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 分类:武侠 | 字数:53.2万字

第96章 朝堂惊雷

书名: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7-22 08:07

在繁华壮丽的京都皇城中,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气氛。金碧辉煌的龙椅高高矗立,皇帝端坐在其上,他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皇冠,不怒自威的面容令人心生敬畏。

朝堂之下,一众大臣们按照各自的官职和地位分列两侧。他们有的神情肃穆,有的面无表情,若有所思。

与往日不同的是,那位长期以生病为由告假在家、许久未曾上朝的兵部尚书柳楠,今日竟然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这朝堂之上。众人不禁纷纷侧目,对他的突然到来感到惊讶不已。

“启禀陛下,微臣有要事禀报!”只见兵部三品怀化将军柳无回神色凝重地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快步走到宫殿中央,单膝跪地,抱拳高声说道:“扬州方面传来紧急军报,广益城新任都尉张远谋竟然胆大包天,率领所部兵马公然谋反,并已经成功割据了广益城!此等行径实乃大逆不道,罪不可赦啊!这份军报于昨日便已火速送抵宫中,还望圣上万万早做决断,以免局势进一步恶化!”说罢,柳无回将头深深地埋下,等待着皇帝的回应。

“启禀陛下,关于广益城所发生之事,实则另有不为人知的内情啊!”只听得一声高呼传来,众人循声望去,但见一名身着绯红官服之人一步迈出,神情肃穆地拱手施礼后,紧接着开口说道:“陛下您曾下旨令吏部员外郎马怀洛大人暗中调查扬州漕运衙门一事,并交由我大理寺共同督办。近日,我们刑部接到了来自大理寺探子的重要线报。”

这名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说:“原来,马大人在深入追查之后发现,这广益城的漕运衙门竟然私自藏匿了大量的兵甲弓弩等违禁之物,而且还与当地的护城兵马司相互勾结!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位新上任不久的都尉,虽说是初来乍到,但实际上却与前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想必是他担心自己的罪行被揭露出来,于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领手下士兵起兵造反啦!恳请陛下对此事详加彻查,以正国法!”此人正是刑部大理寺寺监,张国明。

皇帝身着龙袍,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高位之上。他的面容冷峻如霜,深邃的眼眸犹如寒潭一般冰冷,令人不敢直视。此刻,他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但却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威压,仿佛整个朝堂都被他的气势所笼罩。

除了适才说话的二人,其他下方站立着的众多大臣们,则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只是低垂着头颅,小心翼翼地偷瞄着上方那位高高在上、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帝王。

此时,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晨光斑驳,映照出每个人脸上的微妙情绪。

福王,这位自福州回来便不显山露水的亲王,忽地从自己的位置走出来,步伐沉稳,衣袂轻扬,宛如古松独立于风中,自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威严。

他的目光,温和却锐利,轻轻掠过那位额间已渗出细密汗珠的太子,眼神中带有莫名的意味。

向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行过一礼,福王的声音,高亢而洪亮,如同夏日里滚滚的雷声,瞬间填满了整个大殿:“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斗胆请问大理寺寺监大人。”言罢,他微微侧身,目光直指大理寺寺监,那双眸子里闪烁着智慧与洞察的光芒。

“众所周知,漕运衙门,本是管理漕粮运输之机构,平日里与兵器甲胄无缘,犹如往来商贾之手,不沾刀兵之气。试问,若无外力相助,仅凭广益城护城兵马司一己之力相护,何来的胆量,敢于私下囤积兵甲,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此等行径,若非背后有更为强大的势力撑腰,恐怕难以成行。”福王的话语,字字珠玑,句句掷地有声,如同锋利的刀刃,轻轻划过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留下一道道难以磨灭的痕迹。

他的话语间,既有对事态的冷静分析,也不乏对朝局暗流的深刻洞察。大殿之内,众人皆屏息凝神,静待大理寺寺监的回应,而空气中弥漫的那股紧张与期待,仿佛连时间都变得缓慢起来。这一刻,福王以一己之力,不仅将话题引向深入,更是在无声中,为这场宫廷风暴,添上了一抹更为复杂的色彩。

“启禀圣上、福王殿下,”张国明,大理寺寺监,此刻身形微微颤抖,仿佛背负着千钧重担,额头与后背的冷汗已将他的衣衫浸湿,脸色苍白如纸,声音也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臣,臣……实在是不敢妄加揣测,更不敢轻易作答。”

张国明的回答,如同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压抑。

众臣哗然,交头接耳之声四起,有的面露惊讶,有的则眉头紧锁,显然对张国明的反应感到意外。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仿佛被无限放大,成为了众人揣摩局势的线索。

福王微微皱眉,目光如炬,直视着张国明。

而皇帝,则依然端坐龙椅之上,面容沉静如水,眼神深邃,仿佛早已洞察了一切,只是静待事态的发展。

“张寺监,”突然直接,兵部尚书柳楠走出人群,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大殿的喧嚣,直击人心,“你身为大理寺寺监,职责所在,便是查明真相,维护朝纲。今日之事,关乎国家安危,你岂能因畏惧而不言?”

张国明闻言,身体更是一颤,几乎要跪倒在地。他深知,柳楠此言,既是对他的提醒,也是对他的威胁。在这权力的旋涡之中,他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张国明也明白,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慌乱,再次开口,声音虽仍带着颤抖,却已坚定了几分:“臣,臣虽不敢妄言,但臣定当如实而言,绝不辜负圣恩。”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再次安静下来,众人皆将目光聚焦在张国明身上,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言语。而这场宫廷风暴,也在此刻,悄然进入了更为激烈的阶段。

张国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重负全部吐出,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那位此刻低头不语、仿佛与世隔绝的太子,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了千锤百炼:“据臣麾下探子紧急汇报,马大人派遣谢侍卫,在潜入漕运衙门进行秘密侦查时,竟意外发现了羽林军的踪迹。”

说到这里,张国明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似乎想从他们的表情中寻找一丝共鸣或理解。然而,大殿之内,除了沉默,还是沉默。每个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下文。

张国明只能继续说,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据查明,前后两任广益城护城兵马司都尉,竟然都是从羽林军中提拔上来的,且他们之前都在东宫担任校尉之职。”

说到这里,张国明把头埋得更深了,仿佛要把自己完全隐藏在阴影之中,根本不敢抬头。他深知,自己所说的话,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滔天巨浪。

羽林军,作为太子的亲军,一直以来都是太子殿下最为信赖的力量。而从羽林军中提拔出来的人,更是太子亲自挑选的精锐。如今,羽林军的踪迹竟然出现在广益城和漕运衙门,且这两处还私藏了兵甲。而太子提拔的人,在得知东窗事发后,竟不惜领兵造反,以求自保。

张国明说到这里,声音已经低沉到了极点,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斤。他太知道这些话意味着什么了。这简直就是直接说太子私藏兵甲,意图谋反,结果被人撞破,手底下的人为了自保而领兵造反了。

大殿之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异常沉重,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张国明的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破了宫廷的平静,也刺破了每个人的心防。接下来,将是一场怎样的风暴?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却又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