服饰,赫然便是天鲑盟谈一殿及其带领的几名工堂子弟。

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他们稳操胜券,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丝毫不给这几人出手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757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