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零四章

书名: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这是转移实验品的记录。”林雪的声音在井壁间产生诡异的回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诉说,她的指尖突然停在某道划痕上,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悲痛:“昭和19年7月15日转移12名……都是……”煤油灯的光晕晃动,照见井底的反光,是一把锈迹斑斑的柳叶刀,刀柄刻着“松本”二字,刀刃上还粘着片发黄的指甲,那指甲仿佛还残留着主人的恐惧与绝望。

程墨白缓缓拾起刀,就在他触碰到刀柄的瞬间,刀柄突然裂开,露出张卷成筒的油纸,纸上用德文写着一行小字:“若发现此物,去马家沟小学地下室,记住孩子们的样貌。”那字迹刚劲有力,却又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地下实验室的主控室门锁已被焊死,仿佛是邪恶势力最后的顽固抵抗,程墨白眼神坚定,果断地用炸药炸开扭曲的铁门,爆炸产生的气浪汹涌,掀翻了墙上的手术灯,玻璃碎片四溅。

在档案柜的残骸中,防水铅匣的锁芯里插着半截钥匙,正是林曼婷一直挂在项链上的那把钥匙另一半,程墨白逃出半截钥匙拼接了上去,仿佛是命运特意留给程墨白的线索。

匣子里的名册封皮烫着金边,上面写着“昭和19年特别实验对象”。

程墨白颤抖着双手翻开第一页:

“No.1张小山,男, 12岁,哈尔滨马家沟小学三年二班。备注:前额叶切除+记忆植入,1945.8.8转移至长春满铁宿舍”

名册边缘粘着张泛黄的学生证,照片里的圆脸男孩戴着红领巾,笑得露出虎牙,那笑容天真无邪,却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雪的指甲突然掐入掌心,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我当年带的毕业班……他们告诉我是送他们去日本留学……”她的声音哽咽,满是对孩子们的愧疚与悲痛。

四月十日傍晚,长春“满铁”旧宿舍区的烟囱冒着炊烟,空气中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与这片土地曾经的罪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程墨白敲响23号房的木门时,里面传来玻璃器皿碰撞的脆响,仿佛是某种神秘仪式的预兆。

开门的青年右眼戴着黑色眼罩,左手攥着的扳手上沾着机油,他的眼神中透着警惕与坚毅。他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满洲日报》,头条正是昨日关东军司令部爆炸案,那爆炸仿佛是对罪恶的审判。

“林老师让我带句话。”程墨白亮出那页名册,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坚定,“马家沟的樱花开了,她召唤你们回来。”

青年独眼里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被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他扯开衣领,锁骨下的条形码烙印在煤油灯下泛着青光:“No.……我等这天……四年零七个月……”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压抑已久的愤怒与渴望。

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焊锡的焦糊味,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墙上钉着七张照片,每张都画着血红的叉,仿佛是死亡与恐惧的象征。最中间是周墨海的半身照,相框上缠着引线,仿佛随时都会引爆一场复仇的火焰。

青年从床下拖出橡木箱,里面整齐码放着:六管硝化甘油炸药、美制定时雷管、手绘的关东军司令部平面图、标着“菊地”字样的行程表。

他的眼神中透着决绝:“从今天起,我叫‘一号’。”他掀开地板,露出地道入口,“下面还有三个‘同学’。”

地道墙上用炭笔画着歪扭的算式:47- 12= 35。林雪突然跪倒在地,泪水打湿了名册上张小山的照片,她的心中充满了痛苦与自责。

四月十五日深夜,长春原关东军司令部旧址的哨兵听见地下室传来异响,那声响仿佛是正义的脚步在逼近。

次日清晨,人们在废墟中发现菊地少佐的焦尸时,他胸前别着张烧焦的学生证,正是马家沟小学三年级全体合影。那合影仿佛是孩子们最后的呼喊,控诉着这场罪恶的暴行。

尸检报告显示:死者心脏被植入微型炸弹,引爆装置是枚生锈的柳叶刀,法医在刀柄缝隙里发现张字条,上面用童稚的字迹写着:“林老师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家?”那字迹天真而又令人心碎。

同日,林雪收到匿名寄来的包裹,拆开油纸,里面是:半本奉天孤儿院名册、标着“No.2王秀兰”的体检表、装着白发的玻璃管(管身标签:记忆样本No.2)。

体检表背面印着模糊的指纹,经比对与731部队的“特别移送”档案完全一致,玻璃管的白发在显微镜下呈现诡异的蓝色,与程墨白在哈尔滨发现的药剂残留相同,仿佛是罪恶的印记。

最令人心惊的是名册最后一页的借阅记录:“1946.3.15借阅人:史密斯博士,所属单位:盟军司令部医疗组”。林雪用柠檬水涂抹纸面,显出被擦去的原记录:“转移目的地:京都圣路加医院”。她的眼神中透着愤怒与坚定:“他们还在继续他们的罪恶!”

窗外电闪雷鸣,狂风呼啸,仿佛是天地在愤怒,程墨白在闪电中看清地图上新标的红圈,奉天孤儿院现在挂着“联合国儿童救助会”的铜牌,那铜牌仿佛是一层虚伪的面纱,掩盖着背后的罪恶。

五月一日的松花江畔雷雨交加,江水奔腾,仿佛是正义的呐喊。废弃仓库里,煤油灯照出五个身影:独眼的“一号”张小山(16岁)、佝偻的“三号”赵铁柱(锅炉工)、脸带疤痕的“七号”周文英(女护士)、戴眼镜的“十一号”陈默(16岁)、双手颤抖的“二十三号”王德发(厨师)。他们锁骨下都有相同的条形码,那是罪恶的烙印,但他们的眼神却燃烧着相似的火焰,复仇与正义的火焰。林曼婷展开奉天地图时,陈默突然说:“那里现在有美国兵把守……但我知道排水管路线。”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程墨白擦亮火柴,火光照见墙上新贴的照片:京都圣路加医院的美国医生正在给儿童做检查。照片边缘用红笔写着:“下一个目标:找回所有47个同学。”那字迹仿佛是正义的誓言,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为那些无辜的生命讨回公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4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