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作者:恋上尘世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知青大返城

书名: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作者:恋上尘世美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3

到了年底,787厂进入了最繁忙的时间。

刚从市劳动局开完会的李峰,开着尚未还回去的红色小达拉,回到了厂里。

“刘秘书,通知下去,中午临时开个会,人事科这边一二把手,还有各车间一把手也都召集一下,时间定在一点钟,让他们抓紧吃饭。”

匆忙喝了口水,香烟都来不及抽一根,李峰就走到秘书办那边交待起了任务。

回到办公室,从档案柜里取出前些天统计上来的数据,坐到了椅子上,看着文档中的数据,捏起拳头,轻轻的锤了锤脑袋。

头疼~!!

十月份才接收了一批二百三十多人的部队退伍转业人员,安置到各个车间的岗位中。

现在,随着大批知青开始返城,为了维持社会基本的秩序稳定,安抚好他(她)们,厂里又得扩招一批临时工。

对,没有正式工作的编制,但必须挤出来三百八十个岗位,用以安排这批返城的青年,保障他们有一个基本的收入,维持生活。

地方的国营厂,在这之前,一批批的扩充下,已经人满为患了,一根针目前都塞不下去。

街道社区的那边,甚至连一个摆大碗茶的摊子,都得安置二三十号人。

修剪子,呛菜刀,修鞋子,织毛线,哪怕是以往谁都看不上的,糊火柴盒的那种,只要能暂时糊口,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

城门楼子跟前的广场上,都有人推着板车,开始卖起了萝卜,由此可见,就业的形势到底有多严峻。

好吧,现在许多下乡知青,已经快到中年了,岁数基本和李峰都差不多大了。

城市的吸引力,对比农村,还是令许多知青们怦然心动,但他们没有考虑到,回城之后能做什么。

目前政策上已经允许子女提前接父母的班,但那时候,谁家不是生几个孩子。

像老刘家,老阎家,一家三四个的情况才是普遍现象,五六个的也不在少数。

父母的年龄也许还尚未到退下的时候,但为了子女,许多人迫不得已,只得提前退下,让出工作岗位。

随着一批批人潮涌进京城,各单位,可以说,已经把能榨干的潜力,全给榨干了,一个人的工作,两个人做,这种号子都喊出来。

国家毫无意外,负担起沉重的压力,压力再下到李峰这些厂领导身上,那就更是直观了。

前些日子,有些回城知青挑挑拣拣,合作社还不愿意去,感觉街头去卖茶,吆喝揽客丢面子,随着人员一批批涌入,后面更是连大碗茶都塞不下人了。

连红星787厂这样的军工厂,都开始要站出来挑担子,分担分担地方上的就业压力,但一下数百临时工的安置,还是让李峰一阵头大。

一个月哪怕就十几块工资,支出这一块,对厂里来说,又是一笔开支。

“喂,姜校长,一点要个会,你这边,不行中午也过来一趟~!”

“还能是什么事情,知青安置,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我现在才发现,把分厂分流出去,还不如留着~!”

背靠在椅子上,李峰也没办法,压力再大,任务交待下来,配合地方工作,他也得抻头干,唯一能咬死的,就是正式工名额,得留给退役转业军人。

因为,部队精简整编的方针大势所趋,给经济发展让路,精简下来的人,回到地方上,军工企业,也是一个大的人才沉淀池,还有公安系统。

最明显的,街头指挥交通的交通警,一个十字路口,都能看到俩。

“考驾照的多了,对厂里来说,是好事,趁着能垄断的时候多收学员,等个体户都能开驾校的时候,可就没那么好干了~!”

“别不信,个体户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至少现在政策明确支持,往后啊,人家先找个单位挂靠,别的单位也有车,你干这行这么多年,多少单位眼馋咱们厂的钱袋子,能不知道么?”

“反正公交公司那边,应该是有这个打算,你还是早做准备为妙~!”

