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01章 并州厉害吗?都是幽州人干出来的!

书名: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0:10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将幽州城温柔包裹。

羊汤铺子内,烛火明灭不定,在墙壁上投下摇晃的光影,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店外,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可铺子内却暖意融融,丝毫感受不到冬日的凛冽。

几杯烈酒下肚,众人的话匣子像决堤的洪水,源源不断地打开。

嘈杂的交谈声、爽朗的笑声与酒碗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乐章。

缭绕的热气裹挟着浓烈的酒香、诱人的肉香,如袅袅炊烟,在屋内肆意弥漫,为这温馨的场景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想当年,闹灾荒的时候,树皮都被剥得精光,能吃上一口观音土,就算是天大的福气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浑浊的双眼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泪光,手中的酒碗微微颤抖,碗里的酒水随之泛起层层涟漪,

“看看如今,在柳大人的治理下,家家户户粮仓满满当当,顿顿都能吃上热乎饭,这在过去,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

“可不是嘛!”

旁边一个身形魁梧的壮汉满脸通红,扯着嗓子附和,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震得油灯的火苗都晃动了几下,

“以前到了冬天,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家里四处漏风,人在屋里冻得直哆嗦,早上起来,眉毛上都是一层白霜。如今,火炕烧得滚烫,夜里睡觉都得踢被子,我家那婆娘,也变得愈发贤惠,去年还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

说着,壮汉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眼里满是幸福与自豪。

“柳大人还特意在每个村里安排了先生,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孩子,轻轻拍着孩子的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孩子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学知识,往后肯定能有大出息,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对柳大人的感激与对当下生活的满足,脸上的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般灿烂。

随着酒兴越来越高,烈酒一坛接着一坛被打开,浓郁的酒香在屋内弥漫开来,愈发醇厚。后来进屋的人,不再点羊汤,而是直接点菜。

羊肉、牛肉、鹿肉摆满了一桌又一桌,热气腾腾的菜肴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好在铺子从来不缺肉,若不够,还能去旁边铺子点。

浓郁的酒肉香味,如无形的钩子,引得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推门而入,小小的铺子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摩肩接踵,却丝毫不觉拥挤,反而沉浸在这热闹的氛围之中。

贵公子坐在一旁的角落里,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

他身着华丽的锦袍,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玉佩,在灯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他出手阔绰,铜钱一串接着一串地拿出来,甚至掏出一小块金子放在桌上,这一举动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引起一阵骚动。

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贵公子,眼中既有惊讶,也有感激。见此情景,聚拢过来的人愈发多了,大家的谈兴也愈发高涨。

这时,两名巡街的差役路过,听到屋内喧闹声,推门走了进来。

他们身着整洁的衙役服,腰间佩着长刀,刀鞘上的铜饰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两人扫视一圈,脸上并未露出厌烦或刁难的神色,只是语气平和地提醒:

“大伙喝酒归喝酒,可别闹事,安安稳稳享受这太平日子。”

说完,便转身离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雪夜之中。

目睹这一幕,贵公子心中感慨万千。以往他游历各地,听闻的都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官吏们仗着权势,欺压百姓,无恶不作。

可在这幽州大地,一切似乎都颠倒过来。差役们奉公守法,百姓们安居乐业、欢声笑语。

这强烈的反差,让贵公子对幽州、对柳大人的治理之道,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带来一阵辛辣的刺激,思绪也随着这股热流,飘向远方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羊汤铺子内的气氛愈发炽热。烛火摇曳,在人们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众人的脸庞因酒精的作用泛着酡红,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连墙壁上的影子都似乎跟着舞动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青衣小袄、一副随从打扮的年轻人,放下手中的酒碗,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这幽州好得没话说,听说如今并州也治理得不错。原本闹得人心惶惶的瘟疫被扑灭,四处流浪的饥民也都得到安置。百姓们有了火炕,又有石炭取暖,冬天再也不用挨饿受冻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扫视着周围的人,眼中带着几分感慨,“看来朝廷圣明,既能重用柳大人这样的能臣,又启用了并州的公孙大人。”

他的话音还在屋内回荡,一位满脸沧桑的百姓就忍不住嗤笑出声:

“我说年轻后生,你懂个啥!那公孙大人算哪根葱?简直狗屁都不是!”此话一出,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附和,嘈杂的议论声瞬间响起。

一位身着长衫,颇有书生模样的人,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摇头晃脑地说道:“你可知内情?公孙大人整天躲在自己的府邸里,对政务不闻不问。真正管事的是谁?是咱们幽州过去的能人!”

他说得唾沫横飞,手中的折扇也跟着比划起来,“那些棘手的难题,都是咱们幽州的人才出面解决的。”

众人纷纷叫好,另一位读书人模样,留着山羊胡的老者,捋了捋胡须,接着说道:

“你再瞧瞧,并州人用的火炕,烧的石炭,哪一样不是从咱们幽州运送过去的?并州就像跟着柳大人的‘后娘养的’,而咱们幽州,才是柳大人捧在手心里的‘亲娘养的’!”这番形象的比喻,引得众人哄堂大笑,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

笑声未歇,又有人站起身来,脸上带着一丝嘲讽:

“这和朝廷有何干系?要是朝廷真有作为,哪还轮得到柳大人出面?那些官老爷,一门心思只知道往自己口袋里捞钱,哪会在意咱们这些平头百姓的死活?柳大人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才会为咱们草民谋福利。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可没这份心思!”

众人听了,群情激愤,纷纷指责朝廷的不作为,对柳大人的赞誉则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羊汤铺子内的喧闹声愈发响亮,连门外的积雪似乎都被这股热情融化了几分 。

在羊汤铺子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公孙大人的嘲讽愈发激烈。“公孙大人简直是个摆设,整日躲在府邸,连面都不露,全靠咱们幽州过去的人撑着并州大局!”一个红脸汉子将酒碗重重一磕,震得桌上菜肴微微晃动,溅出些许汤汁。

“就是!听说并州那边的人,连火炕怎么搭、石炭怎么烧都搞不明白,全靠咱们幽州人教!”一位尖脸的老者撇着嘴,眼中满是不屑,干枯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旁边几人随声附和,笑声中尽是对并州人的轻蔑。

“哼!并州人天生蠢笨,若不是沾了幽州的光,哪能过上这好日子。咱们幽州人走到哪儿,都是出类拔萃的!”

一个年轻后生站起身,双手叉腰,满脸傲气,酒气随着话语喷薄而出,引得周围叫好声一片。

整个铺子仿佛炸开了锅,喧闹声一阵高过一阵,人们的脸上因激动和酒精变得通红,唾沫星子在昏黄的灯光下飞溅。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对并州和公孙大人的批判中时,谁都没留意贵公子的举动。

贵公子静静地坐在角落,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摩挲着酒杯,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将众人的表现尽收眼底。

片刻后,他从容地站起身,从袖中取出一锭黄澄澄的金子,轻轻放在桌上,对掌柜说道:“今日大伙的花销,都记在我账上。”声音不大,却在嘈杂的环境中清晰可闻。

掌柜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盯着桌上的金子,脸上闪过一丝惊喜与难以置信。还没等他回过神来道谢,贵公子已转身,带着身着青色短衣的随从和侍女,不慌不忙地朝门口走去。

门口的棉帘被掀起的瞬间,一股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涌进铺子,众人的喧闹声短暂一滞。

待众人回过神来,贵公子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只留下铺子内众人面面相觑,以及关于贵公子慷慨之举的新一轮议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348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