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七零带空间下乡后,我天天吃肉

作者:牛肉锅贴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25章 去山里见识见识

书名:七零带空间下乡后,我天天吃肉 作者:牛肉锅贴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2

过了几天消停日子,方老爷子,发觉这里的狗都养的油光水滑的。

基本上顿顿都有肉和骨头吃,比在城里的人过得都滋润。

孙子孙媳的日子,岂止是“不差”,简直是神仙过的!连带着他这把老骨头,也被这山清水秀、顿顿有肉、温泉暖炕的日子滋养得格外舒坦。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药丸子,塞进了嘴巴里,这才想起,之前孙媳妇给他配的药快要吃完了。

像是感应到了他的心思,沈茉正好端着一个小簸箕从暖棚那边走过来,里面是新摘的几样药草嫩芽。

她一眼就瞥见老爷子手里空了的锡盒,脚步轻快地走过来:

“爷爷,之前的药快吃完了吧?正好该给您配新的了,这药得坚持吃满一年,固本培元的效果才最好.您带回去继续吃,可不能断。”

方老爷子心里一暖,嘴上却习惯性地客气:“这多麻烦啊,费劲,我这老骨头,凑合凑合也行……”

“爷爷,瞧您说的,这有什么麻烦的?”

沈茉嗔怪地看了老爷子一眼,打断他的话,“走,药房就在旁边,我现在就给您配去!”

方老爷子拗不过,只好跟着。

心里想着,乡下地方,药房能是什么样?顶多是个小柜子放点常用药吧。

然而,当沈茉推开后院一间独立、宽敞、窗明几净的大屋门时,方老爷子迈进去的脚顿住了,眼睛瞬间瞪大!

这哪里是“小柜子”?!

眼前赫然是一间极其规整、颇具规模的中药房!

整整两面墙,全是顶天立地的实木药柜!深褐色的柜体打磨得光滑油亮,上面密密麻麻排列着上百个整齐划一的小抽屉。

每个抽屉上都贴着工整的毛笔字标签,写着药材名称:黄芪、当归、熟地、三七、丹参、杜仲……

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一眼望去竟有些望不到头!

屋子中央是一张宽大的、打磨光滑的柏木长案。

案上摆放着成套的铜制小秤、光洁的药碾子、大小不一的药钵、切药的铡刀、筛药的细箩……

甚至还有一套精致的紫砂煎药壶!

每一样器具都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得井井有条。

靠窗的位置,架着好几层竹编的笸箩,里面晾晒着各种形态的药草、根茎、果实,散发的草木清香。

墙角的架子上,还整齐地码放着一些已经炮制好,装在陶罐或玻璃罐里的药材。

“你这里弄得和中医诊所似的,还真是大啊。”

“爷爷,这是青阳专门给我建造的!他说我喜欢弄药,地方小了施展不开,您看这些药柜。”

她指着那密密麻麻的抽屉,“里面都装满了!都是我们自己采的、种的,在这儿给您配药,方便得很,药材也齐全!”

“来,爷爷,我先给您把把脉。”

沈茉收敛笑容,神色变得专注。

她洗净手,坐到老爷子对面,示意他将手腕放在脉枕上。

过了好一会儿,沈茉才缓缓松开手指,脸上露出轻松的笑意:

“爷爷,脉象比刚来时沉稳有力多了!看来咱们这儿的山山水水,还有之前的药,对您身体都很有裨益,瘀滞都化开了不少,我再给您调整一下方子,巩固巩固,吃满一年,保管你身体越来越好,吃饭睡觉都香!”

“我现在吃的就好,睡也也香。”

他也不是没有过过苦日子的,当年打仗,他也是见识到了当时的辛苦,树皮树根啥样没吃过。

因此孙子能让生产队的村民家家户户吃上肉,吃饱饭,那也是有本事的。

更让他心痒痒的是,时不时就有村民拎着刚打到的野兔、山鸡,甚至还有獐子腿,喜滋滋地送到陆青阳家来。

“大队长,后山套子逮着的,新鲜着呢!给老爷子尝尝鲜!”

“今儿运气好,撞见只傻狍子,分您条腿!”

这天傍晚,又有个半大小子送来两只肥硕的野兔。

方老爷子看着那灰扑扑的兔子,终于忍不住了,叫住正在院子里劈柴的陆青阳:

“青阳啊,”老爷子背着手,踱着步,装作不经意地问:“我看你们这儿,山货不少啊?这山里……现在还能打猎吧?”

“咱们这山里,虽然现在主要搞种植养殖,转型了,但林子深着呢,野物确实还有不少,咋了?爷爷,您也想去试试身手?”

方老爷子被孙子点破心思,老脸微热,但随即挺直了腰板,努力找回点当年在战场上的气势,哼了一声:

“哼!怎么?瞧不起你爷爷这把老骨头?当年老子在太行山打游击的时候,你小子还没影儿呢!打几只兔子山鸡,还不是手到擒来?”

“哪能啊!”陆青阳赶紧笑着摆手,眼神却带着促狭,“爷爷您宝刀不老!行,明天一早,我带您进山转转!不过先说好,咱们这儿打猎,规矩多,得守山规,也不能用枪惊了山里的保育动物。”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

方老爷子换上了一身陆青阳找来的、半旧但厚实的棉袄棉裤,脚蹬毡疙瘩,头戴狗皮帽子,虽然打扮得像个地道的老农,但那挺直的腰板和犀利的眼神,还是透着一股子不凡。

陆青阳也收拾利落,背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干粮、水壶、绳索、几个特制的钢丝套子,还有一把锋利的开山刀。

馒头和小灰灰兴奋地在他脚边转来转去,吐着舌头,跃跃欲试。

同行的还有兴致勃勃的沈大爷,他也是一身进山的行头,手里还拎着根结实的木棍。

“老哥哥,走!带你见识见识咱的后山!保管比你当年在太行山打的兔子肥!” 沈大爷豪气干云。

三人一狗,踏着清晨的薄霜,钻进了后山茂密的林子。

一进山,方老爷子就感觉到了不同。

空气凛冽清新,带着松针和泥土的冷香。

脚下是厚厚的落叶层,踩上去沙沙作响。

馒头一马当先,鼻子贴着地面,时不时抬起脑袋嗅嗅空气,尾巴警觉地竖着,像一台高效的生物雷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11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