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作者:恋上尘世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我的一等功

书名: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作者:恋上尘世美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2

“就你还想和中科院合作,中科院愿不愿意跟你们厂合作,还是另一回事~!”

哪怕红星厂研制了64式格栅装甲,研制出65式防弹背心,眼看66式车载火炮也即将定型生产,但跟国家最顶尖的科研院所相比。

红星厂,还远远不够格,这不是级别上的问题,而是顶尖科研院所,和军工厂,担负的任务,本质就并不相同。

邵主任不是在打击李峰,而是实话实说罢了,人家根本看不上眼这种低级项目,哪怕李峰那么看重晶体管,但国家的大方向,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改变的。

“未来战场,出现核冲突的局面有多大,不瞒在座诸位,我曾经在前几年,提供过局部地区可能发生冲突的提前预警~!”

“那时候,可能没有任何人相信我,因为,我只是一位从西南军区,退伍回来的一位普普通通的驾驶员罢了~!”

“但有一个人信了,调查部京城站某一位,相信了我的判断,仅仅因为,我是从那边回来的,他们抽调人员,搜集对手的情报,于战前,把相关信息及时汇报给了上级,那一次,揍的非常漂亮,我因此获得过一等功~!”

虽然,自己只是个上校军衔,虽然自己只是个厂长,面对这些各部门的大佬,但李峰已经做好了,赌上自身的一切,来撬动晶体管,集成电路的科技之路。

面对普通人,他会回避这个一等功的具体来历,但面对他们,李峰敢于自信的把自己的战略判断能力,给显露出来,不亮亮招牌,真以为自己稚嫩。

“李峰同志,你是在炫耀自己的资历么,能在这间会议室里的,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军功章,我抽屉里也有一堆~!”

“我不是在炫耀,我只是在讲述事实,我当下还可以再做出一次判断,当双方都持有原子武器,都具有原子武器反击能力,那么,双方都会在冲突发生时,清醒下来,核冲突,至少在往后30年,并不会上演,你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

“我们不是小日子,国土狭长,我们有广阔的国土,也就意味着广阔的战略纵深,工业基础已经具备,人口八万万人,占据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总量,可能会面对核欺诈,但是,不可能面对核战争,所以,继续在电子管上,进行深入研究,是否有这个必要,诸位首长可以好好考虑~!”

李峰背过教鞭,神色莫名的看向了邱主任,战略核潜艇到底有没有上马,一旦上马,哪怕到时候只是试射一枚,世界的格局,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你对电子管技术,就这么不看好?”

另一位首长,停下了手中的笔,歪着头打量着李峰,说来说去,把战略判断能力都摆上台面,直接目的,不还是因为对于电子管技术的不看好,想要把它的最后一点优势,化为乌有。

“电子管技术,目前以上弊端,还有个是最严重的,它无法小型化啊,首长,我卡车的内部冗余就那么大,要装上炮,炮弹,人员乘员舱,发动机,电池,我这些都可以装上去,电子管设备,比如用于计算的计算机,我可以说,永远塞不进车载火炮中,也就无法做到,第三代智能化操控。”

李峰摊了摊手,表情一脸无奈,他的目的确实很简单,显示出自己的战略判断能力,为晶体管摇旗呐喊,一旦武器装备这一块,普遍采用了晶体管作为发展路线,那么对于电子管的投入,相应就会减少。

“其实我们可以套用公式,不光是车载火炮,乃至坦克,战机,甚至是战舰,都将会从第一代机械化操控,到第二代电气化操控,一直到第三代智能化的演变,这些装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要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整体布局,电子管能做到么,但晶体管和电路板的组合,可以做到~!”

提到这里,首长们有的已经开始动容,有些开始皱起了眉头,他们一开始都盯着车载火炮在这里掰扯,没想到,这种发展方式,是适配其他武器装备的,一语惊醒梦中人。

目前来看,国内的武器装备,确实隐隐有向第二代电气化发展的趋势,不够明显,因为,还有部分装备依然是仿造老大哥的,但去过苏联那边,就能了解人家已经进入了第二代电气化操作。

如果,未来真的像李峰所说,第三代进入到智能化,岂不是意味着,老大哥的科技路线已经出现了问题,按照电子管发展下去,就进入不到智能化的演变。

李峰这番话,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丁伟在军事学院的论文答辩上,‘大放厥词’的场景,只是目前双方的态度,已经不如当年,才显得,看起来没有那么的离经叛道。

“你还知道计算机?”

