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

作者:今人发指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74章 小县城

书名: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 作者:今人发指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7

康新斯县位于肯塔基州北部,距离底特律四百公里。

肯塔基州一向没什么存在感,不像隔三差五就有怪新闻上电视的俄州,就连社交媒体都不怎么报道这个地方,在热闹的北美大陆上显得有些寂寞。

在1930年的时候,一名叫做哈兰·山德士的人在自己的加油站里售卖炸鸡,二十多年后的1952年,他在路易斯维尔创立了后来大名鼎鼎的连锁快餐品牌“肯德基”。

肯德基的英文本名就是“肯塔基炸鸡”,于是“肯塔基”的名号也随着快餐店的快速扩张而广为传播,总算有了一点知名度。

不过把州名和快餐品牌绑定也有一点“副作用”,当外州人听到“肯塔基”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流口水。

艾莉婕也是如此。

和冷敬分别后,她向南来到了肯塔基州的地界,看见公路边的“肯塔基州欢迎您”的路牌,立马就觉得肚子饿了。

根据上次从硬盘里获得的情报,她的下一块硬盘就在肯塔基州,只是不知道具体位置,还得自己找。

“肯塔基州这么大,急也没有用,先解决晚餐再说吧。”

这样想过,她便转动方向盘进入公路旁的加油站。

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的很多快餐店都开在加油站里,一般没有堂食,只有一个外带的窗口,等个几分钟就能出餐。

给皮卡车加满油之后,艾莉婕排队来到窗口,看着墙上的菜单,最后要了一份鸡块、一盒小份薯条、一杯可乐。

等餐的空隙,她翻出手机查看冷敬的位置,发现他从中午开始就一直停留在康纳利大厦。

康纳利大厦的俯视图上有一个红色警告框,上面写着“ddd封锁区,请绕行”的提示,显然有什么不好的事正在发生。

艾莉婕有些担心,立刻点开通讯录想要拨通男友的电话,却发现怎么也接不通,对方似乎开启了飞行模式。

“也许他找硬盘的地方信号不好,一会儿再打电话试试。”

这样想过,她便伸手拿过打包好的食物,驱车离开加油站。

康新斯县的规模很小,只有一家汽车旅馆,离加油站很近。

旅馆由一个本地家族经营,平面上呈c字布局,总共有两层四十多个房间,院子里停着几辆外地来的车,只有寥寥几个客房亮着灯。

艾莉婕把车开入“c”字缺口,停车后订了一个房间,打算一会儿到县城转一转收集下一块硬盘的线索,晚上再回来休息。

听说客人要出去逛一逛,坐在柜台后面的白人大妈把钥匙递给艾莉婕,嘱咐道:

“小姐,在镇上逛的时候,千万别靠近西边的那栋蓝房子。”

尽管康新斯是一个县,但当地人还是习惯叫“镇上”。

“那房子有什么问题吗?”艾莉婕问道。

大妈点了点头,老花镜上的链条也跟着摇晃,“呵,那房子里住着一个杀人犯,我们平时都绕着走,离远一点总没坏处。”

一听这话,艾莉婕更纳闷了,又问:

“既然是杀人犯,那为什么没被关在监狱里?”

不料大妈却乐了,笑道:“这有什么好稀奇的,杀人犯都能当总统或者议员,逍遥法外的人多得是。”

随后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神秘兮兮地说:

“你不知道,那栋蓝房子里原本住着沃克一家。他家有三兄弟,老大约瑟夫、老二莫西、老三伊萨。”

“老三伊萨原本是这家最有出息的那个,在波士顿读过大学,后来去纽约在一家证券公司任职。据说他当年赚了很多钱,豪宅香车应有尽有,打算把一家人都接到纽约去。”

“但老大约瑟夫自尊心作祟,说什么都不愿意走,一家人最后也就没去成。”

“你懂的,搞金融来的钱来得快去得更快,昨天富得流油,今天穷得吃土,结果没过多久,伊萨就破产了。”

“他还年轻,按理来说暂时破产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把心态扶正,以后就不愁东山再起。”

“可伊萨却接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落差,精神出现了一些问题。再加上他把家里的积蓄赔得一干二净,在纽约付不起房租被赶了出来,宁愿在街上流浪也不敢回家。”

“后来老大约瑟夫听说弟弟在纽约流浪,就自己开车六百多英里,在纽约找了足足半个月,终于把伊萨接了回来。”

“约瑟夫这人自尊心是强了些,但对弟弟是真没得说,回来后闭口不谈已经发生的事,还给伊萨找了一份修车的工作,情况慢慢回到了正轨。”

“结果在伊萨回来后的第二个月,邻居们一连有好几天没有见到沃克家的人出现镇上,电话也打不通,于是就上门查看情况。”

“当时开门的是伊萨,他笑着说父母兄弟都去旅游了,留他一个人看家。”

“邻居们一想就觉得不对劲,镇上的治安还算不错,看家这种事给邻居说一声就行了,完全没必要留人下来。再说伊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算不去上班,也总得出门买食物吧?”

“于是邻居们马上就给本地的治安官反映了这个问题。”

“治安官和伊萨聊了几句,觉得情况很不对劲,于是搞到了搜查令进入沃克家。”

“结果,他在冰箱、地下室里,找到了大量打包好的「人体碎块」,又在后院的草坪里挖出了沃克一家人的头颅。”

“消息传了出来,整个镇上的人既恐惧又愤怒,人们围住警察局,要求严惩伊萨。”

“但神奇的是,三个月后开庭,陪审团竟然认定伊萨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免除了他的死刑和终生监禁。”

“后来伊萨在精神病院里软禁了三十年,最终还是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被放了出来,戴着电子脚镣回到自己家。”

“回家以后,他把自家的房子涂成了蓝色,每天深居简出,就靠着哥哥约瑟夫的遗产度日。”

说到这里,白人大妈扶了扶老花镜,惋惜道:

“不瞒你说,伊萨年轻的时候长得很帅,镇上的不少女孩都暗恋过他。可没想到后来他变成了一个恶魔,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艾莉婕从这话里听出了一股“我曾经也喜欢过他”的意味。

谢过大妈的提醒,艾莉婕回到自己的房间,用炸鸡和可乐应付了晚餐。

休息片刻后,她走出汽车旅馆,步行探索县城。

县城很小,不到一个小时艾莉婕就把主要地点逛了个遍,可惜没有收集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想着再过两天就该到生理期了,于是在回旅馆之前,她进入一家药店想买一些卫生棉。

结账的时候,艾莉婕闻到了一股很浓的酒气。

她环顾四周,看到一个邋遢的白发大叔正在货架之间徘徊,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

大叔抬起右脚,

不经意间露出黑色电子脚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