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作者:恋上尘世美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凤凰涅磐,老树开花

书名: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作者:恋上尘世美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3

红星787厂的机关办公楼,看起来更破旧了一些。

红砖的墙面,历经岁月的洗礼,一楼已经零零散散,布满了黑绿色的青苔。

顶部凸出的房檐木制吊顶,部分区域的木头已经开始老化,涂刷上去的厚厚的一层腻子粉,脱落后甚至透过缝隙能看到上边的瓦片。

配上地面碎裂的水泥壳,从外表看起来,已经逐渐成为了一幢破旧不堪的老楼。

时间改变的,不止是干部们容貌上的变化,从这幢楼进进出出的人员,反而越发年轻。

大浪淘沙,一批批干部从这幢楼里退了下来,一批批年轻干部又重新顶了上去,楼虽老去,但内部的脏器却在重新焕发着生机,宛如枯木逢春。

六十年代中后期,进入厂子的大学生们,从当初的懵懵懂懂,到现在走向中层管理岗位,逐渐填充进红星厂的骨架之中。

当初他们属于外来人员,普遍缺乏资历,那时隐隐的排斥感,在十年后来看,已经不是问题。

干部的传承体系在这中间被打乱过一阵,但在保卫处的以及部队领导的关怀下,近些年,重新步入了正轨。

北门的大铁门已经打开,时代的列车冒着浓浓的白烟,在铁轮与钢轨的摩擦声中,驶入了厂区。

货运站经过几番改造后,布局比以往轧钢厂时期,更为合理,从以往的煤炭,钢铁,到如今的卡车,重炮,装甲底盘和坦克底盘。

运输科编制在此期间,进行过一轮扩充,但依旧没够上处级编制,但比正常的科室规模无疑要大上许多。

以往需要抽调运输司机来卸车,经过调整后,已经有了专属的卸车人员,他们还得装甲、坦克驾驶的技能。

又一批川汽红岩的越野重卡,承载在货运平板上,送到了货运站点。

相比十年前,厂里分到一辆越野卡车,运输科的司机们得打破脑袋去抢,现如今,已经全部更换为了型号稍许有些差别的卡车,但都是红岩厂的产品。

“这次好像比以去年多了一些,贾队长?”

看着北门外,被卸下的一部分列车平板,明显要车头重新接驳转运,手底下的驾驶员,好奇的跟贾海杰聊了起来。

保卫处的巡逻人员,已经从北门出去开始沿着铁路线进行巡逻,贾队长摸着胡茬点了点头。

“是多了一点,让大家伙抓紧点,中午天能热死人,也要注意安全~!”

“前三十辆,开到总装车间门口的马路上,等二班的人,下午把停车场那边的挪到平板上,再卸后面的~!”

拿着毛巾擦了擦脑门上的汗,贾海杰心态有些着急,他本来就是急性子,从开长途卡车的岗位,到车队管理岗。

卡车来的一多,占的地方就多,得利用有限的空间,辗转腾挪,跟消方块似的,卸一批,上一批,再卸下一批,把调度站马站长给出的空间,给利用到极致。

随着列车平板缓缓倒入指定位置,卸车的驾驶员,一个个开始帮着掀起篷布,卸下三角轮挡,贾海杰最后猛吸了一口香烟,扔在地面后,朝着车头方向走去。

“大家麻溜一点,中午食堂加餐,有肉,去晚了可就只剩汤了,吃完饭抓紧把运输科停车场那边的的给送过来~!”

现场有条不紊的开始展开,接到指示的班长们开始分配起任务,贾海杰从货运站签字领到车钥匙后,一个个开始分配。

负责押运的战士和红岩厂的工作,在货运站交接完毕后,一个个开始往五食堂走去,吃完后,给他们安排的集体宿舍楼,还能休息休息。

以往,卡车从货运平板得利用侧方位停车,技术不到家,或者一个不小心,前车轮就容易掉落出去,需要人员在下面指挥,卸载速度也很慢。

经过改造后,卸车方式就改变了许多,不用打方向盘,只要一辆辆卡车从列车尾部的水泥斜坡倒车下去即可。

只是这个位置,占据到了靶场的一部分,从靶场开出来的t-54底盘,拿掉炮塔后,从上边看,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大洞,就连这里,都被安排成为了停车场。

