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34章 棋局迷障

书名: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 作者:四王爷,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0:10

柳林指尖摩挲着鎏金王座的龙纹,金黑气息如蛛网般顺着扶手蔓延,在周媚儿脚边凝结成细小的符文。她望着那双泛着猩红的竖瞳,突然想起初见时他踏碎阴阳家紫金阙的模样,那时的暴戾与此刻眼底翻涌的暗流相比,竟显得单纯许多。

\"愚民?\"柳林突然轻笑出声,声音里带着淬了冰的嘲讽,\"不过是朝廷豢养世家的遮羞布。\"他抬手召出一幅虚幻舆图,大江南北的世家宅邸在金黑光芒中若隐若现,\"你看这江南陆氏,表面经营钱庄,实则掌控着三十六处灵脉;西北李家,号称武学世家,却私藏着能逆转生死的禁术残卷。\"

舆图上突然亮起密密麻麻的红点,如同一地血珠。\"这些世家与朝廷做着肮脏交易,将修炼资源锁进地窖,把典籍秘法束之高阁。\"柳林的声音陡然压低,\"他们需要的不是强大的修士,而是跪在地上的蝼蚁。\"

周媚儿下意识握紧腰间的红纱,她想起曾经在分支时,为了一枚下品灵石都要与旁门争斗的日子。那时她以为门派间的厮杀是为了存续,此刻才惊觉,自己不过是困在朝廷编织的囚笼里的困兽。

\"王爷是如何看透这一切的?\"她轻声问。

柳林的目光穿透墙壁,仿佛看到千里之外的皇城。\"当我在中千世界核心中看到天地法则的全貌时,便明白了。\"他掌心浮现出一团混沌光芒,\"末法时代的灵气稀薄是假象,真正被抽空的是人心。那些门派为了一句经文、一式剑招自相残杀,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了朝廷砧板上的鱼肉。\"

舆图上的红点突然剧烈闪烁,化作缕缕黑烟消散。\"你以为天机阁真是朝廷的棋子?\"柳林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过是故意露出的破绽罢了。他们想借天机阁搅乱北疆,让我疲于奔命,却没想到......\"金黑气息骤然暴涨,将整座王府震得嗡嗡作响,\"我顺势斩断了他们操控的线!\"

周媚儿突然意识到,柳林整合北疆门派的举动,远不止是扩充势力。他是要在朝廷的棋局里,落下一颗足以颠覆规则的棋子。当所有修士不再为门派之争消耗,当他们真正见识到更高境界的可能,那道横亘在民间与朝廷之间的铁幕,终将被金黑灵力的洪流冲垮。

\"告诉供奉院,\"柳林收回灵力,王座上的龙纹重新归于平静,\"即日起开放书斋底层典籍,让北疆所有散修都能入内观阅。\"他看向周媚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朝廷不是喜欢愚民吗?那本王就教教天下人,什么叫做真正的清醒!\"

夜幕降临,朔方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供奉院书斋的大门敞开,金黑光芒如长河倾泻而出。那些曾经在田间劳作的农夫、在市井谋生的小贩,此刻都怀揣着对力量的渴望涌入其中。

而在皇城深处,某位身着龙袍的身影望着北方天际的异象,将手中的密报狠狠攥成一团。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博弈,正在这明暗交织的局势中,走向新的篇章。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此时的北方已经来到了冬季。

朔方城的城墙覆着三尺厚的积雪,在朝阳下泛着冷冽的银光。柳林立于城头,金黑气息凝成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将飘落的雪花尽数焚成青烟。

他望着城外绵延百里的灵田,那些曾因灵气稀薄而荒芜的土地,如今在供奉院秘法的滋养下,麦秆竟比成年人还高,沉甸甸的麦穗闪烁着细碎金光。

\"王爷,朝廷的密信。\"苏清瑶跪呈玉匣,发间的玉盘残片与飘落的雪花相撞,发出清越鸣响。柳林打开匣中密信,只见素绢上\"钦差巡视\"四字力透纸背,末尾的朱砂印却晕染得格外狰狞,似是落笔时心绪极不平静。

\"终于坐不住了。\"柳林将密信凑近唇边,金黑气息化作火焰将其吞噬,\"传令下去,让供奉院弟子全员待命。\"他转身望向城中,无数修士正在广场上修炼,金黑灵力与皑皑白雪相映成辉,\"本王要让朝廷看看,北疆这片土地,早已不是他们能染指的。\"