心情不好的时候,能忍住让姜校长心情好么,大趋势下,谁都阻拦不了,还想像以往那样,躺在糖罐子里,李峰可得好好提醒他。

那头接电话的姜校长,直接扔掉了手中的指甲钳,顿时也感觉有一丝不妙。

驾校虽然能安排的人员不多,但它学费收的不少呐,别的单位要是在这种情况下,嚷嚷着要办驾校,平安驾校就不再是京城唯一了。

看看当下国营厂面临的压力,再联系李峰口里那上面刮下来的风声,这事情就不是也许,搞不好是肯定的事情。

联系完驾校,李峰掰着手指头,修车保养的临时工这边,安排收个二十来个,科目一来个十几个讲课老师,扫厕所,打扫卫生,好了,将近六分之一能解决了。

再次拿起了电话,李峰直接打到了老葛那边。

“最近怎么样,粮食局家属楼那边,抽出一批建筑工,问题不大吧?”

“我记得密云那边的液压件厂好像也找过你们,想在密云那边建家属楼是吧,不行分成两个队伍,没办法,上面传达下来指示,得兜着几百号人,你这边至少带着一百个,好歹吃住人家厂里能解决,能给厂里减轻不少负担。”

“好,就这么说,你联系他们厂里,项目部这块,调宋易城去那边当项目经理,你带着盯着一点,尽快做好安排~!”

没有了一二三分厂,但红星厂好歹还有点底子。

李峰歪点子说来就来,现在各单位都开始大规模搞集资房,福利房,但建筑工程这一块,红星厂搞的最早。

不光是建筑人员,施工人员,被工程兵一批批带出来了,而且运输科换下来的卡车,都去了建筑公司。

不说名动京城,但各家单位想建房,首选的还是红星建筑公司。

怎么说,这些回城知青们,学会盖房子的手艺,也比学修剪子呛菜刀要来得实用的多。

中午匆匆吃完了午饭,各车间一把手,人事科的人员,都汇集到了办公楼一楼会议室中,看到人事科姚科长的到来,大家也大概猜到了中午的会议内容。

等李峰到来,各部门一把手都熄灭了烟头,目光汇集了过去。

说实话,对于部队退役转业的干部,战士,厂里接受抗性并不大,在部队的培养下,一个个至少会服从命令,多一些,产量也能提高一些。

但听到是回城知青后,一个个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并不是歧视不歧视的问题,部队退伍的,至少身家清白,不用担心泄密的问题。

红星厂早已不是当初的国营厂,各车间,都有保密生产的任务,像是导弹车间,改造车间,总装车间这种,完全不适合不经过筛选,就让人进去。

“多的话我也不说,好消息是,三百八十个人里,平安驾校接收六十个人,建筑公司那边,接收一百人,还剩二百二十人,需要消化掉。”

“不是,我这还没……!”

姜校长有些懵,这还没理清头绪,李主任这边就硬塞了六十个给他,至于建筑公司,盖房子的建筑工,别说一百个,安排两百个,都能消化。

“姜校长,这是好消息,你想不想听听,坏消息是什么?”

被李主任的话给吸引了注意力的老姜,此刻人都麻了,六十个人呐,驾校目前才多少人,对他来说,已经算是坏消息了。

“坏消息是,对我们来说,这只是第一批,年后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大规模回城的知青,其他单位已经撑不住了~!”

李峰的这句话,直接让会议室炸开了锅,每个部门的一把手,此时都感觉头皮有些发麻,人事科这边的姚科长更是张大了嘴。

“金主任,缝纫车间那边,增加二十人,防弹背心的生产线,还能再增加二十人,保卫处那边增加三十人,二百二减七十,还有一百五,剩下的,各车间平均消化。”

“不是还有物资科那边么,还有货运站那边,也可以消化一部分……!”

导弹车间那边,有些不乐意,平均下来后人数就没那么多,但还有十来个人,他们车间保密性太高,不太想要这批知青。

李学文摆了摆手,替李峰开始说话,作为曾经的后勤处长,升到副厂长的时候,依旧负责后勤这方面的工作。

“先这样安排吧,我会挑政审没问题的给车间,至于后勤这块,第二批人员下来的时候,无论是有多少人,我来解决,你们生产部门就不用承担了~!”

李峰主抓生产,已经把第一批人强制消化在生产线这边,那到第二批,那就轮到他负责的后勤这块来解决了,但想到可能还有第三批,他也挺难受的。

明年部队方面精简下来的人员,无疑要更多,红星厂这是要一点点被撑大,谁都跑不了。

“下午我得去总后方面开会,你们自行商谈,名单方面姚科长去劳动局去领,下午不干别的,把这些事情,给解决,明年有明年的事情~!”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813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