半地下的半场,已经彻底改造成了地下靶场,上边从当初的预制板,已经变成水泥浇筑,测试时的枪声,乃至火箭弹的产生的噪音已经控制到极低。

上方不光停靠着还未改造的自行火炮的底盘,还有部分已经改造好的,只是要按照批次转运,一个批次的生产还未结束。

当初伫立在靶场的65式37毫米高射炮,被研发车间的职工们,充分开阔脑洞,安装到了一辆63式装甲车身上,成为了787厂又一个支线产品。

自行高炮,只是红星厂折腾出来的这玩意比苏联石勒喀河自行高炮,少了两根高射炮管,配置的防空雷达,还在测试中,尚未拿到生产批号。

就算拿到,因为防空火力的先天不足,也远远落后于苏联的石勒喀河,算是为进一步研究验证,提前收集各种数据。

按照技术处的想法,或者说李主任的想法,这种类型的多管火炮,未来会被加特林旋转式火炮给取代。

至于加特林旋转火炮,国内某单位,还在研制中,入乡随俗,名字称之为格林高炮。

李主任目前还没心思放在这里,高射炮只是属于炮兵中很小的类别,主流,未来还是在防空导弹方面,高射炮的先天不足,造成它只能在低空组成防空火力网。

要知道几年前的mG-25(狐蝠),都已经能飞到三万米的高空了,那个飞行高度,都可以看到地球的外部轮廓弧线,炮弹可进入不到这种高度。

“我们不求三万米高空击落地基,车载式,至少能达到万米高空,人员便携式的防空导弹,至少能达到直升机的起降高度,5000米吧?”

“欧阳懿,萨姆-3,和pL-2的火箭燃料,你也了解过,燃料方面,是你的强项,远程火箭炮那边达到射程规范要求,你暂时可以转入这边,这一点,可以作为你下一步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的主流都在研究空空导弹的类型,但地空导弹方面,也是可以掺和一手的,特别是便携式,未来搞头很大,单兵防空是一个方向,我们半导体研究所,有雷达厂,防空的细分领域里,未来逐渐将占据大头~!”

授课的李峰,手中的教鞭敲击在黑板上,从远程火箭炮(导弹)方面,抽掉的精兵强将,此时又要开始拉磨了。

受限于技术原因,远程火箭炮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瓶颈,跟燃料已经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命中范围的缩小,这一块短期内很难攻克,需要半导体计算机技术的加持,以及操作控制系统的打磨。

李峰抽出时间给他们上课,依旧是以往的打法,在细分领域努力,别人攻克大方向,787厂再结合兄弟单位的技术,进行深度研发。

主要就是对体积进行缩小,导引头精密化,配合车载雷达,对低空领域,进一步开发。

“经济上也要考虑,到目前为止,我们部队已经精简了七次,控制军费开支精简整编,以后是大的趋势~!”

“就跟卡车炮一样,相比起用坦克底盘开发的自行火炮,要更便宜耐造,部队方面,那就是喜欢,对于国防的经费占用少,作用大,那就可以获得大规模列装的机会~!”

“便携式的防空导弹,未来注定也会成为一个主流,配属方面,在我看来,甚至下放到营或者连级别,与高射炮组成一个前线防空网。

“过程肯定很困难,但一旦打开了局面,就会跟卡车炮,防弹衣,远程火炮一样,成为咱们厂,又一个拳头产品。”

李峰说出口的话,在座的人员,都一笔笔记在了本子上,红星787厂,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靠的,就是李主任一个个整出来的活。

特别是在精简整编这个大趋势之下,很多军工厂,已经逐渐勉强维持,工资也渐渐开始不稳定。

但红星厂依旧保持着发展的势头,没有去想着生产电风扇或者雪糕来过日子,工资能按时发放,就是因为这一个个拳头产品,是其他厂无可替代的。

“同志们,上一阶段,我们也挺过来了,厂里,尊重技术人员,也把大家保护的很好,一个个产品落地,获得了部队方面的多次表彰。”

“但我们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军工企业,吃的是国家饭不错,但也要有危机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落后的产能逐渐将会被淘汰,代表着的,是一个个军工厂面临关门倒闭~!”

“我不是在说大话空话,这是新形势新时代下的趋势,一个过于臃肿的企业单位,只会低头吃大锅饭,按照指标埋头生产,不在研发上抬头看路,等大锅饭吃不下去,国防经费负担不了的时候,他们是首先面临淘汰的。”

参会的技术人员一个个面色凝重,他们也经常去其他单位互相学习,以攻克厂里的技术难点,对于外面的变化,还是可以敏锐的察觉到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402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