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史上最年轻的道门大真人

作者:三寸光 | 分类:玄幻 | 字数:0

第1222章 并非天灾

书名:史上最年轻的道门大真人 作者:三寸光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05

宋良温直勾勾地盯着吕盼,他不理解怎么会这么巧。

一个溢春楼的姑娘而已。

怎么就能既暴出了宋良和的本性,又将宋家的这套吃人术引了出来呢?

莫非宋家这是被做局了?

红杏就是这个埋进宋家的钩子?

吕盼和方瞒既然来到了宋家,这局肯定是做了,不过红杏姑娘可不是他们埋在宋家的钩子,而是一个顺水推舟的巧合。

至于为什么这么巧,这就是道一宗天下行走的能耐了。

天生道胎。

一举一动暗合天数。

吕盼总是能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在过去的年月中,他常常为这种天数而苦恼,觉得自己就像是这天数的提线木偶。

所以刚刚下山的时候,吕盼想要融了问道剑进有鹿书院当儒门弟子。

便是因为起了叛逆之心,想要摆脱这天数。

只不过。

天生道胎的吕盼其实在起这念头时,便知道自己成不了。

在问道于天下之前,其实吕盼更在问自己的心,若这天数如此,他这一生究竟算什么呢?不过在行走天下时,尤其是经过江扬郡一役后,年轻的道人想通了。

若这天数要他做的事。

是对的。

他便照着做了,能有何妨呢?

若是顺着本心,吕盼本就该来这一趟宋家,难道就因为天数也推着他来,他便故意逆反,不来了吗?

如今的吕盼已经放下了这一愁思。

或许等到某一天,当天数与本心相悖时,这愁思才会再次浮上心头。

不过天数也只是推着吕盼,但宋家具体做了些什么,便是他和方瞒二人这段时日以来搜集整理出来的成果了。

尤其在这三天里有了徐道兄的加入,诸多藏在世道如此之下的症结,吕盼和方瞒都没看出来,徐道兄却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来。

“……唉,借二还三,比起借一还二甚至还三,似乎是公道了,但仔细算算,你们就会发现这哪怕是借二还三,每年五成的利息,仍然是高的可怕。”

“江湖中人可能觉得自己能够一遇风云便化龙,化龙之后,这还个二三算得了什么?但是哪有那么多人能够化龙呢,天下百姓多数都是早起晚归春种秋收,过着十年如一日的平淡日子,这收成自然没什么大变化。”

“每年五成的利,便是在饮鸩止渴,今年解难,但明年便是风调雨顺了,这关却也难过。”

“再说这市价,既然这鹤离郡是在宋家的掌控之下,连大夏朝廷都难以插手,那这市价是多少,还不是宋家在暗中操弄,粮价高时放,低时收,这百姓哪里还得起,没了地,可不就得变成难民。”

“说是天灾,几场大雪算多大的灾?为何多出这么多难民,是因为百姓手里存不下余粮,但为何存不下余粮呢,这便要看看宋家,柴米油盐布匹草纸……这些与鹤离郡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之物,都在宋家的掌控之下,无声无息就把百姓手里的余粮给拿走了,当然剩不下来。”

吕盼回忆着这三日里徐道兄说过的点点滴滴。

在那些时候,他才发觉到徐道兄竟然对这世道与民生,洞悉得如此彻底。

难怪就连有鹿书院的院长都称其一声先生。

儒生要的毕竟是治国济世。

可不只是一两篇诗词文章,几段传世经典而已……

“红杏姑娘,知道为什么你家还不上吗?也是因为宋家,是宋家在控制着鹤离郡,风雨不顺不过是天灾,但如果有人利用这风雨来侵吞田产,这天灾便已经成了人祸了。”

吕盼的这一句话,自然引来了一众江湖义士们莫名其妙的眼神。

吴有奎不满道:“你这道人,这是在说什么胡话呢?你就算可怜这姑娘,但她的惨也是老天爷不长眼,怎么能算到宋家的头上?宋家做什么了,要没宋家,她早就饿死了!”

众人都是点头附和,议论纷纷。

觉得吕盼这话好生没道理,这怎么能怪宋家呢?

就连宋家武天骄都不例外。

甚至是钱子逊也有点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唯有宋良温冷汗都落下来了。

失策了。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一开始就该让宋良和杀了这两人,就算在这些江湖义士心中埋下了疑点,但也好过现在就被揭穿宋家这么多年以来是如何悄无声息的吃人。

现在杀人,还来得及吗?

宋良和注意到周围这些原本依附于宋家的江湖义士们,虽然点头附和着吴有奎的话,但神情之上却流露出思索之色,就知道已经来不及了。

现在杀人,这些义士们恐怕不会坐视不管。

诚然。

宋家双四品,足以把这些人全杀了,但这就已经失去了纠集起这些义士的意义了。

吕盼沉声说道:“世道从来如此,便是公道的吗?你们知不知道,这借二还三的利息,究竟意味着什么,折算市价,这市价又由谁把控,鹤离郡的百姓存不下粮,难道是百姓们都好吃懒做不肯干活……”

徐年在这三天里,告诉了吕盼他们,宋家是如何利用世道遮掩,将一个个百姓,不见血的生吞活剥吃进肚子里面。

吕盼在这宋家大宅里,便将徐年告诉他的这些宋家吃人术,都一一剖析出来,讲给了这些江湖义士,这些已经被宋家通过义士宴筛过一遍的少侠大侠们,或许有些莽撞,但也绝非是驽钝痴傻。

事情到了这份上,若是还意识不到宋家的问题所在,他们这些年闯荡江湖,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吴有奎愣愣地说道:“都是宋家?这……真的假的,宋家这样做和吃人有什么分别?照理这么说,难道鹤离郡的难民,全都是宋家导致的?这不可能的吧,或许……或许红杏姑娘她家只是个巧合吧,宋家……宋家的善名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会……”

吕盼轻声说道:“不说十成十吧,或许却有些人是天灾所为,但你们仔细想想,鹤离郡这几年风调雨顺,几场大雪就多出了这么多难民,这当真只是天灾吗?至于巧合……红杏姑娘出现在这里,确实是个巧合,但她的经历,可不是什么巧合。”

与此同时。

在宋家大门外,有一位老儒生带着一群面黄肌瘦的难民,敲了敲宋家的大门。

“苦梅书院梅子理,今日路过鹤离郡,听闻这些难民之事,有所不解,特来向宋家拜访请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963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