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129章 鞑靼人跑了

书名: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字数:0 更新时间:07-22 08:07

就在转瞬之间,一切都发生得如此之快!只见萨尔的人头如同被狂风翻飞的树叶一般,被谢六一刀挑飞,直冲天际而去。

与此同时,谢六尽管因再度施展“问心式”而导致双目流血不止,但他的身形却如疾驰的飞燕般瞬间一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冲至桑和的背后。刹那间,一股凌厉的风声自其身后呼啸而过,犹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

然而,此刻面对着正前方青龙那如泰山压卵般的重重锤影,桑和根本无暇转身。

一阵狂风吹过,突然间,一阵钻心刺骨的剧痛袭来。桑和下意识地低头一看,顿时脸色煞白——只见一把锋利无比的苗刀尖刃竟已刺穿了他的心脏!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而在同一时间,另一边的多莱也未能逃脱厄运。青龙手中那巨大的铁锤宛如雷神之怒,狠狠地砸在了多莱的脑袋上。只听得一声沉闷的巨响,多莱的头颅就像熟透的西瓜一样,瞬间爆裂开来,脑浆四溅,惨不忍睹。

至此,前来支援鞑靼人的那些大月人,仅仅在这一夜之间,他们不仅失去了身为伯爵的统领萨尔,更是痛失了在大月国内排名前十位的三位顶尖高手——桑和、萨尔以及多莱。

此时的谢六强忍着识海处传来的剧痛,缓缓地收起了手中的长刀。他那散乱的长发在皎洁的月光映照下,随着微风轻轻飘荡。

青龙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谢六身旁,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似乎刚刚那场激烈的战斗已经耗尽了他全部的体力。稍作停歇后,青龙抬起头,凝视着夜空中那一轮高悬的明月,喃喃自语道:“世子殿下,我们终于替您报仇了!您在天之灵,是否能够看到呢……”

三日之后,原本看似紧密无间的大月人和鞑靼人的合作关系突然出现了一道深深的裂痕。

那一天,阳光洒落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但对于正在铁云关外安营扎寨的双方来说,气氛却骤然降至冰点。

前来支援铁云关战事的大月人兵马竟然毫无征兆地接到了来自后方高层的撤兵命令。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大月人士卒们在接到指令后,毫不犹豫地抛下了与他们并肩作战多日的鞑靼盟友,如潮水般迅速撤离了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

而此时的铁云关外,鞑靼人的营帐依然密密麻麻地绵延不绝,仿佛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

然而,面对眼前这座坚不可摧的铁云关,他们已经连续猛攻数日却始终未能得手,久攻不下的尴尬局面使得鞑靼士兵们原本高昂的士气开始一点一点地低落下去。

更为糟糕的是,前不久那场突如其来的雪灾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导致了至关重要的粮草供应严重不足。如今,饥饿和绝望如同两只凶猛的野兽,正一步步地吞噬着鞑靼人的意志和信心。

在这艰难困苦的时刻,各个部落的首领们不得不紧急聚集在大帐之内,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一时间,大帐里弥漫着一股沉重压抑的氛围,众人皆面色凝重,一言不发。

终于,一位性格急躁的首领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猛地站起身来,用力地拍打着面前的桌子,大声怒吼道:“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下去了!铁云关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横亘在我们面前,任凭我们如何拼死攻击都难以攻克。而且现在我们的粮草也即将耗尽,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僵持下去,等待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啊!”

这位首领的话音刚落,其余的首领们便纷纷附和起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以及同意撤兵的强烈意愿。

其中有人高声喊道:“没错!我们必须赶紧撤退,保存实力才有一线生机。与其在这里白白送死,不如撤回漠北,另寻出路。说不定在那里我们还能找到新的肥沃土地和充足的食物资源呢!”

就这样,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一直默默倾听着众人发言的鞑靼大汗终于缓缓抬起头来,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决绝。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低沉但坚定的声音说道:“好吧,既然大家都认为撤兵才是眼下唯一可行的办法,那么我们就听从你们的建议,立刻准备撤军吧!但是记住,这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终结,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总有一天能够重新杀将回来!”说罢,他环视四周,目光依次扫过每一个首领的脸庞,似乎想要从他们的眼神中获取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鞑靼大汗话虽这么说,但他心里明白,此次撤军后要再聚起这般军心谈何容易。各部落首领散去后,便各自回营整顿开始撤军。

来时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去时却个个面如死灰,行军都杂乱无章,根本做不到有序撤离。

与此同时,那些被太子派遣出去,于广袤草原上潜行多日的斥候们,回到了将军府。

他们的脸上刻满了风霜,眼中闪烁着归来的急切与发现的隐秘。

在昏暗的油灯下,他们向太子细细禀报了连日来所观察到的种种异象:鞑靼人的营寨灯火阑珊,马匹似乎不再那么健壮有力,而且灶火在不断减少,出营北撤的部队在接连变多,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不易察觉的慌乱。

这一切,虽不明原因,却无疑在诉说着同一个信息——鞑靼人,正悄悄收拾行囊,准备撤离这片他们曾肆意践踏的土地。

太子闻此消息,眼眸中精光一闪。他迅速召集了帐下群雄,那些铁血铸就的将领们,如同鹰隼待命,只待一声令下,便展翅翱翔。

太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越了寂静的营帐,直击每一个人的心房:“众将士听令!鞑靼贼子欲逃,此乃天赐良机,我等建功立业之时已至。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追击,让那帮豺狼见识见识我大国的威严!”

言罢,将军府外,马蹄声起,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骑兵们身披黑甲,纵马疾驰杀出关外,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鞑靼人的背影疾驰而去。草原之上,尘土飞扬,战鼓未响,战意已浓。

鞑靼人虽察觉到了这股追兵的气息,因为没有明确的军令,没有组织起有效的狙击,却也只能仓皇逃窜。

然而,太子亲自率领的骑兵,如同草原上的疾风,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转瞬之间,便已追至身后。太子高举长枪,一声“杀”字,犹如惊雷炸响,骑兵们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瞬间将鞑靼人的队伍撕得支离破碎。

战斗是残酷的,却也是短暂的。鞑靼人在毫无防备之下,损失惨重,只能继续他们的败退之路。太子望着远方狼狈逃窜的敌人,嘴角勾起一抹胜利的笑,他知道,适时的收手,也是一种智慧。于是,他带着满载的荣耀与喜悦,率领部队缓缓返回营地。

“此番追击,我大军所向披靡,功在社稷,必当上报朝廷,以彰其功!”太子的声音,在营火边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将领们纷纷响应,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对太子英明决断的敬佩与对未来的期待。

不久,捷报如飞鸽传书,穿越千山万水,抵达了京城。皇帝闻讯大喜,对太子的嘉奖如春雨般倾泻而下,太子的威望,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扫之前颓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30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