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壹拾一章

书名:逆光谍影 作者:北宋杨六郎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9

最令人震惊的是第三张照片:1950年6月25日的《纽约时报》头版校样,标题是“朝鲜战场发现新型细菌武器”,配图中穿白大褂的美国医生手里拿着的,正是标着“抗-d”的蓝色药剂瓶,报纸校样的边栏处用红笔画了个问号,墨迹尚未全干。

药剂瓶标签上的批号与张小山脊髓液样本的编号只差一位数字,医生的胸牌被故意遮挡,但露出的字母“w“与麦克阿瑟医疗顾问的姓氏缩写一致。

那一刻,林雪和程墨白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阴谋正在悄然展开。

七月十日夜,煤油灯发出昏黄而温暖的光芒,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榻榻米上,那影子仿佛是他们命运的轮廓。

煤油灯的玻璃罩上有细小的刻度,转动到特定位置会在墙上投射出密码。

林雪用柠檬水显影的名单显示:47名幸存者(包括已故的张小山和陈默),12名在逃战犯(其中7个名字被划掉,墨迹未干),参与掩盖罪行的盟军官员(首名是麦克阿瑟的医疗顾问)。

名单的纸张是美军专用便签纸,水印显示产自东京的盟军司令部印刷厂。

名单背面粘着张小山1943年的日记残页:“今天松本教授说,真相要等到10年才会...”字迹在此中断,纸页边缘有干涸的泪痕,仿佛是张小山未尽的泪水。

日记残页的背面用血画着一个箭头,指向“1950.6.25“这个日期。

七月十五日清晨,长崎港的薄雾如轻纱般弥漫,幸存者们排成一列,脚步沉重而坚定地登上开往上海的轮船。

林雪为每个孩子戴上绣着编号的护身符,里面缝着解毒剂的最后一份配方,那护身符仿佛是他们生命的守护神。

护身符的布料来自张小山生前穿的实验服,内衬上缝着写有各自名字的布条。

轮船的舷梯上刻着几道新鲜的划痕,连起来是“小心“的英文。

程墨白注意到“二十八号”李阿福的左手小指缺了一截,正是当年陈默的伤口特征,伤口处涂着蓝色药膏,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那一刻,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欣慰,有悲痛,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轮船鸣笛时,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悄悄塞给程墨白信封。信封的邮戳是长崎,但纸张的纤维分析显示产自美国。

里面是一本1950年的中国日历,6月25日那天画着红圈,旁边写着:“纽约见”。日历上的红圈是用特殊墨水画的,遇热会变成蓝色。

鸭舌帽男子转身时,程墨白瞥见他后颈有个条形码纹身,样式与林曼婷的胎记一模一样,程墨白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知道,新的战斗即将打响。

夕阳西下时,程墨白和林雪站在海边。松本日记的副本被装入铅盒,缓缓沉入张小山遇难的海域,铅盒里除了日记副本,还有一小瓶南京的泥土和一朵干枯的栀子花,那铅盒仿佛是他们与过去的一场告别。

林雪的婚纱头巾被海风吹起,露出下面已经完全愈合的条形码疤痕,那疤痕仿佛是她曾经遭受的苦难与折磨的见证。

疤痕在夕阳照射下呈现出淡金色,是解毒剂完全生效的标志。海浪拍打的礁石上,刻着张小山和陈默的名字,字迹还很新。

“该开始新的战斗了。”程墨白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两人无名指上的戒指在夕阳下交相辉映,仿佛是他们爱情的誓言与使命的象征。

远处的海平线上,1950年的第一缕曙光仿佛已经刺破云层,那曙光带着希望与力量,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两人的戒指内圈新刻着“1950.6.25“这个日期,是用松本实验室的钻石刻刀刻的,程墨白的西装口袋里装着那张纽约时报的校样,已经折成了纸飞机形状。

林雪的和服腰带里缝着一张船票,目的地是旧金山。

1950年7月8日,纽约港第42号码头

海风裹着柴油味和鱼腥气灌进程墨白的衣领,他斜倚在生锈的集装箱上,指间的船票被汗水浸出褶皱,\"SS marine Falcon\"的烫金字已经斑驳,就像三天前《纽约时报》上那张被反复揉搓又展平的照片,照片上麦克阿瑟叼着玉米芯烟斗,标题赫然写着\"将军誓言圣诞节前饮马鸭绿江\"。

\"你该卧床休息。\"林雪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伴随着医用剪刀的金属碰撞声,她白大褂的下摆沾着几处蓝色污渍,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珠光。

\"38.2度,淋巴细胞计数是正常值的三倍。\"她将压舌板扔进垃圾桶,不锈钢器械砸在铁皮桶底发出\"当\"的脆响,\"典型的'雪号'变异株感染,1943年哈尔滨的冻伤实验室培育的第一批。\"

程墨白咳嗽着直起身,港口的探照灯扫过他苍白的脸:\"确定是原株?\"

\"千真万确。\"林雪从公文袋抽出一张显微照片,黑白影像上布满雪花状晶体,\"这是今早从唐人街那个病死的水手肺部提取的,你看这些六边形结构,\"她的指甲在某个特征点上敲了敲,\"只有用满洲的冻土样本才能培育出这种晶格。\"

十点钟方向,一个穿驼绒大衣的日裔男子正站在报亭前看《华尔街日报》。程墨白假装系鞋带,透过集装箱的缝隙观察那人摘手套的动作,此人左手无名指第二节指骨缺失,切口呈现出教科书般精确的30度斜面。

\"标本A-19。\"程墨白低声说,喉结滚动着咽下血腥味,\"奉天实验室1944年12月的活体解剖记录里,有个朝鲜游击队员被切掉无名指时,刀口就是这个角度。\"

林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她指尖的温度比平时高出许多:\"看他的怀表链。\"

金质表链在阳光下闪烁,末端挂着枚小小的铜钥匙,在钥匙柄上刻着\"大连卫生研究所\"的片假名,程墨白想起去年在汉城缴获的文件照片,同样的钥匙曾打开过存放\"樱雪\"孢子的冷藏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9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