七日后,一队鎏金马车碾着积雪驶入朔方城。为首的马车装饰着蟠龙纹,车帘掀开时,露出一张堆满官威的中年面容——正是礼部尚书赵元礼。

他身着绯色锦袍,头戴乌纱帽,腰间玉带板在雪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金丝绣成的云纹随着动作微微起伏。

这位以古板着称的老学究扶着侍从的手踏下马车,厚厚的棉靴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声响,八字眉因寒风皱成一团,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的银针般扫过城头悬挂的供奉院旗帜。

\"镇北王好大的排场。\"赵元礼咳嗽两声,从袖中掏出一方绣着兰草的丝帕掩住口鼻,似是嫌弃北疆的寒风污浊了他养尊处优的肺腑,\"这满城金黑之气,倒像是把朝廷的规制都抛诸脑后了?\"

柳林负手而立,金黑气息在脚下凝结成冰阶,一步一步走下城墙。玄色王袍下摆扫过积雪,所过之处,雪面竟浮现出若隐若现的龙形纹路:\"赵大人见笑。北疆苦寒,唯有以灵力御寒。\"他目光扫过车队中侍卫腰间若隐若现的长刀,\"倒是大人此行,带的护卫比往年巡边御史多出三倍,您身为礼部尚书!怎么能做出如此如不检点的事情?\"

赵元礼的八字眉剧烈颤动,手中丝帕捏得发皱。他当然知道京中传言——说柳林在北疆包藏祸心,供奉院弟子只知镇北王,不知朝廷,更甚者称镇北王府夜夜传出龙吟。

这些谣言本就是他授意御史台散播的,此刻被当面质问,反倒理直气壮起来:\"陛下心系黎民!听闻北疆百姓竟公然修习旁门左道,特命本官来查个清楚!\"他突然提高声调,惊起城楼上几只寒鸦,\"《禁武令》写得明白,未经朝廷敕封,民间不得聚众修炼!柳王爷这是要置律法于何地?\"

柳林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抬手召出一道金黑灵力。灵力在空中化作光幕,映出城外灵田中耕作的百姓——他们正用供奉院传授的引气术灌溉庄稼,麦秆在灵力滋养下拔节生长:

\"赵大人怕是忘了,北疆与中原不同。若不修炼强身,百姓如何抵御这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他屈指一弹,光幕切换成学堂画面,蒙童们摇头晃脑诵读《供奉院启蒙经》,其中既有儒家仁政之说,又掺着阴阳家的调和之理,\"至于这所谓的'旁门左道',不过是因地制宜的求生之法罢了。\"

赵元礼的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他最见不得的就是这些杂糅学说。作为礼部尚书,他一生都在维护朝廷正统,此刻看着北疆将儒、道、巫蛊之术混为一谈,简直如同目睹纲常崩坏:\"歪理邪说!如此混乱的教法,他日必生祸端!\"他突然从袖中掏出一卷明黄色圣旨,\"陛下有命,即刻解散供奉院,所有典籍......\"

\"赵大人!\"柳林的声音陡然冷下来,金黑气息化作锁链缠绕在圣旨之上,\"北疆的安稳,是数十万将士用命换来的。\"他的竖瞳泛起猩红,身后浮现出中千世界核心的虚影,万千星辰在其中流转,\"若朝廷执意要收回百姓求生的权利......\"锁链骤然收紧,圣旨边缘开始焦黑卷曲,\"本王倒是可以不管,那就让朝廷自己派人来和百姓们说吧!\"

朔方城的寒风突然停滞,赵元礼握着圣旨的手微微发抖。他这才惊觉,眼前的镇北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年轻王爷。金黑气息凝成的威压如同实质,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仿佛下一秒就会被撕碎在这北疆的风雪中。

\"柳......柳王爷这是何意?\"赵元礼强撑着官威,声音却不自觉地发颤,\"陛下也是为了北疆长治久安......\"

\"那就请赵大人如实回禀。\"柳林松开锁链,圣旨上的焦痕却再也无法复原,\"告诉陛下,北疆的百姓,不需要别人施舍的'安稳'。\"他转身望向城中,修士们正在广场上演练新创的合击术,金黑灵力交织成璀璨的光网,\"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守护自己家园的力量。\"

赵元礼望着柳林的背影,突然意识到,这场试探从一开始就没有赢家。他小心翼翼藏在袖中的密折,写满弹劾之词的字迹,此刻在体温下晕染开来,模糊成一片墨团。

而远处传来的百姓欢笑声,混着修士们修炼时的喝喊声,如同最尖锐的讽刺,刺破了他维护朝廷威严的虚妄幻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7639s