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75章 秦承煜

书名: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7

暮春的细雨斜斜地飘着,十七岁的秦承煜蹲在滴水的芭蕉叶下,用炭笔在青石板上推演《九章算术》。他的青衫下摆已被露水浸湿,却浑然不觉。

忽然听见回廊传来铁链摩擦的声音,抬头看见御前侍卫四使之一的青龙使程若山站在木香花架下,腰间别着鎏金龙头流星锤,锁链末端的铁球在雨中泛着冷光。

\"殿下,\" 程若山单膝跪地,锤头轻触地面发出闷响,\"这是陛下新赏的端砚。\"

承煜缓缓起身,广袖拂去膝头水渍。雨丝顺着苍白的下颌滑落,在剑眉星目间凝成细碎的水珠。他的容貌承袭了他母妃的鹅蛋脸与挺直鼻梁,却因常年药香熏陶,透出超越年龄的清癯与沉稳。

秦承煜打开砚台夹层,果然发现半卷《惇叙录》,书页间夹着张字条:\"戌时三刻,御花园梅林。\" 字迹是皇帝的。

秦承煜转身而走,青衫被风鼓起,勾勒出少年清瘦却挺拔的身形。他的皮肤因长期服药略显苍白,却在细雨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眉骨处有处淡青色胎记,形如弯月,为这张过于精致的面容添了几分英气。

程若山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十多年前那个抱着玉兔闯进御花园的小皇子,如今已长成能在暴风雨中独撑东宫的少年。

时间转瞬即逝,戌时三刻的梆子声在雨中闷闷响起,秦承煜拐过飞檐斗拱的长廊。御花园朱漆大门在眼前洞开,他忽然瞥见门后阴影里闪过鎏金龙头 —— 是程若山的流星锤。

梅林深处,皇帝倚在汉白玉石桌旁,手中握着半卷《惇叙录》。他的明黄龙纹伞盖斜斜支在肩头,雨水顺着伞骨滴落,在青石砖上砸出铜钱大的水洼。

\"虎牙儿,\" 皇帝沙哑的声音惊起两只灰雀,\"你迟到了半盏茶。\"

\"虎牙儿\" 源于秦承煜七岁时换牙期,总爱呲牙扮老虎逗皇后开心。以往每次在御书房唤这个名字,皇帝都会下意识摩挲龙纹案几上的虎牙状玉镇纸。

秦承煜低头看去,才发现自己在梅林小径上留下的脚印,竟与皇帝的靴印重叠。他跪在湿滑的青石路上,膝盖很快被雨水浸透:\"孙儿给皇爷爷请安。\"

\"起来吧,\"皇帝站在新抽嫩芽的梅树下,看着由蓝袍侍卫临摹呈上的纸张,上面是秦承煜之前用枯枝在松软的泥土上画出水利图。\"这是你改良的水转连磨?\"

\"回祖父,\" 承煜垂手而立,\"若用此磨,东宫每日可多磨三石麦面。\"

皇帝忽然剧烈咳嗽,帕子上的血迹落在新绿的苔藓上如同红梅。承煜不动声色地将药方塞进石缝:\"孙儿新得一味润肺的偏方......\"

\"你知道朕为何召见你?\" 皇帝打断他。

\"孙儿知道。\" 秦承煜从怀中掏出半卷《惇叙录》,\"孙儿在书中读到 ' 父不慈则子不孝 ',却也记得 ' 祖有贤孙,则族不坠 '。\"

皇帝猛然抬头,看见承煜眼中映着梅林新绿,恍惚与当年的皇后重合。他忽然明白,这个孙子才是真正继承了皇后聪慧的孩子。

皇帝将临摹的水利图铺在石桌上,枯枝般的手指划过图纸边缘的血迹:\"你用沉淀池解决泥沙淤积,却为何要在齿轮间刻上《惇叙录》的纹路?\"

秦承煜垂眸望着石桌边缘的象棋残局,白子 \"将\" 的位置被朱砂描成殷红:\"回皇爷爷,孙儿在《惇叙录》里读到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便想着...\" 他忽然压低声音,\"若将九族礼法融入器物,或许能...\"

皇帝猛然攥紧玉镇纸,虎牙状的雕饰深深陷入掌心。二十年前,皇后正是用这方镇纸压住他草拟的立储诏书。\"你皇祖母当年总说,你父皇像块不开窍的顽石。\" 他的声音忽然哽咽,\"没想到真正继承她聪慧的,竟是你这个小雏鹰。\"

秦承煜注意到皇帝龙袍下摆绣着的并蒂莲暗纹已褪成浅灰,那是皇祖母最爱的花样。他不动声色地将青瓷瓶转了半圈,瓶底 \"惇\" 字暗纹与石桌残棋的 \"安\" 字恰好连成北斗形状。

“皇爷爷!”秦承煜蹲下身来,手中紧握着一根略显干枯的树枝,小心翼翼地在满是泥泞的地面上勾勒出一个沙漏的形状。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在那简易的图案之上。

“孙儿经过反复推算,已经找出了从京都前往燕州府城的最短路径。此路需穿过……”话说到一半,秦承煜突然止住了话语,目光瞬间聚焦在了皇帝身上。只见皇帝原本平和的面容陡然一变,那双深邃的眼眸像是被什么东西刺痛一般,瞳孔骤然收缩起来——这可是皇帝发病的明显前兆啊!

还未等秦承煜反应过来,皇帝已然伸出左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心口,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伴随着每一声咳嗽,点点猩红的血沫从他口中飞溅而出,星星点点地落在了一旁摊开的《惇叙录》泛黄的纸页之上,宛如一朵朵盛开在寒冬中的红梅,触目惊心。

秦承煜见状,心中大骇,急忙跨步向前,双手稳稳地扶住皇帝摇摇欲坠的身躯。由于动作过于匆忙,他的衣袖随之大幅度摆动开来,不经意间,一枚温润洁白的玉观音吊坠悄然从他的衣襟内滑落而出,晃晃悠悠地悬于胸前。这枚玉观音乃是当年皇祖母临终之前,亲手塞入他襁褓之中的遗物,一直以来都被他视若珍宝般贴身佩戴着。

“快传太医!”秦承煜一边高声呼喊着不远处的太监,一边迅速将自己的指尖轻轻搭在了皇帝的手腕处,试图通过脉搏来感知皇帝此刻的状况。然而,当他真正触及到那脉象时,整个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皇帝的脉象竟是如此紊乱不堪,犹如汹涌澎湃的惊涛不断拍打在岸边,毫无规律可言。

就在这时,皇帝猛地一甩手,用力挣脱了秦承煜的搀扶,而后用略带虚弱却又异常坚定的语气轻声说道:“不必了。”稍作停顿之后,皇帝缓缓抬起头来,凝视着眼前一脸担忧之色的秦承煜,继续开口道:“从明日起,你便到御书房来吧。朕这里有一些事情,需要你来学着处理处理。”

随后皇帝深深看了一脸惊讶的秦承煜一眼,将《惇叙录》塞进他怀中。转身时,龙袍扫落石桌上的象棋残局,黑子 \"将\" 骨碌碌滚进太液池,惊起满池碎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