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 分类:武侠 | 字数:53.2万字

第187章 高句丽之变

书名:十年风雨刃含霜 作者:滇南老狗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22 08:07

书房内,柳楠对着灵位,声音渐渐转为喃喃的哭诉与思念,话语里满是对儿子的追忆和无尽的哀伤。

屋顶上的谢六,在确认柳楠再无更关键的秘密吐露后,小心翼翼地挪动身形,他的动作轻缓且无声,生怕发出半点声响惊动屋内之人。

待找准时机,谢六施展 “飞燕十二” 绝技,身形如一抹黑色的幻影,瞬间从屋顶飞掠而下,消失在柳府的夜色之中。

离开柳府后,谢六一路疾驰,京城的街巷在他脚下迅速后退。然而,此刻的他,心思全然不在赶路之上,柳楠那番惊人的话语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回响。

“绝秦氏”,这几个字如同重锤,一下又一下地撞击着他的内心。

回到家中,谢六径直走进房间,瘫坐在椅子上。他的眼神空洞,直直地盯着前方,脑海中一片混乱。许久,他才缓过神来,端起桌上的茶杯,却发现手在不自觉地颤抖,杯中的茶水洒出些许,浸湿了桌面。

谢六深知,这个秘密一旦泄露,朝堂必将陷入腥风血雨,各方势力会因此重新洗牌,无数人的命运将被改写。而自己,却在这无意之中,卷入了一场惊天阴谋的核心。

他努力想要理清思绪,思考应对之策,可那惊人的秘密如同浓重的迷雾,将他的思维层层笼罩,让他一时之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天色渐渐泛起鱼肚白,谢六依旧坐在房间之中,眼神中满是疲惫与迷茫,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决绝,似是在黑暗中努力探寻着一丝曙光,试图在这场风暴来临之前,寻得一线生机 。

谢六在房中枯坐了一夜,东方既白之时,他终于从那混沌的思绪中挣脱出来,心中已然有了决断。思量许久后,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能贸然行动。

当下,他决定先去见皇太孙秦承煜,探探今日秦承煜有何计划。毕竟,秦承煜作为关键人物,他的一举一动或许能透露出更多线索。

然后在随后的日子里,暗中展开调查,弄清楚秦承煜对自己身世是否知情。同时,也要探探除了柳楠,柳府其他人马是否知晓这个惊天秘密。

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他才能做出最为恰当的应对之策。是与柳楠摊牌,以此来换取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还是将这个秘密作为杀手锏,给柳家致命一击,这一切都需要谨慎权衡。

心里有了清晰的盘算,谢六不再犹豫。他迅速起身,简单收拾了一番,系紧腰间的 “含霜” 刀,大步走出家门。清晨的街道上弥漫着薄薄的晨雾,谢六踏着这朦胧的雾气,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京都城门缓缓打开,“嘎吱” 声响彻清晨的空气。成无柳一身风尘,发丝凌乱,牵着同样疲惫的马儿踏入京都的大门。

他眼神焦急又警惕,身上的包袱还沾着未干的晨露。城门处人来人往,喧闹嘈杂,但成无柳无心顾及这些。他有要事必须急报福王。

齐王府的书房内,梅山七子鱼贯而入。他们在外奔波多日,衣衫上沾染着旅途的尘土,可眼神中却透着兴奋与期待。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齐王端坐在主位上,目光锐利地扫过七子。

梅山大师兄叶烟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恭敬说道:“王爷,此番外出,我等收获颇丰。”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缓缓打开,里面是一块绣着奇怪符号的锦帕。“王爷请看,这是我们在高句丽边境的一个隐秘据点发现的,据多方打探,这符号与高句丽宰相府以及柳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齐王拿起锦帕,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符号,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符号究竟代表着什么?与柳楠又有何关联?你们继续说。”

叶烟看了一眼一旁的秦潇文,获得对方得首肯后对齐王说道:“这符号是柳家死士写密信时得落款,我二师弟在潜入高句丽时发现,这个标记在很多高句丽宰相府中的书信中都有。”

梅山二师兄叶少钦接过话茬说道:“王爷,我们得知,高句丽王女在大懿游学期间,与柳楠的手下有过多次秘密会面,似乎在谋划着什么,便一路潜入高句丽做了一些调查。而且,如今高句丽国内贵族造反,局势大乱,这背后说不定也有柳楠的手笔。”

齐王听闻,脸色微微一变,冷哼一声:“好你个柳楠,竟妄图勾结外邦,意图不轨。”但说完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在众人不解得目光中,莫名的笑了起来。

皇宫深处的御书房内,御前侍卫总管商直弯腰行礼,身姿笔挺却难掩周身疲惫。

皇帝斜靠着龙椅,眼神中满是倦怠,面前的桌上放着那份来自高句丽的国报。

皇帝微微抬眸,声音略带沙哑地问道:“商直,你说这高句丽宰相的求援信,我们该如何应对?”

商直身子微微一颤,犹豫片刻后,缓缓开口:“陛下,高句丽局势危急,若我朝此时出兵相助,既能彰显大国风范,又可在高句丽树立威望。只是…… 出兵一事,还需从长计议,粮草调配、将领选拔皆需谨慎安排。再者,这其中是否暗藏玄机,也需仔细斟酌。”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国报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深知,出兵高句丽,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大懿的国势。

许久,皇帝长叹一声:“内忧外患,不过如此。叫谢六过来,然后下旨让李淑宗快马回京觐见。” 御书房内,凝重的气息愈发浓郁,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让人感到压抑 。

商直闻言,立刻领命而去。

而此刻的东宫中,一夜未眠的皇太孙秦承煜手里紧紧捏着柳楠给他的密信,神色阴沉。晨光还在微弱,他的书房内烛火摇曳,跳动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扭曲拉长,映在墙壁之上,更添几分凝重。

秦承煜踱步至窗边,推开窗扉,清晨的凉风扑面而来,却未能吹散他心头的阴霾。

手中密信仿佛有千斤重,那是柳楠精心谋划的 “大计”,涉及柳家在高句丽的和谋划,对于高句丽求援一事,提议由他带兵出征,平定叛乱。

这看似是个建功立业、树立威望的好机会,可秦承煜却敏锐地察觉到背后隐藏的危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