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

作者:今人发指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14章 炼化

书名:北美留学,我在末世猎杀伪人 作者:今人发指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27

冷敬一直以为“熔炉”是一种具象化的物体,和高温、钢铁有关。

然而万万没想到,“熔炉”这个代号源于一个抽象的概念。

早在1908年,剧作家赞格威尔的戏剧《熔炉》就将美国描述为“上帝的坩埚”,来自世界各地的族群在此熔炼成“新美国人”

芝加哥在19世纪中期因为运河和铁路而兴起,到20世纪初形成钢铁、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的工业布局,在二战到50年代的十多年间达到鼎盛,成为和匹兹堡、克兰齐名的“钢铁之城”。

作为方兴未艾的工业城市,彼时的芝加哥吸引了来自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到此发展,整个城市都浸泡在炽热的“美国梦”之中,所有人都幻想着能够在此得到“平等的机会”发家致富。

在那种激昂向上的时代背景下,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欧内斯特·伯吉斯提出了着名的“同心圆理论”。

他以当时的芝加哥城为蓝本,研究整个城市的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模式,将其从内到外划分成五个环带,分别是中心商务区(cbd)、过渡区、工人居住区、良好住宅区、通勤区。

按照这种模式划分,整个城市看起来就像是五个重叠在一起的同心圆,故此得名。

而巧合的是,炼铁的核心设备“高炉”刚好也有五层。

高炉既可以按照物理构造分成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底,也可以按照功能区域划分成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风口回旋区、渣铁聚集区。

因为这层抽象的关系,便有人把芝加哥城称作「熔炉」。

熔炉通过高温将金属矿石化为液态,分离杂质并且重塑形态,芝加哥也通过层层功能区筛选它的居民,试图将不同族裔、人种熔炼到一个城市之中,重塑为“美国人”。

然而,“同心圆理论”也好,“美国梦”也好,都只是一种特殊时代下的产物,时过境迁,现在的芝加哥城市发展早已远远超脱了“同心圆”模式,“美国梦”也早已随着衰败的工业区一同褪色。

直到现在,不同的族群像矿石一样被倒入芝加哥的大熔炉,也远没有如同想象的那样完成金属般的融合,许多族裔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拒绝融入昂撒所主导的“美国”文化。

有人认为,这些“非美国人”就是导致美国衰落的重要因素。

那么,怎么才能让那些冥顽不灵的“非美国人”变成“美国人”?

正是这个问题直接促成了卡尔斯滕“熔炉”计划的诞生。

在这个计划中,卡尔斯滕将部分受控制的伪人引入社会的某些关键岗位,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操纵,他们将整个芝加哥变成了一个巨型研究所,试图在这里找到用最小的成本就能完美控制整个社会的方法。

可见,

这个抽象“熔炉”的本质并不是把不同的东西融合于一体,而是通过高温彻底排除「杂质」。

菲尔茨所创立的克鲁斯公司有非常明显的康米主义倾向,卡尔斯滕动便使用手腕,将这点星星之火彻底扼杀在摇篮。

黑帮可以存在,瘾君子、站街女、流浪汉也可以成群结队,但康米主义这种可能会真正威胁到cpAc的“毒瘤”必须及时根除。

为了保命,这个软蛋研究员一股脑把所有知道的内幕全都一股脑招了,说:

“芝加哥就是一个巨型舞台,而我们就在这个舞台的后台,也就是「控制台」下面工作。”

“控制台和城市之间有七十多个连接口,随时可以通过这些入口将伪人释放到任何区域执行任务,也可以将任何不服从管教的人类拖进这些入口,再秘密用伪人替代他们。”

“所以,‘熔炉’就是芝加哥,芝加哥就是‘熔炉’......”

听完这些,冷敬感到非常震惊,他想了想又问:

“那‘消防员’和‘熔炉’又是什么关系?”

“呼,呼......”研究员被冷敬压得喘不过气,缓了好一会儿才接着说:

“我们顺便在这里研究他的「皮肤」能力,只不过由于人类的科技过于落后,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非常缓慢。”

“现在与其说是在研究,不如说是在想尽办法把他困在这个地方,不让他乱跑。”

“我们几乎无法在物理层面困住菲尔茨,只能从心理层面做文章,想办法让他产生‘厌世情绪’,然后用伊莉雅的生命作为筹码。目前看来我们的策略很成功,他只能乖乖待在控制台的地下建筑里。”

如果研究员说的是真的,那么菲尔茨就并非冷敬想象的那种“无敌之人”。

伊莉雅是克鲁斯的养女,克鲁斯又是对菲尔茨影响最大的人,菲尔茨一定非常珍视伊莉雅,而不是伊莉雅自己说的那样她“无足轻重”。

难怪不得一个软弱的“女王”能够坐稳黑帮的头把交椅,原来是卡尔斯滕有意保住她的性命以此控制菲尔茨。

可仔细一想,冷敬又觉得这种说法似乎有漏洞。

“据我所知,菲尔茨本身并没有过人的力气,你们把他绑起来不就行了?”他质疑道。

“不,他的皮肤非常特殊,能挣脱一切物理上的束缚,”研究员抽了抽鼻子,“因为他的皮肤里有一种足以颠覆整个世界认知的微观粒子,我们到现在也只挖出了一点皮毛。”

“什么粒子?”

研究员想了想,尽量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说:

“我们用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菲尔茨粒子’。物理学中有四大基本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引力,而电磁力负责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反应,在基本粒子之间很常见。”

“打个比方说,你把两个手掌贴在一起,宏观上来看好像已经完全贴合,但在微观上,相邻的电子却没有真的‘贴在一起’。”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外围电子带负电。当两手掌靠近时,两边的电子云首先靠近,因同种电荷相斥,会产生强大的排斥力,阻止原子核直接接触。所以在宏观上两个贴合得再紧的手掌,在微观上它们的原子核也会因为这种电磁斥力隔着相当远的距离。”

“除了这种斥力以外,原子之间还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能够在不同的原子之间搭建起化学键将其组成分子,这也就是为什么无数原子能够聚合起来形成你完整的手掌。”

“也就是说,原子间的互斥力让你没有坍缩成很小的一团,而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又让你不至于化作一盘散沙。”

研究员说的这些话相当于给冷敬复习了一遍高中理科知识,有些英文单词比较陌生,但稍微想一想就很容易听懂。

站在外面的三个臭皮匠直接听傻了,还以为这两人在叽里咕噜地说什么外星话呢。

见冷敬没有吱声,研究员最后说道:

“但菲尔茨粒子却拥有独有的‘菲尔茨力’,它超越了已知的四种基本力。”

“在微观上,这种力能够选择性地排斥任何基本粒子,并且让两个菲尔茨粒子之间牢不可破,其强度甚至超越原子核的强相互作用力。”

“在陷入危急情况时,菲尔茨会无意识激活自己体表上的菲尔茨粒子,给自己披上一层金刚不坏的薄膜。”

“这层薄膜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割开原子核,”

“所以,”

“我们根本无法用物理手段束缚这样的菲尔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