“怎么会不知道,首长,技术员可推崇了,人的反应速度,终究没有机器来的快,不论是手摇计算机,还是电子管计算机,或者晶体管计算机,现阶段的战争,还是靠人,但下个阶段,就是靠武器代差了,再下个阶段,敌人甚至还没有见到,可能己方的重要港口仓库等设施,就已经被摧毁~!”

“这可比原子武器,来的震慑性要大多了,打掉的不是人口,而是反抗战争的潜力,无声无息间把你的武装给解除,等投送地面部队的时候,已经毫无招架之力,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战争改变,就像我前面说的,牵引火炮,还在挖驻锄呢,车载火炮发射的炮弹,已经打过来了~!”

“我们目前的车载火炮,面对智能化的车载火炮,这边步话机还在接受指令,射击参数还没报给瞄准手,方向舵还没摇起来呢,对方摁一摁,再摁下一个确认键,打完收工~!”

“战斗机也是的,往后还会用机枪,在近距离搏斗么,那是二战时候的事儿了,视距之外,导弹发射,完成摧毁,这些计算能力,是光凭人可以完成的么,完不成,得借助前沿的科技,分秒间,完成了摧毁,武器装备的损毁比,能达到几十到几百比一~!”

在座诸位的首长,听完李峰的发言,脑海中尝试模拟出那种战争场面,都忍不禁咽了口唾沫,此时再看向李峰时,目光已经十分锐利,此子恐怖如斯,断……

“首长同志们,我是自己人,我是爱国的,你们不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我呐~!”

李峰对于这些目光,也是发自心底的有些发怵,舔了舔嘴唇,他说的是实话呐,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差别,可不是数量就能弥补上的。

“我们目前的工业基础已经具备,但基础打的再多,再好,那是基础,基础总归是要向上发力的,电子管和晶体管,是未来的两个主要方向,一但选错,可以回头,但重新拾捡起来,等于又得重新开始,这种时间上损失,对于我们这种本就落后于人,又奋起直追的国家来说,才是最大的损失~!”

邵主任此时都忍不住陷入到了思考中,他也没想到,今天的李峰,会玩的这么大,本身只是一个关于车载火炮的是否规模化生产的会议。

但从李峰口中,延伸出去的内容,却比车载火炮,要来的重要的太多,正因为他听懂了李峰话中的意思,才越发如此感觉。

现在,基础在向上发展的环节中,确实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即将迈出去的一步,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这就未免让他这个国防工业办公室的主任,有些后怕,也有些害怕,电子管和晶体管,原来并不是随便二选一,而是选中了一个后,资源倾斜,另一个就会面对可能被放弃的境地。

一旦放弃,当发现这条路,走错了,可能真如李峰所说,又得重头再来。

“首长同志们,说到头来,我们服务的是部队,提高官兵的战斗力,那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产品的落地,不论是电子管还是晶体管,谁能完成率先缩小化,能为我们部队装备服务,那我们部队就用哪个?”

“不能因为,电子管受核战争电磁干扰的影响较小,咱们就全盘投入,它如果无法缩小到正常体积,我指的是装配到卡车,坦克,战机中,那它就注定无法承担下一阶段历史的使命~!”

“那就有了最简单的衡量标准,谁体积小,谁能规模化普及列装,那我们只能用哪一个~!”

看起来是选择题,其实是必选题,电子管如果能缩小,小八一电台也不会采用晶体管和电路板,貌似李峰没有给出答案,实则已经给出了答案。

只需要首长和领导们自行去求证,自然容易获取那唯一的答案。

他们的日常工作,都是围绕着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李峰描绘出的未来战争场景,仿佛近在眼前,谁也不愿意承担装备一旦落后的责任,哪怕只是可能。

只要部队方面先行醒悟过来,自然会推动地方,晶体管的秤盘上,就会多出一块砝码。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22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